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浅盘子太湖平均水深1.9米,为何太湖浅又宽,没成湿地却成了湖呢

0
分享至

你可能去过太湖,也可能在地图上看到过它,那片横跨江苏和浙江的大水,像个摊开的煎饼,平铺在长三角腹地。有人说:这水才几米深,比我家浴缸深不了多少,咋就不是湿地呢?

这话听着挺有理,可你要真这么想,那就把大自然给看简单了。一个平均深度不到两米的水体,凭啥能叫“湖”,还成了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太湖平均水深1.9米,最深处也不到3米,确实算不上“深不可测”。可你要知道,判断一个水体是湖还是湿地,压根儿不光看深浅。

就像不能因为一个人瘦就说他是小孩一样,水体的身份得从成因、面积、水文特征、生态系统多个角度综合认定。

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和《湿地分类标准》里写得明明白白,湖和湿地根本不是一个按深度划分的“身高比赛”。



太湖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相当于33万个标准足球场连成一片,这样的规模,别说浅水,就算再浅点,也轮不着被叫“湿地”。

那到底啥是湿地?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湿地公约》国内执行标准,湿地指的是常年或季节性积水、以湿生植物为主、具有独特生态功能的区域,比如沼泽、泥炭地、河滩、滩涂。

关键在于“生态类型”和“植被主导”。拿东北的扎龙湿地来说,那里芦苇荡连片,水浅淤厚,鸟多鱼少,主要靠挺水植物支撑整个系统。



而太湖呢?虽然水浅,但它的水面开阔,常年蓄水,水流缓慢但有交换,底质以淤泥和砂质为主,更重要的是,它有完整的湖泊生态系统:浮游生物、鱼类、沉水植物、藻类构成复杂食物链。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多年监测数据显示,太湖拥有超过70种鱼类、近200种浮游植物,还有大量洄游性物种依赖其生存。这种生态结构,跟湿地完全是两码事。



太湖不是人工挖出来的,也不是河流冲积慢慢淤出来的,它的身世可太古老了。地质研究证实,太湖是距今约2亿年前中生代构造运动形成的坳陷盆地,后来经过长江和钱塘江水系的长期补给,加上降水积累,才慢慢成了今天的模样。

虽然近几千年人类活动加速了淤积,让它变浅了,但它本质上是个构造湖,只是后期受泥沙影响演化成了浅水型湖泊。

这跟那些由河流泛滥临时积水形成的河漫滩湿地,或者海边潮汐作用造出来的滨海湿地,完全不是一个“出身”。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老住户”,哪怕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变浅了),人家户口本上写的还是“湖泊”。



还有个关键点很多人忽略了,水的流动性,湿地的水大多滞留时间短,要么随潮涨落,要么雨来就涨、雨停就退。

而太湖不同,它有明确的进出水口。东边通过望亭、胥口等河道连通京杭大运河,南接苕溪,北入望虞河,最终汇入长江。

水利部门数据显示,太湖年均换水周期约为一年半,也就是说,每年都有大量新水注入,旧水排出。这种动态平衡维持了水质和生态稳定,也让它具备典型湖泊的水文特征。



反观湿地,很多是“死水一潭”或周期性干涸,水体更新慢,容易富营养化甚至发臭。太湖尽管面临蓝藻问题,但整体水体仍在循环,这是它作为湖泊的重要标志。

更别提人文和管理身份了,自古以来,太湖就被称作“五湖之首”,唐代就有“包孕吴越”的说法,是江南水系的核心。现在它不仅是水源地,还承担着灌溉、航运、渔业、旅游多重功能。

国家生态环境部每年发布《重点湖泊水质报告》,太湖始终列在“重要淡水湖泊”名录中,治理标准也按湖泊设定。而湿地另有归口管理,归林草系统负责。不管是科学定义、行政划分,还是实际功能,太湖都没有理由被降级成“湿地”。



既然这么浅,会不会哪天真变成湿地?这倒是个好问题。历史上太湖确实一直在淤积。宋代时平均深度还能达到3米以上,如今缩到不足2米,速度不可谓不快。但如果因此断言它将“退化”为湿地,那就太武断了。

近年来,国家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清淤、控污、生态修复等手段遏制退化趋势。

2023年最新遥感监测显示,太湖水域面积保持稳定,核心湖区未出现大面积植被侵占现象。只要人类持续干预,它就能继续作为湖泊存在。



一个水体叫啥名,不在于它有多深,而在于它从哪儿来、长啥样、干啥活、养啥命。太湖虽浅,但它有广阔的水面、稳定的水文、完整的生态、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功能。

它不是湿地,因为它根本不需要当湿地。大自然的分类,从来不是靠一眼直觉,而是靠科学界定,这下知道咋回事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鸽武缘不打算亲自出山,手中还有王炸没出:体重300斤的巨人徒弟

鸽武缘不打算亲自出山,手中还有王炸没出:体重300斤的巨人徒弟

杨华评论
2025-11-04 23:20:33
中产破防!一年30万学费的国际学校,竟成最大“雷区”

中产破防!一年30万学费的国际学校,竟成最大“雷区”

青眼财经
2025-11-03 18:49:39
中俄1.7万亿大单被取消,俄罗斯拒绝接受中国技术婉拒合作,改用欧盟标准,中国做错了什么?

