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首府万隆热门度假酒店的二楼走廊里,棕黄色皮毛缀着黑斑的成年花豹正缓步游荡,准备出门的旅客撞见猛兽瞬间瘫坐在地。
消防队员与动物保护专家紧急驰援,狙击手精准发射镇静剂后,这头可能已 “越狱” 一个多月的花豹才被安全捕获。
而这样的 “越狱” 闹剧,在印尼早已是见怪不怪!
当濒危动物频频 “越狱” 酿悲剧,印尼动物园为何成了屡教不改的 “越狱重灾区”?
2021年西加里曼丹辛卡动物园的暴雨夜,山体滑坡冲垮了苏门答腊虎的围栏,18个月大的两只雌性幼虎趁隙出逃。
次日清晨,47岁管理员的尸体与鸵鸟、猴子的残骸一同出现在笼舍旁,虎爪的抓痕昭示着激烈搏斗。
36小时的全城搜捕中,一只闯入村庄的老虎因镇静剂失效被射杀,另一只虽被捕获,却让人们意识到:这些极度濒危的物种,竟在 “保护地” 里沦为威胁。
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2025年巴淡岛鳄鱼出逃事件,极端降雨冲垮养殖场堤坝,200多条鳄鱼涌入距新加坡仅30公里的海域。
尽管28条被追回,但大量鳄鱼隐匿深海,不仅逼停当地渔业,更让新加坡国家公园局连发三天安全预警。
万隆花豹的 “越狱” 或许是偶然,但印尼动物们的逃亡却是本能,长期被摧残的生存环境,被称为 “死亡动物园”的泗水动物园最具代表性。
这座191 年创建的东南亚老牌动物园,曾饲养350种共4200只动物,如今却成了生命坟墓。
2011年这里有250只动物死亡,兽医在尸体中发现塑料袋与石头,2012年一头长颈鹿误食40磅塑料垃圾窒息身亡,全年130只动物非正常死亡。
2013年15岁的苏门答腊母虎因消化系统疾病,从100公斤瘦成60公斤,形同病猫。即便2010 年当地政府更换管理团队,每月仍有20-25只动物丧命,设施老化、食物短缺的困境从未改善。
而这种虐待不止于动物园,雅加达街头的 “面具猴” 被铁链拴颈,戴着塑料面具表演杂耍,一天被迫工作11小时,反抗就遭毒打。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2025 年报告显示,印尼80%的灵长类景点无法满足基本生存需求,海豚牙齿被锉平以防伤人,所有大象景点都用铁链强迫骑乘训练。
动物 “越狱” 频发的根源是印尼动物保护体系的全面失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资金困局,泗水动物园年均150万游客的门票收入,大多被管理层挪用,仅10%用于动物养护,围栏维修资金常年被拖欠。
巴淡岛鳄鱼养殖场更是为压缩成本,使用年久失修的土坝,极端天气下瞬间溃决。
监管缺位更让漏洞形同虚设,印尼虽早在2014 年就出台法规,将虐待动物最高刑期定为7年,雅加达也曾发起“无面具猴” 行动,但执法却流于形式。
西加里曼丹老虎出逃后,调查发现动物园已连续3年未通过安全检查,却仍正常运。万隆那家丢失花豹的动物园此前就因围栏问题被警告,却始终未整改。
在印尼部分地区动物被视为 “盈利工具” 而非生命。苏门答腊虎的虎骨黑市价格达3300美元,相当于当地人一年收入,偷猎与非法交易屡禁不止。
许多动物园为吸引游客刻意减少安全投入,甚至默许动物表演等虐待行为。
万隆花豹被捕获后西爪哇省动物保护机构不仅启动健康检查,更推动全省动物园开展围栏安全排查,要求1个月内完成隐患整改。
雅加达自2014 年起持续收容街头 “面具猴”,拉古南动物园专门开辟保护区,已有200多只猕猴重获自由。
国际力量也在介入。世界自然基金会为苏门答腊虎建立野外保护区,打击非法伐木与偷猎,2024 年野外种群数量首次止跌回升。
这些行动虽杯水车薪,却让人们看到,只要资金到位、监管发力、观念转变,“越狱重灾区” 并非不可逆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