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清华大学)
他从云南腾冲考到清华
毕业后选择到中国船舶集团
从事海洋装备研发
在祖国的海岸线上
筑起一道道坚实的防线
为此
他踏遍祖国从南到北的每一片海域
用近二十年的青春
写下“碧海蓝天,一往无前”的报国篇章
他就是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99级本科
2003级硕士校友陈迎亮
![]()
清华启程,入海求索
陈迎亮来自云南腾冲
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后
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着他发奋努力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自学
锻炼了我的能力
这在我日后的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本科毕业后,陈迎亮在清华大学东南门外留念
参加学校的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SRT)
让学生时代的陈迎亮
在科研上做出了第一次尝试
设计“数字化雕刻系统”
陈迎亮对此记忆犹新
“这是我做的第一个科研项目
是我科研之路的起点”
这也让他开始尝试
走出课堂、走出教室
去做社会真正需要的东西
![]()
2004年,陈迎亮(左一)和硕士同学在大礼堂前合影
毕业之际,陈迎亮开始思考未来的选择
“那段时间
导师马庆贤老师经常和我聊人生问题
在清华大学
‘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
理念的感召下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声音
清华的学生得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陈迎亮选择了中国船舶集团
从事海洋装备研究
![]()
陈迎亮在清华园中
金戈铁马,扎根一线
陈迎亮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刚工作的时候
他被安排了一项
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紧急科研任务
凭借在清华培养出的解决问题能力
和磨砺出的坚韧品格
陈迎亮迅速调整心态
适应新环境、攻坚新课题
“通过实践发现新问题
再不断学习找到突破口”
很快,以“外行人入局”的陈迎亮
解决了项目工作中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
成长为他人口中的“小专家”
“这条路就是需要不断积累和沉淀
过程是煎熬的,也有过迷茫
但我坚持下来了
因为我热爱这份事业”
设计、测试、改进、再测试……
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
清华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始终相伴
随着一个个难题被攻克
陈迎亮逐渐成长为核心技术骨干
![]()
陈迎亮(左二)和同事们在海上工作
从理论设计到高可靠性的工程化实施
中间有一道深深的鸿沟
陈迎亮和同事们一起
在办公室通宵研究
跟随着满载设备的长长车队
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间的试验室日夜兼程
在瑟瑟寒风的试验场
吃几口泡面又继续观测
在60°高温的甲板上
在海浪剧烈的推搡中
反复操控设备进行验证……
从冬季寒冷的渤海
到夏季炎热的南海
经过数个春夏秋冬的轮回
理论到工程的鸿沟
正在被陈迎亮跨越
过程中不仅有技术的挑战
还有信念的考验
面对一系列极度危险的测试
不仅不能退缩
还要保持绝对的冷静
陈迎亮还清晰地记得
第一次经历危险测试的情景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但静得可怕
都能听见电流的声音
我略带颤抖的手坚定地按下了启动按钮”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
当一道优美的弧线划破长空
震撼人心的瞬间让陈迎亮激动不已
也让他深刻体会到总设计师所说的
“我们干的不止是一个项目
我们肩负的是国家使命”
“我很自豪,这样的使命中有我”
陈迎亮说道
碧海蓝天,一往无前
这十年来
海洋装备行业变得更加开放和市场化
陈迎亮开始负责
一种全新概念装备的研发
这不仅要募集大量资金
还要联合国内几十家顶尖科技企业合作
技术之外的挑战逐一浮现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
如何用最少的投入研发最硬的产品
如何在跌宕起伏的竞争中
凝聚一个庞大的技术联盟
问题接踵而至
都摆在了陈迎亮面前
每一次出差间隙
都成了陈迎亮的学习时间
他自学通过了证券分析考试
取得了注册会计师证书
工作上的千头万绪仍待解决
理论计算、图纸设计、资金筹划
加工生产、组装调试……
关关难过关关过
有一次时间非常紧迫
必须马上到已经出海的试验平台上
飞机凌晨落地机场,他立即赶往码头
当时天已漆黑
能出海的摆渡船寥寥无几
他用电筒微弱的灯光与船夫成功接头
“有人问我图啥?
我想
当我沿着绳梯攀上高高的试验船
看着闪烁的屏幕矩阵
琳琅满目的高科技设备
和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
这就是我所图的
我们这一代人在海洋中
破浪前行的向海图强的梦想”
![]()
陈迎亮在出海的船尾
回忆起第一次参加海上测试
为防止测试仪器失灵
需要有人在直升飞机上进行空中观察
对裸眼视力的要求很高
陈迎亮竟然是唯一符合条件的
当飞机掠过海面
他感叹道
“眼前正是我心中的梦想
金戈铁马,碧海蓝天”
又一个十年过去
当实验室的灯光接续起深蓝大海的星光
站在空阔甲板上的陈迎亮感叹
“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
![]()
2023年,在本科毕业二十周年之际,陈迎亮作为校友代表返回母校发言
在刚毕业时
陈迎亮就顶在了国家重大工程的第一线
而在多年后
国家的海洋装备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
陈迎亮说
“祖国在高速发展
百年变局,也是百年机遇
你选择了国家,国家也会选择你”
爱国,是陈迎亮人生的底色
奋斗,是他永恒的旋律
怀着对梦想的执着
陈迎亮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攀登
他用近二十年的青春和热血
书写出自己“碧海蓝天”的报国故事
他将带着“一往无前”的勇气
继续向前
更多大国重器中
新一代清华人的故事
将继续为你讲述
![]()
统筹 | 吕婷
文 | 胡思凡 周襄楠
排版 | 刘颖
责编 | 苑洁
审核 | 刘蔚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