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拒绝我,可别拒绝这美味哟。”
“鸡排免费送,塑料袋六块钱哈。”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你都担得起,我家鸡柳鸡排也不例外。”
这个国庆假期,最火的不是明星,也不是景点,而是景德镇那个靠嘴皮子出圈的“鸡排哥”。

短短十几天,他的粉丝数飙到近百万。国庆期间,买他鸡排的人能排上两三个小时,景德镇直接多了一个“网红地标”。
更夸张的是,他的火还传到了海外。TikTok上,“鸡排哥” 相关话题播放量高达3.2亿次,连外国人都慕名跑来景德镇,只为吃他那一块鸡排。
![]()
从小摊老板到“全国顶流”
“你可以拒绝我,但别拒绝美味。”
就是这句让人忍不住笑的“金句”,让景德镇的“鸡排哥”一夜成名。
他不涨价、不摆架子,还让学生优先购买,被网友夸成“最有良心的小摊老板”。摊位门口,排队的长龙常常延伸百米。
![]()
不仅本地人来吃,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赶来“打卡”。
甚至,城管都出动专人维持秩序——一个炸鸡排的小摊,硬生生成了景德镇的“第二景点”。
风口之上,人红事多
可热度刚过几天,舆论就开始反转。
有游客晒视频吐槽:“排了两个小时,鸡排哥脸拉得老长,翻鸡排都没笑,一点热情都没有。”
![]()
还有人发现,现场居然有黄牛。排队买完鸡排,转手26块一份。
有人质问他为什么不管,他淡淡地回:“我管不了那么多。”
这句话,让不少人心凉。
之前那个温柔、幽默、喊着“学生优先”的摊主,去哪了?
从油品到“官方会议”,质疑接踵而至
网友还指出他用的油好像几天都没换。虽然他立刻晒出检测报告,但网友仍不买账:“检测是检测,平时你换不换我们看不见。”
![]()
更让人惊讶的是,“鸡排哥”竟出现在了某次官方会议上。
他穿着定制工装,在文旅推广会上讲着“食品安全”“文旅融合”,一脸认真。
不少网友瞬间炸锅:“飘了吧?还想当官呢?”
“以前的烟火气全没了,现在全是‘官味儿’。”
![]()
流量造神的速度有多快,反噬就有多狠。
“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这句话,用在“鸡排哥”身上再合适不过。
他真的“塌房”了吗?
但冷静想想,这真叫人设崩塌吗?
爆红前,他在那摊位上炸鸡排二十多年。那时围着他的不过一圈学生、熟客。
如今面对的是上千人排队,人山人海。
去过现场的人都说,他和家人每天从凌晨两点干到凌晨,连中秋节都没休息。
他自己说:“这是我20年来第一次没休息过中秋,全国各地的人都来了,我得出摊。”
![]()
你说,一个人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还得保持笑脸,能不累吗?
以前一天几十份鸡排,当然能聊聊天;
现在一天几千份,他连喘气都难,哪还有力气逗粉丝开心?
被推到聚光灯下的“普通人”
更难的是,爆火之后各种邀约接踵而至:今天让他当形象大使,明天请他开分享会。
一个地地道道的摊贩,忽然成了“城市名片”,
面对无数镜头和关注,换谁都得懵。
![]()
其实,网友也挺矛盾:
想看他朴实接地气,又嫌他不专业;
希望他别商业化,又抱怨他没服务态度。
从“拉面哥”到“鸡排哥”,
每一个被捧红的普通人,都逃不过“从天堂到地狱”的循环。
真相其实很简单:他只是累了
就在昨天,鸡排哥发了一条视频。
视频里的他,眼圈发黑、声音沙哑。
他说:“谢谢大家支持,也对排长队的游客表示歉意,天气太热,让大家久等了。
我实在太累了,想休息一天。”
一句“想休息”,听得人心酸。
他不是变了,只是太累了。
“鸡排哥”的价值,不止流量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他为什么总那么开心、幸福。
他笑着说:“幸福哪有固定标准?
吃啥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心情好,吃啥都香。”
就是这种简单、知足的心态,打动了无数人。
如今大家生活越过越好,却越来越不快乐。
而“鸡排哥”的存在,像一面镜子——让人看到,幸福其实很简单。
他卖的不只是鸡排,还有那一份“被尊重的温度”。
![]()
网友总结得好:“6元的鸡排,60元的情绪价值,600元的体验感。”
流量终会散去,但真诚不会。
“鸡排哥”的故事告诉我们:
在这个时代,最打动人的竞争力,
往往藏在细节里的真心与人味儿。
宝子们,你们怎么看“鸡排哥”这事?
欢迎留言讨论,觉得文章不错,记得点个赞、转发一下呀~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整理自公开报道,仅作资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评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