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结束,学生已重返校园。然而,不少家长发现,经过一个假期,孩子频繁眨眼、抱怨看不清黑板,或看电视时总不自觉地向屏幕靠近。这可能是孩子的视力在发出“警报信号”。10月9日是世界视觉日,今年的主题是“爱护你的双眼”。值此之际,玉林华厦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视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潘可生,为市民科普解惑,共同守护儿童青少年的清晰“视”界。
![]()
假期成视力“滑坡期”,不良用眼习惯是主因
“每次长假过后,都会迎来一个青少年验光配镜的小高峰。”潘可生介绍,假期中,孩子接触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时间显著增加,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加上户外活动不足,容易导致视力短期内急剧下降,或近视度数快速加深。“这提醒我们,保护视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尤其在假期不能‘放羊’。”
![]()
专家提醒:警惕这些视力“求救信号”
玉林华厦眼科专家潘可生提醒,家长应做孩子眼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日常生活中需留意以下几个细节:
行为异常:看远处时习惯性眯眼、歪头或皱眉;阅读书写时眼睛贴得很近。
视觉症状:频繁眨眼、揉眼,或抱怨头痛、眼睛累、看东西有重影。
学习状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看不清黑板所致。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眼科医院进行全面的眼健康检查,而非直接前往眼镜店配镜。“首先要排除假性近视以及其他眼病,如斜视、弱视等。”潘可生强调,“医学验光是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金标准’,这对于后续的矫正方案至关重要。”
![]()
世界视觉日倡议:从“建立屈光档案”做起,守住“远视储备”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今年世界视觉日的主题“爱护你的双眼”,其核心在于主动关怀与科学预防。潘可生建议,应从孩子3岁起,为其建立一份专属的《屈光发育档案》。“这就像孩子的视力‘成长日记’,通过定期记录视力、眼轴长度、远视储备值等关键数据,我们可以动态监测其视觉发育情况。”
他特别解释了“远视储备”的概念:“每个孩子天生都是‘远视眼’,拥有一定的远视度数,这就是宝贵的‘远视储备’。它就像一道天然的‘防洪堤’,储备消耗得过快、过早,近视的‘洪水’就会来临。监测并设法延缓远视储备的消耗,是近视防控的前沿阵地。”
![]()
科学防控“组合拳”,助力孩子拥抱清未来
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潘可生表示,现代医学已有多样化的手段来控制近视增长,形成科学的“组合拳”。除了保证孩子每日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等行为干预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角膜塑形镜(OK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多点离焦镜等医学干预手段也被证实能有效延缓近视发展。
“每个孩子的眼部条件不同,适合的方案也因人而异。”潘可生总结道,“在世界视觉日,希望通过科普让‘爱护双眼’成为每个家庭自觉的健康行动。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们都能拥有一个清晰、光明、‘睛’彩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