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两只螃蟹要2万元卖给你,你会买吗?
没错,这就是10月9号来自湖北的一则热搜,据悉,一对“蟹王蟹后”拍出1.9万元天价的新闻登上了全国热搜第一,引发广泛关注。
![]()
对此,网友们讨论纷纷,基本上都表示不理解为何两只螃蟹能价值近两万?
而水产专家最新表示,这个成交价,从拍卖的角度来说,并不算高,只不过比上一届的蟹王蟹后成交价高了一倍而已。
![]()
据悉,在这场螃蟹评比拍卖会上,一只重达1.1斤的公蟹荣获“蟹王”称号,一只0.8斤的母蟹摘得“蟹后”桂冠。
经过多轮竞价,这对“蟹王蟹后”最终以1.9万元的价格被一位水产经销商拍下,比上一届的8888元翻了一番。高价背后,买主直言不讳:“买的不仅是螃蟹,更是广告效应。”
![]()
这并非孤例。翻阅过往报道,江苏、安徽等螃蟹产区几乎每年都会上演类似的“蟹王蟹后”竞拍戏码,成交价从数千到数万元不等。
2019年,江苏一对螃蟹甚至拍出过3.8万元的天价。这种年复一年的仪式性拍卖,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商品交易范畴。
![]()
“表面上是卖螃蟹,实际上是卖品牌。”一位业内人士道破天机。
在螃蟹产业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产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蟹王蟹后”的评选与拍卖,本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品牌营销。
![]()
通过制造新闻热点,产区不仅吸引了媒体关注,更向市场传递了“本地能产出优质大蟹”的强烈信号。
对此,网友表示,反正这也不是给老百姓吃的,而且,相当于花了不到两万元买了一个热搜,很划算的。
![]()
值得注意的是,高价竞拍的参与者多为水产经销商或餐饮企业。
对他们而言,这笔投入更像是一次精准的广告投放——将拍得的“蟹王蟹后”陈列在店内,不仅能吸引顾客眼球,更能直观展示企业的实力与品质追求。这种“符号消费”带来的品牌增值,往往远超拍卖成本本身。
![]()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蟹王蟹后”现象是中国农产品品牌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在农产品供需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如何讲好品牌故事、提升产品附加值,已成为各地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当1.9万元的拍卖槌落下,这对“蟹王蟹后”的使命才刚刚开始。它们不再只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成为了观察中国农产品品牌化进程的一扇窗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江湖之争中,品牌的故事远比重量更值得称重。
对此,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