中俄1.7万亿大单被取消,俄罗斯拒绝接受中国技术婉拒合作,改用欧盟标准,中国做错了什么?

V记录号
2025-11-04 22:45:57
有网友说出了我们制造业的根本问题,并看出它怎么形成的

有网友说出了我们制造业的根本问题,并看出它怎么形成的

清晖有墨
2025-11-04 15:42:27
广西一男子自驾青海失联两月后车被找到,位于无信号废弃矿区附近,行车记录仪最后画面曝光

广西一男子自驾青海失联两月后车被找到,位于无信号废弃矿区附近,行车记录仪最后画面曝光

极目新闻
2025-11-04 19:48:05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霹雳炮
2025-11-02 20:52:08
特朗普称赞中国,荷兰成了小丑,想得到中方谅解,只有一条路可走

特朗普称赞中国,荷兰成了小丑,想得到中方谅解,只有一条路可走

空天力量
2025-11-03 19:12:07
北京地铁蕉内广告引争议 网友吐槽“辣眼睛” 官方回应将下刊处理

北京地铁蕉内广告引争议 网友吐槽“辣眼睛” 官方回应将下刊处理

经济观察网
2025-11-04 07:59:20
14岁女孩发视频质问爸爸,四次不敲门盯着看洗澡,后续妇联已介入

14岁女孩发视频质问爸爸,四次不敲门盯着看洗澡,后续妇联已介入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4 16:36:23
乌军红军城展开全面反击,F16大显神威

乌军红军城展开全面反击,F16大显神威

史政先锋
2025-11-04 18:25:18
欧冠狂欢夜:拜仁2-1赢巴黎登顶 利物浦送皇马首败 阿森纳10连胜

欧冠狂欢夜:拜仁2-1赢巴黎登顶 利物浦送皇马首败 阿森纳10连胜

侃球熊弟
2025-11-05 05:09:46
跌幅超60%!苏州昆山房价呈现大幅雪崩态势,从单价30000跌至8000

跌幅超60%!苏州昆山房价呈现大幅雪崩态势,从单价30000跌至8000

火山诗话
2025-11-02 15:24:56
郑丽文最新表态

郑丽文最新表态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4 22:45:29
年薪3944万美元,打了5场又伤了!0胜6负,鹈鹕高层一步错步步错

年薪3944万美元,打了5场又伤了!0胜6负,鹈鹕高层一步错步步错

毒舌NBA
2025-11-05 08:45:13
“95后”女商人林晓晴连任成都路桥董事长,去年薪酬92万元

“95后”女商人林晓晴连任成都路桥董事长,去年薪酬92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20:25:13
汪峰演唱会翻车,葛荟婕补刀:只往女人身上使劲,唱不上去很正常

汪峰演唱会翻车,葛荟婕补刀:只往女人身上使劲,唱不上去很正常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11-04 17:40:57
谁还想阿诺德!替身一遇皇马就爆发 锁死3.3亿双星 6万人为他高歌

谁还想阿诺德!替身一遇皇马就爆发 锁死3.3亿双星 6万人为他高歌

我爱英超
2025-11-05 08:42:21
《指环王》萨鲁曼之死:“不朽之躯”为何挡不住凡人一刀?

《指环王》萨鲁曼之死:“不朽之躯”为何挡不住凡人一刀?

仙味少女心
2025-11-03 08:48:47
突然官宣! 中国变相双国籍! 澳洲在内, 华人狂喜! 外籍华人只要这样做, 就能在中国长期定居

突然官宣! 中国变相双国籍! 澳洲在内, 华人狂喜! 外籍华人只要这样做, 就能在中国长期定居

澳洲红领巾
2025-11-04 13:05:00
台湾举行大阅兵,场景太凄凉了

台湾举行大阅兵,场景太凄凉了

远方青木
2025-11-05 00:12:54
2025-11-05 09:03:00
向航说 incentive-icons
向航说
坐下来,听我讲讲你不知道的科技奇闻故事
1688文章数 5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郑丽文:让唾弃民进党力量重新汇集 取得2028选举胜利

头条要闻

郑丽文:让唾弃民进党力量重新汇集 取得2028选举胜利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飞天跌破1700元 茅台迎来最不确定的冬天

科技要闻

亚马逊发函叫停:AI替你购物,平台有权阻止吗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艺术
家居
旅游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2025羽绒服8大流行趋势,温暖时髦过冬天!

艺术要闻

Amber Lia-Kloppel:当代美国具象画家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旅游要闻

即将开幕!首届WCE世界营地博览会,一篇理清所有重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