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的东海上空,一架加拿大CP-140巡逻机以“霓虹行动”为名贴近中国防空识别区,机舱内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正镜头对准窗外,试图记录所谓“朝鲜违规贸易船只”的踪迹。然而画面未捕捉到朝方船只,却迎来一架挂载实弹的中国歼-16战斗机。
歼-16以60米近距离掠飞,涡流扰动使加方机舱剧烈颠簸,最终巡逻机转向撤离。这场持续30分钟的对峙,本是一次常规边防应对,却意外掀开美国对朝政策失败史的冰山一角。
加拿大军方说自己这趟飞行完全符合国际法,可这航线怎么飞,都像是在试探别人的底线,歼-16挂着弹上去驱离,这事也不是第一次了,2023年南海那次,中美军机不也这么近距离接触过,一架RC-135侦察机飞过来,歼-16直接横穿过去拦截,美方当时就喊“危险机动”,那件事的热度还没过,这次美国媒体报道,先是提了驱离,镜头一转就跳到了朝鲜核问题,直接说平壤现在有50枚核弹头,洲际导弹能打到美国本土,接着就把责任甩给特朗普,说他那三次“金特会”根本没用,没能阻止朝鲜拥核,这套路看得挺明白,军事上没占到便宜,就用媒体来围攻地缘上的对手。
说起来朝鲜当初也不一定想搞核武器,九十年代还签了《半岛无核化宣言》,国际原子能机构也进去检查了,1994年美朝签了个框架协议,朝鲜冻结核设施,美国承诺提供重油和轻水反应堆,结果那个轻水堆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重油供应也断断续续,到2002年美国反过来说朝鲜违约,直接上制裁,这下朝鲜2006年就搞了核试验,整个局面就反转了,朝鲜从被动变成了主动,2020年火星-17洲际导弹亮相,2024年又试验固体燃料导弹,搞不好2025年阅兵火星-20就出来了,威慑力一步步往上加。
美国对朝鲜的政策,这么多年就是个“施压-反弹”的怪圈,特朗普时期搞首脑会晤,核试验是停了,可制裁一点没松,朝鲜的核心诉求根本没谈,放弃核武器可以,但要安全保证和经济补偿,这些都没有,拜登上台又回到了极限施压的老路,结果反而让朝俄合作更紧密了,2025年10月10日劳动党庆典,梅德韦杰夫都去了,朝鲜在能源和外交上都有了保障,美国嘴上不承认朝鲜的拥核地位,实际上连核弹头数量都估算到50枚了,这逻辑很清楚,核问题就是个工具,让半岛一直紧张,就能牵制中俄,根本不想真的解决。
东海上的歼-16,平壤阅兵场上的导弹,两个不同的场景,其实都指向了美国的霸权行为,拦截行动能看出来,中方是“拒止式防御”,不主动惹事,但你越线了我就要拦,朝鲜的核武库,是一个小国在巨大安全压力下的选择,美国记者把锅甩给特朗普,无非是想掩盖美国两党对朝政策的集体失败,从克林顿的协议落空,到奥巴马的战略忍耐毫无建树,再到特朗普的谈判无果,核心思路都是在管理一个假想敌,而不是解决问题本身。
现在半岛的格局基本定了,朝鲜拥核已经是事实,美国的遏制手段差不多用完了,中俄在贸易和外交上撑着,中朝边境的货运量在增加,俄朝的能源合作也在谈,制裁的效果大打折扣,美国非要把东海的驱离事件和朝鲜核武扯到一起说,说到底还是得面对现实,外交成了姿态,真正的话还得靠实力来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