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生娃率”持续走低,厦门教授给出建议:不生孩子就下调养老金

0
分享至

导言

这几年,“生娃难”“不想生”“不敢生”几乎成了年轻人的共同心声。尽管国家陆续推出了二胎、三胎政策,但生育率仍然一路下滑。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新生儿约1700万,2023年已跌至700多万。社会上关于“如何鼓励年轻人生孩子”的讨论此起彼伏。



不久前,厦门大学教授赵燕青的一番言论再次引爆网络——他建议将生育情况与养老金挂钩,意思是:多生孩子的家庭养老金更高,不生孩子的养老金适当下调。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拍手叫好,认为“生孩子为国家做贡献,理应得到奖励”;也有人怒斥此举“绑架生育自由”。那这条建议到底可行吗?果妈想结合现实聊聊自己的看法。

“生娃率”持续走低,厦门教授给出建议:不生孩子就下调养老金

赵教授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经济激励提高生育率,这点初衷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他忽略了年轻人不愿生的真正原因

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不是“不想养孩子”,而是“养不起”。房价高、教育贵、职场压力大,几乎成了压在年轻父母头上的三座大山。



以我身边的朋友为例,小柔和丈夫工作稳定,但两人买房花光了积蓄。

孩子上幼儿园后,每个月的花销接近一万元,夫妻俩几乎不敢再提“生二胎”。她无奈地说:“哪怕养老金能翻倍,我也没余力再生一个。”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奖励谁”,而在如何让年轻人敢生、能养、养得起。养老金再多,也无法抵消孩子带来的即时经济负担。

年轻人的困境:现实压力比未来更重

赵教授认为,年轻人不生是因为没考虑养老问题,但这一逻辑显然不合时宜。

现在的年轻人,更在意“今天能不能好好活”,而不是“几十年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1. 结婚难:高房价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很多城市里,一套小两居的首付就要掏空六个钱包。
  2. 教育贵:从早教到小学,家长的支出几乎年年递增。兴趣班、托育班、补习班,每一样都不便宜。
  3. 工作累:加班成常态,职场焦虑让年轻父母根本无暇陪伴孩子,更别提再生一个。

在这种环境下,“少生或不生”成了理性选择。与其把生育当成一种“义务”,不如想办法降低他们的生活焦虑



生育不是简单的“生”,更是漫长的“养”

有个妈妈曾在后台留言:“教授说得轻巧,他知道现在养个孩子要花多少钱吗?”这句话道出了很多普通家庭的心声。

据《中国家庭育儿成本调查报告》显示,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平均要花费超过60万元。这还只是基础支出,不包括兴趣培养、留学规划等额外费用。

除了钱,更重要的是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许多妈妈生完孩子后,职业发展几乎停滞。

  1. 有的公司对生育女性不友好,升职机会被剥夺。
  2. 有的妈妈因为带娃脱产多年,再回职场已无立足之地。

在这样的现实下,单靠“养老金优惠”来刺激生育,几乎不可能奏效。

毕竟,孩子不是养老保险的“投资项目”,而是需要父母全身心付出的生命责任。

真正该调整的,是制度,而不是养老金

既然年轻人不生的问题根源在现实压力,那么政府与社会应当从生活环境与政策保障两方面入手。

降低住房成本,让年轻家庭“有家可立”

房价居高不下,让无数年轻人推迟结婚生育。国家可以扩大保障房和共有产权房供应,为初为人父母的家庭提供租房补贴或低息贷款,让他们能安心扎根。

优化教育与托育资源,减轻育儿负担

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提高公立幼儿园覆盖率;严格规范校外培训费用,让家长不用被“起跑线焦虑”绑架。这样,年轻人才能敢于多生。

完善职场育儿政策,保护生育女性

延长带薪产假,设立“父亲陪产假”,鼓励企业实行弹性工作制。妈妈可以安心生,爸爸也能分担责任,这才是真正的“家庭友好”。



加强社会保障,让育儿更安心

提高儿童医疗报销比例,对多子女家庭给予税收减免或直接补贴。国家若能分担部分育儿成本,父母自然更有底气。

这些政策看似复杂,却是解决低生育率的根本之道。只有当年轻人不再为生活焦虑、为养娃发愁,生育意愿才可能真正回升。

我身边很多妈妈都说:“不是不想生,是不敢生。”这句话背后,是现实的无奈与焦虑。

作为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深知养育的艰辛。大果刚上小学,小果还在幼儿园,我和先生每天都在时间与责任间平衡。

即便如此,我仍然觉得——孩子带来的爱与成长,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但前提是,社会要让父母感受到被支持和理解

不是用“政策惩罚”逼人生,而是用“制度保障”鼓励他们愿意生。

不是让他们在压力下“被迫育儿”,而是让他们在信心中“主动养娃”。

果妈寄语

生育率下降,并不是哪一代人的错。它反映的是社会成本与个人选择之间的矛盾。赵教授的“养老金挂钩”建议,也许出发点是好的,但忽视了年轻人的现实困境。

要真正扭转低生育率趋势,关键在于:

