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铭铭
我是一名在家带娃8年的全职宝妈,只有初中文化。
今年8月份,我参加了汤老师的写作班。第一篇文章就过稿了。
![]()
收到邮件时,我又惊又喜,反复确认才敢相信。
借着这股劲儿,我把课程方法用到头条创作。不仅写出了10w+阅读量,一篇不到300字的微头条还赚了68元。
![]()
原来写作从不是“高门槛”的事,我这样的普通宝妈也能做到。这份“笔杆子”带来的底气,比什么都踏实。
而我能快速有成绩,关键在这3点。
1

努力很重要,但方向更重要
我结缘写作,是因为看到朋友圈别人的头条收益图,单篇几十块的收益让我羡慕又心动,想着能靠写作补贴家用就好,当即决定试试。
可自己在头条摸索一周,收益只有几分钱。后来在小红书搜“如何写作”,冲动下买了别家299元的AI写作课。
虽然AI两三分钟就能生成一篇,一天能发二三十篇,但数据极差,半个月才赚十几块,还因内容同质化、低质量被扣50分,账号差点被封。我郁闷地搁置了写作。
我的初衷是自己学会写,只有会写了再用AI,才能分辨文章好坏。
偶然间,我在视频号刷到汤小小老师的直播间,知道了体验课。当时想着哪怕被骗,也就一杯奶茶钱。
结果课上我发现,哪怕文化低、零经验,按老师的方法也能写出好文章。
而且每节课后有针对性作业,还有老师点评、解疑答惑,能及时弄懂当堂没懂的知识点。体验课后,我果断报名套餐课程,系统学写作。
莫言说:“路要和优秀的人一起走,才能长远;事要和靠谱的人一起做,才最稳妥。”努力很重要,但跟对人、选对方向更关键。
靠写作变现,AI捷径走不通,只有踏实学方法、亲自动笔练,才能把文字变成长久赚钱的本事。
2把握学习机会,不懂就问,死磕细节
我过稿的那篇文章,讲的是女性先天性双子宫难怀孕,还遭遇婆婆与老公双重背叛的故事。
第一遍写完后,老师的点评字数几乎和我文章字数差不多,既指出我问题多,也让我感受到老师的负责。
老师说的问题很具体:情节不符合常规、突兀不丝滑、有多余角色、太平淡等。我把问题列在本子上,逐段修改。
修改时,“故事情节太平淡”最难攻克,我绞尽脑汁两小时也没动笔,只好找老师请教。
老师点拨我:故事发展必有障碍,女主需解决障碍;读者有“吃瓜心理”,喜欢看冲突,也关注女主如何突破困境,要么让读者学到方法,要么让读者有“爽点”。
听了这话,我很快有了思路,顺利改完一稿。
如果当时没有请教老师,恐怕我再抓耳挠腮三四个小时,也不一定能有结果。
后来这篇文章又改了3次,多是细节问题,比如有语病、缺主语,或是把“双子宫”这个亮点写成了长篇医学科普。
我又熬了3个夜,逐字逐句打磨,终于得到老师认可。收到过稿通知时,我第一时间和老师分享喜悦,也更肯定自己了。
3学会迁移,学以致用
我把课程里的方法用到了微头条创作。
之前觉得长文门槛高,微头条篇幅短、发布灵活,既能练手又能快速看反馈,就想用它检验学习效果,顺便多一条变现路。
没想到第二天阅读量就到了10w+。
要知道以前写微头条,我都是想到啥写啥,凑几百字,发了大半个月,阅读量最多也没超两千,一直找不到问题。
但这次不一样,学了课程里的方法,动笔前我就认真琢磨:读者到底想看什么?怎么写才能让他们停下来?
我们浏览微头条的时候,只显示前三行文字。所以,前三行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读者会不会点进来阅读。
我把课程里“埋钩子、引好奇”的写法,用在开头比如“结婚5年没孩子,直到看见老公手机里的照片,我才发现惊天秘密”这种带悬念的句子。
结尾还会留疑问,像“如果你是我,会选择拆穿还是假装不知道?”,引导读者评论。
在写微头条前,我还会找近期的爆款内容,仔细分析别人的爆点,是家庭矛盾、职场委屈,还是情感共鸣才引发那么多讨论。
如果我有相似经历,就结合自己的故事仿写;要是没有,也会去评论区看看大家最关心什么,从里面找灵感。
刚开始没思路的时候,我就照着课程里教的“做差异化”的方法,仿写别人的爆款。
比如把“宝妈遇婆婆刁难”里的“宝妈”换成“职场女性”,角色一变,故事的代入感就不一样了;或者不变“夫妻矛盾”的框架,把“冷战吵架”的情节换成“老公藏私房钱被发现”;有时还会用插叙或倒叙的手法,先写结局再讲过程,让故事更有层次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实写作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很多适用于写故事的方法,只要多琢磨、多调整,就能迁移到微头条创作里。
就像课程里教的“埋钩子”“找共鸣”,既能用在长文开头,也能适配微头条的前三行;分析爆款、做差异化的思路,更是不管写什么内容都能用。
多把学到的方法放到不同场景里尝试,不仅能掌握得更牢,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这次微头条的10w+,就是最好的证明。
于我而言,从羡慕收益到踩坑AI,再到靠写作过稿、出10w+爆文,关键就三点:选对方向不跑偏,不懂就问磨细节,学会方法多实践。
别被“文化低、没经验”困住,写作从不是高门槛的事。
只要敢开始、会方法、肯坚持,普通人也能靠文字赚到钱,更能收获不一样的成长。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愿我们都能在文字的世界里,把每一份坚持都熬成惊喜,让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成为照亮未来的星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