痛风缓解期(即血尿酸水平长期稳定<420μmol/L,且无急性关节疼痛发作)的患者可以适量吃一些糕点,但需严格遵循低嘌呤、低糖、低脂、无酒精的原则,避免高糖高脂诱发尿酸波动或急性发作。
一、适合痛风缓解期的糕点推荐
1. 低糖杂粮/全麦糕点
特点:用燕麦、糙米、全麦粉等低嘌呤粗粮做原料,糖含量低(或用代糖),富含膳食纤维(促进尿酸排泄)。
![]()
推荐种类:
无糖燕麦饼干(配料表:燕麦粉+低聚果糖/赤藓糖醇+少量植物油,无白砂糖)。
全麦馒头/窝窝头(无糖无油,搭配蔬菜汤食用更佳)。
低糖全麦面包(选择“100%全麦粉”排第一,且糖含量<5g/100g)。
嘌呤含量:极低(<10mg/100g),主要来自谷物(天然嘌呤低)。
吃法:作为早餐或加餐,每次1-2片(约30-50g),搭配无糖豆浆或低脂牛奶。
2. 蔬果/低糖豆沙糕点
特点:馅料用蒸熟的南瓜、紫薯、芋头、红豆等低嘌呤食材,少糖或代糖调味,无添加动物油脂。
![]()
推荐种类:
蒸南瓜/紫薯(天然甜味,嘌呤约10-20mg/100g,直接蒸熟代替糕点)。
低糖红豆沙糕(红豆嘌呤约50-70mg/100g,但煮熟后稀释,且用木糖醇代替白砂糖)。
芋泥/山药糕(芋头嘌呤约10-15mg/100g,山药嘌呤<10mg/100g,无添加糖或低糖)。
嘌呤含量:极低至中等偏低(<20mg/100g),且富含膳食纤维和钾(辅助排尿酸)。
吃法:每次1小块(约40-50g),避免搭配高糖酱料(如蜂蜜、炼乳)。
3. 低脂咸味糕点
特点:馅料为低脂豆沙、绿豆沙、板栗、芋头等素馅,无肥肉/蛋黄/动物油脂,脂肪含量<10%。
![]()
推荐种类:
低脂绿豆沙月饼(绿豆嘌呤约50-70mg/100g,煮熟后稀释,无肥油)。
蒸玉米/紫薯饼(无糖无油,直接蒸熟代替油炸糕点)。
素菜包子(低油馅):如韭菜鸡蛋包(鸡蛋选水煮/蒸,避免煎炸)、白菜香菇包(香菇干嘌呤高,但新鲜香菇嘌呤约20-30mg/100g,少量可接受)。
嘌呤含量:中等偏低(<30mg/100g),脂肪含量低(<10g/100g)。
吃法:每次1个(约50-60g),作为午餐/晚餐的主食搭配蔬菜。
4. 自制低糖低脂糕点
![]()
如果市售糕点配料不明确,痛风缓解期患者可自制安全糕点,关键配方:
主食基底:低筋面粉/全麦粉(无添加糖)、燕麦粉、糙米粉。
甜味剂:赤藓糖醇、木糖醇(安全性高,不升尿酸)、代糖(如罗汉果糖)。
油脂:少量植物油(如橄榄油、葵花籽油,避免黄油/人造奶油)。
馅料:红豆沙(低糖)、南瓜泥、紫薯泥、山药泥(无添加糖)。
二、食用糕点的核心注意事项
1.严格控量,浅尝辄止:即使选择了相对健康的糕点,也只能作为“偶尔的调剂”,绝不能作为常规主食或加餐。一次只吃一小块。
2.查看食品成分表:购买包装糕点时,养成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的习惯。重点关注:碳水化合物和糖的含量。配料表中是否含有 “白砂糖”、“果葡糖浆”、“奶油”、“黄油”、“起酥油” 等。
3.放在正餐中吃,而不是餐后:可以将一小块糕点作为正餐的一部分(例如代替部分主食),而不是在吃饱饭后额外摄入,这样可以避免总热量和糖分超标。
4.多喝水:在吃糕点前后,保证饮用足够的水(白开水为佳),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
5.平衡全天饮食:如果当天计划吃一点糕点,那么三餐的饮食就要更加清淡,严格控制其他高嘌呤、高糖分食物的摄入,为糕点“留出空间”。
6.优先选择自制:自己动手制作是控制糖、油和原料的最佳方式。可以使用全麦粉、燕麦片,用香蕉泥、红枣泥来增加天然甜味,避免使用精制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