  1. 让年轻人住得起房、养得起娃
  2. 让女性敢生、不怕生
  3. 让家庭有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幸福感

当年轻人不再为生活焦虑、能在现实中看见希望,生育才会成为他们心甘情愿的选择,而不是被“政策绑架”的义务。

互动话题

你是否赞同“生育与养老金挂钩”的提议?你认为真正能提高生育率的措施是什么?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也许你的故事能给更多人启发。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杭州一饭店专接熟客,“神神秘秘,经常关门”!警方深夜一锅端

杭州一饭店专接熟客,“神神秘秘,经常关门”!警方深夜一锅端

极目新闻
2025-11-01 08:07:16
重庆“文强”之子的现状

重庆“文强”之子的现状

年代回忆
2025-05-13 20:05:32
层次越低的中年男人,爱炫耀这2样东西,很油腻

层次越低的中年男人,爱炫耀这2样东西,很油腻

有故事的人
2025-11-01 06:31:09
王传福投出深水炸弹,比亚迪王炸新车一炮而红

王传福投出深水炸弹,比亚迪王炸新车一炮而红

象视汽车
2025-11-02 07:00:05
日本32岁女子涉嫌杀害21岁尼泊尔籍男友:作案后谎称男子自杀

日本32岁女子涉嫌杀害21岁尼泊尔籍男友:作案后谎称男子自杀

新京报
2025-11-01 12:20:14
官宣,王少杰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北京,名单公布,杜锋祝福

官宣,王少杰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北京,名单公布,杜锋祝福

乐聊球
2025-11-01 10:06:24
《花少7》收视夺冠豆瓣8.2,三人圈粉两人升咖,一场埃及站争议把真相处推上台前

《花少7》收视夺冠豆瓣8.2,三人圈粉两人升咖,一场埃及站争议把真相处推上台前

可乐谈情感
2025-11-02 01:50:51
港星冯淬帆去世,无儿无女无人送终!晚年因一个举动口碑暴跌

港星冯淬帆去世,无儿无女无人送终!晚年因一个举动口碑暴跌

史行途
2025-11-01 12:26:21
曾和靳东爱的死去活来,却被父亲“棒打鸳鸯”,转身嫁给父亲看准的女婿,44岁的她后悔了吗?

曾和靳东爱的死去活来,却被父亲“棒打鸳鸯”,转身嫁给父亲看准的女婿,44岁的她后悔了吗?

不二大叔
2025-10-26 21:23:34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健身迷
2025-09-20 09:22:20
戴奇:与曼联打平我很满意,两周之内我们遇到两次离谱的判罚

戴奇:与曼联打平我很满意,两周之内我们遇到两次离谱的判罚

懂球帝
2025-11-02 05:10:07
2.9元咖啡“杀疯了”!低价咖啡挑战库迪瑞幸,还能撑多久?

2.9元咖啡“杀疯了”!低价咖啡挑战库迪瑞幸,还能撑多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8:04:13
符合这10条就是招人烦的老人,尤其是第九条,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符合这10条就是招人烦的老人,尤其是第九条,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情感大使馆
2025-11-01 10:45:48
为什么吴石案中其他三位都有烈士称号唯独聂曦没有被追封?

为什么吴石案中其他三位都有烈士称号唯独聂曦没有被追封?

壹号纪馆
2025-10-22 22:08:07
徐静雨:杨瀚森带女友去NBA打球太愚蠢 要我肯定孤身前往全力一搏

徐静雨:杨瀚森带女友去NBA打球太愚蠢 要我肯定孤身前往全力一搏

818体育
2025-11-02 08:22:40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汉史趣闻
2025-07-30 09:57:38
自带BGM的“前最帅央视主持人”亚宁复出,一晚涨粉3万

自带BGM的“前最帅央视主持人”亚宁复出,一晚涨粉3万

潇湘晨报
2025-11-01 11:05:15
刘强东罕发文秀恩爱!喊章泽天老婆夸她漂亮,自嘲没自信全文曝光

刘强东罕发文秀恩爱!喊章泽天老婆夸她漂亮,自嘲没自信全文曝光

娱乐圈圈圆
2025-11-01 19:35:13
回国后贝森特又行了:中国犯了严重错误,两年内世界将不再需要它

回国后贝森特又行了:中国犯了严重错误,两年内世界将不再需要它

乐天闲聊
2025-11-01 12:59:25
183天后复出!18岁全红婵今日亮相全运会:放弃单人项目 力争2金

183天后复出!18岁全红婵今日亮相全运会:放弃单人项目 力争2金

风过乡
2025-11-02 06:56:29
2025-11-02 09:27:00
大果小果妈妈 incentive-icons
大果小果妈妈
正面管教者,专注分享育儿知识
1764文章数 70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学校和托幼机构需注意→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手机
旅游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四大国产旗舰激活销量出炉:小米即将突破200万,友商有压力了!

旅游要闻

兰州文创旅游商品在全国大赛获2金4银2铜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