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师大教育学院院长黄海涛:AI如何为深度学习赋能?

0
分享至

关注“在线学习”

获取更多资讯!

毫无疑问,面对人工智能浪潮,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和教育学科?这已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人工智能正在加速重构全新的教育生态,涵盖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范式、课堂形态以及教育治理等多个维度。教育必须借助技术的磅礴力量实现赋能升级,教育管理与课堂教学变革势在必行,深度学习更应成为教育领域的常态。传统教育教学建立在“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的二元框架之上,而AI的介入催生了“人机协同”的第三种范式。这不是简单的工具应用,而是教育本体论的根本变革;不是简单的人机“物理相加”,而是在课程、教学、实践等核心环节引发的深度“化学反应”。


当前,我们正经历从“知识稀缺”到“知识过载”的时代变迁,从“信息获取”到“意义建构”的范式转换。在AI可以瞬间生成海量内容的时代,教育的核心价值不再是知识传递,而是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让他们知道如何学习、如何判断、如何创造。这要求我们重新定义教育的核心:从“教什么”转向“为什么教”,从“怎么教”转向“怎么不教”。“怎么不教”并非否定教学,而是教师应学会克制“不直接给答案”,学会留白,赋予学生思考与试错的空间,真正赋能学生,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

我们已明显感知到一个挑战:当AI能够模拟人类的学习过程时,什么是人类学习的不可替代性?答案在于“意义感”的生成——人类学习不仅是信息处理,更是意义建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的过程。

因此,未来教师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与AI比拼知识储备,而在于成为“学习设计师”和“人生导师”。未来教师需要具备三种关键能力:情感联结力、价值引导力和创新激发力。情感联结力是AI无法替代的人际温度;价值引导力是帮助学生在信息洪流中建立价值坐标、实现价值对齐;创新激发力则是点燃学生超越AI的创造火花。

在谈论“AI时代的深度学习”时,我们必须明确:AI是“赋能者”,而非“替代者”;是“工具”,而非“目的”。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在推进AI教育应用的过程中,应防范“技术殖民”——不能让算法逻辑统治教育逻辑,不能让效率追求压倒公平正义。我们要树立“教育主权”意识,确保AI技术服务于教育目标,而不是反过来主宰教育。


从深度学习的学理特征出发,AI的价值在于“扩展教育的可能性边界”,为深度学习提供“技术支撑”。

其一,AI支持“高层次”目标的精准达成。深度学习的“高层次”目标在于“发展高级心理机能”,而AI的“自适应学习系统”能够识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推送符合其认知水平的任务。例如,当学生表现出“能理解概念但不会迁移”时,AI系统可推送“真实场景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精准适配”,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跳一跳够得着”的挑战中体验“成长的喜悦”。

其二,AI促进“整体性”的学习设计。深度学习的“整体性”特征要求“学习者全身心投入”,而AI的“多源数据融合”能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整体状态”。通过课堂互动系统,AI可记录学生的“发言次数”“小组参与度”“表情变化”等,结合作业数据生成“学生学习状态画像”。这种“整体性”分析助力教师更全面地理解学生,设计“整合的学习活动”,推动学生整体发展。

其三,AI强化“意义关联”的知识建构。深度学习的“意义关联”特征强调“知识与经验的联结”,而AI的“虚拟仿真”能够创造“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中实现“意义建构”。“沉浸式体验”促使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经验”“社会责任”相联系,赋予知识“个人意义”——这正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知识不是灌输的,而是建构的。

其四,AI扩展“社会性”的共同体边界。深度学习的“社会性”特征要求“在共同体中成长”,而AI的“跨时空协作平台”能让学生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增强“社会互动”。“跨时空协同”使学生在“差异中收获成长”,在“合作中发展社会能力”——从“教室”走向“全球”,从“同背景”走向“多元背景”,为深度学习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需要强调的是,AI的“赋能”始终是“辅助性”的——它不能替代“教师的倾听”,不能替代“学生的互学”,更不能替代“教育应有的温度”。AI是“工具”,而“人”才是教育的核心。

有人问:“AI会不会让教育变得冰冷?”我的回答是:“不会。因为教育的温度来自‘人’——来自教师的‘等待’,来自学生的‘互学’,来自梦想的‘力量’。”AI能够处理数据、创设情境、扩展边界,但它无法替代“教师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也无法替代“学生之间的笑声与共鸣”。

