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高层代表团的专机,先后降落在平壤机场,朝鲜这场阅兵活动,除了常规庆典意义,还会通过哪些 “重头戏” 传递特殊信号?
![]()
当地时间10月8日晚,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的专机,率先抵达平壤,社交平台上他那句 “时光荏苒,朋友依然相伴” 的配文,早已超出普通外交辞令的范畴。
![]()
而中方高层时隔 16 年再访朝鲜,外交部说的 “维护中朝关系是战略方针”,也绝不是空喊口号,从丹东口岸的边贸到农业技术交流,早把合作落到了民生实处。这两国的重量级代表团凑到一块儿,再配上即将开场的阅兵,朝鲜这回显然是要借着 “重头戏” 传递实实在在的信号。
![]()
先说最受关注的装备展示,朝鲜阅兵从来不会让人失望,这次有中俄高层在场,新家伙肯定少不了。最值得琢磨的得是那两款镇场子的导弹,一个是火星 - 19 固体洲际导弹,这玩意儿去年试射时就惊着不少人,11 轴的发射车一亮相,光看个头就知道不好惹,飞行高度快到 7700 千米,推力比东风 - 41 还猛,说是 “全球最大现役固体洲际导弹” 一点不夸张。
![]()
另一款火星 - 11E 高超音速导弹更有意思,那独特的 “下反角边条舵面” 设计,看着像 “朝鲜版东风 - 17”,但其实是自己攒出来的技术,马赫 12 的速度可不是闹着玩的,这背后少不了俄朝军事合作的影子 —— 毕竟今年 4 月朝鲜出兵帮俄罗斯打仗后,双方在军工领域的技术共享早就不是秘密了。除了这俩明星装备,改进型的俱乐部导弹、6 联装的火鸟 - 10 导弹发射车也会亮相,有些还刻意打了码,摆明了是 “露一手但不全露”,既秀了肌肉又留了悬念。
![]()
这些装备可不是随便拉出来遛遛的,每一件都藏着话。火星 - 19 能覆盖美国本土,就是直接回应美韩年初搞的 “自由护盾” 军演 —— 当时美军核动力航母、战略核潜艇都往韩国凑,现在朝鲜亮出自家的 “大杀器”,意思很明白:你们的军事威慑不管用。而那些改进型的巡航导弹和火箭炮,针对的就是驻韩美军的基地和 “萨德” 反导系统,金正恩之前就放话 “敌人该担心自己的安全环境了”,这话通过阅兵装备算是落地了。更关键的是,这些装备的技术突破离不开中俄的支持,俄朝正在建的天然气管道、联合开采的金矿,中朝的农业技术交流,本质上都是在帮朝鲜攒实力,现在阅兵亮出来,等于告诉外界:朝鲜的后盾硬得很,想孤立我没戏。
![]()
再看仪式设计里的门道,这可比单纯秀装备有讲究多了。首先是时间选在晚上,灯光一打,导弹发射车的轮廓格外有冲击力,之前朝鲜好几次大阅兵都这么干,就是要营造这种震撼感。然后是中俄代表团的观礼位置,肯定得是核心区域,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表态 —— 梅德韦杰夫作为俄执政党主席,中方是党政代表团,这种 “政党外交” 的阵容和朝鲜劳动党的建党庆典完美呼应,正好把俄朝 “准同盟” 关系、中朝 “战略方针” 落到了仪式上。仪式上说不定还会有细节彩蛋,比如方阵里出现象征中朝友谊的历史元素,或者展示俄朝合作的能源项目模型,毕竟俄罗斯刚送了 15 万吨粮食,还承诺五年供 100 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些实惠肯定要通过某种形式体现出来。
![]()
最耐人寻味的是这场阅兵对东北亚格局的影响,说白了就是给美韩泼了盆冷水。之前美韩天天搞军演,韩国总统李在明还说军演是 “防御性” 的,想靠这个孤立朝鲜,结果中俄高层直接组团去平壤,等于在半岛格局里插了根 “平衡杆”。韩国外长赶紧给中国打电话,那点儿慌乱劲儿藏都藏不住,毕竟他们没料到中俄会这么同步地力挺朝鲜。对美国来说,更头疼的是朝鲜的核威慑又升级了,韩国那边估摸着朝鲜的武器级铀库存涨得挺快,再配上火星 - 19 这样的导弹,等于直接戳破了美国的 “延伸威慑” 谎言。
![]()
其实说到底,这场阅兵根本不是简单的庆典,而是中俄朝三方合作的 “成果发布会”,也是对美韩战略的 “公开回应”。装备亮的是中俄支持下的硬实力,仪式讲的是三国抱团的政治默契,每一个 “重头戏” 都在传递同一个信号:东北亚的局势不是美韩说了算,想孤立朝鲜、搞单边威慑,根本行不通。现在美韩要是还不转变思路,接下来半岛的平衡只会越来越向中俄朝这边倾斜,这可不是靠几次军演就能扳回来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