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组织“黑镜”(Black Mirror)最新泄露的一批俄罗斯内部文件显示,印度海军米格-29K和米格-29KUB舰载战斗机所搭载的祖克-ME(Zhuk-ME)雷达系统存在长期技术故障。
![]()
据报道,这份标题为《关于印度海军米格-29K/KUB战斗机祖克-ME雷达可靠性与性能的报告》的文件,源自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Rostec,俄罗斯国有军工巨头)相关渠道。文件详细记录了多年来俄印双方官员就雷达可靠性低下、部件反复故障及合同义务未履行等问题的沟通情况。
报告指出,该雷达的可靠性远低于印度2004年与俄罗斯米格飞机制造集团(RAC MiG)签订的采购合同中规定的标准。文件提及,合同要求雷达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需达到150飞行小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D)需达到120飞行小时。然而,在印度海军汉萨海军航空站(INS Hansa)举办的俄印年度可靠性会议上收集的实际运行数据显示,雷达性能远未达标。
![]()
2016至2018年间,米格-29K机群的雷达多次出现故障。2016年初,雷达的实际MTBD仅为20小时,MTBF为97小时,均大幅低于合同规定阈值。到2017年中期,MTBF进一步降至60小时,尽管后续测试中性能曾短暂出现改善。即便如此,印度军方官员仍在致俄罗斯米格飞机制造集团(RAC MiG)及俄罗斯国防出口机构的备忘录中,就“雷达运行状态不佳”及设备反复故障正式提出投诉。
![]()
内部通信文件中包含多份印度海军批评雷达可靠性的备忘录,其中2018年3月、6月和7月的文件均强调祖克-ME雷达单元存在故障,且维修工作存在延误。据称,印度方面曾对3部升级后的雷达进行有限测试,虽测试结果“合格”,但未能解决整体可靠性问题,因此要求所有雷达系统的改造费用由俄方承担。
泄露的报告还指出,在计算可靠性时,部分被计入的飞行时间采用了“模拟雷达模块”执行飞行任务的数据——这一做法人为抬高了可靠性数据,掩盖了该系统实际运行中的故障。文件中明确提到:“(当前的)实际指标无法反映祖克-ME雷达的真实可靠性。”
![]()
据称,针对雷达的反复故障,该雷达的研发方——俄罗斯无线电工程研究所“法扎特隆”(NIIR Phazotron)在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旗下另一家子公司“俄罗斯无线电电子技术集团(KRET)”的监督下,开展了多次重新设计和模块更换工作,旨在使雷达性能达到合同规定标准。但泄露材料显示,“剩余升级工作的资金承担方问题仍未解决”。
![]()
截至2019年5月,印度海军已正式将祖克-ME雷达从“原厂合格部件证书”中移除,相当于不再将其列为米格-29K/KUB战斗机的认证部件。此次泄密是“黑镜”组织一系列披露行动的最新一次——该组织此前已多次针对俄罗斯国有军工实体(包括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旗下企业)发起攻击。新披露的材料不仅揭示了印度某一耗资高昂的战斗机采购项目长期存在的可靠性问题,也反映出俄印防务合作中,双方在技术质量与售后支持方面的矛盾正不断加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