(作者:黄海涛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来源丨中国教师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离间西方,拖垮美国,到头来,泽连斯基竟成了中国复兴的“功臣”

离间西方,拖垮美国,到头来,泽连斯基竟成了中国复兴的“功臣”

历史求知所
2025-11-01 11:50:03
“太恶心!”男子回家发现床上躺着一对陌生男女,还和他打招呼!妻子却爆料……

“太恶心!”男子回家发现床上躺着一对陌生男女,还和他打招呼!妻子却爆料……

南国今报
2025-11-01 20:47:12
工业落后却一周工作4天,欧洲人高福利背后,是中美俄输了30年血

工业落后却一周工作4天,欧洲人高福利背后,是中美俄输了30年血

百科密码
2025-09-29 16:28:34
“他们逼我说台湾是中国的,不然就不救我!”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们逼我说台湾是中国的,不然就不救我!”一石激起千层浪

壹知眠羊
2025-08-10 07:29:29
奥科吉打成极品3D!三场首发净胜73分,三分达6成,成最佳拼图了

奥科吉打成极品3D!三场首发净胜73分,三分达6成,成最佳拼图了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2 11:39:23
涉知名女演员唐嫣、刘诗诗。7段录音曝光

涉知名女演员唐嫣、刘诗诗。7段录音曝光

叨叨话影
2025-11-02 12:25:21
中超争冠启示:低调保平安,太狂遭人恨,申花蓉城是反面典型

中超争冠启示:低调保平安,太狂遭人恨,申花蓉城是反面典型

国足风云
2025-11-01 09:49:41
“澎湖海战”要来了,不禁令人想起之前描写这段历史的几部作品

“澎湖海战”要来了,不禁令人想起之前描写这段历史的几部作品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2 11:07:06
美军上将大胆预言:解放军的统一之战,会以这个名义打响第一枪?

美军上将大胆预言:解放军的统一之战,会以这个名义打响第一枪?

朔方瞭望
2025-11-02 10:04:34
谭龙:对不起球队和城市,对未来没什么好展望的

谭龙:对不起球队和城市,对未来没什么好展望的

懂球帝
2025-11-01 18:10:40
谷正文扮演余恺磊最近抑郁了、出门怕被揍!

谷正文扮演余恺磊最近抑郁了、出门怕被揍!

阿光的技巧课堂
2025-11-01 22:54:22
王腾称将离开手机行业

王腾称将离开手机行业

澎湃新闻
2025-11-02 00:30:24
东莞传奇水蛇姐,五项绝技名震莞城,某大人物点到,场面火爆惊艷

东莞传奇水蛇姐,五项绝技名震莞城,某大人物点到,场面火爆惊艷

飞云如水
2024-08-10 14:46:25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07-05 09:37:33
生于1988年,陈少霞拟任新职,曾就读于厦大|福建一地最新人事消息,他当选区长

生于1988年,陈少霞拟任新职,曾就读于厦大|福建一地最新人事消息,他当选区长

鲁中晨报
2025-11-02 10:59:04
中美谈完了,德国迅速撤换外长和华对话,唯有荷兰活成了小丑

中美谈完了,德国迅速撤换外长和华对话,唯有荷兰活成了小丑

小影的娱乐
2025-11-02 06:52:08
中美刚休战,俄总理就要访华,普京知道:留给俄罗斯的时间不多了

中美刚休战,俄总理就要访华,普京知道:留给俄罗斯的时间不多了

标体
2025-11-01 16:12:01
林总死后,有人在他卧室找到本小册子,里面内容让毛主席悲痛不已

林总死后,有人在他卧室找到本小册子,里面内容让毛主席悲痛不已

文史达观
2025-10-03 15:40:06
约翰斯通:我们应该感到羞愧;球队几乎所有地方都出了问题

约翰斯通:我们应该感到羞愧;球队几乎所有地方都出了问题

懂球帝
2025-11-02 01:27:17
同为战神,为何四野名将不敢顶撞林总,而三野却有多人不服粟裕?

同为战神,为何四野名将不敢顶撞林总,而三野却有多人不服粟裕?

诺言卿史录
2025-11-02 04:10:03
2025-11-02 13:55:00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 incentive-icons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
6403文章数 19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手机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手机要闻

销量同比增长100%,iQOO Neo11热卖背后

教育要闻

粉丝采访录(二):普通劳动者怎样培养子女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