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穿秋裤了!”这是网上很多华北网友的调侃。
10月8日,华北中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内蒙古东北部、华北、东北地区中北部等地气温下降。
9日,北京最高气温只有10℃,与去年11月底12月初相当。
近期北方连续降雨也给秋收带来了困扰,山东一位种粮大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的大片玉米还没有收割,正在等待雨停。如果持续降雨,要么雇人收割,要么使用履带式收割机,价格都很高。
10月9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北,北方冷空气无法南下,在华北、西北形成持续降雨。
北方大面积降温,局部降幅达10℃
北京最高气温与去年12月初相当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0月8日8时至9日6时,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陕西北部和西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及四川盆地西北部、甘肃东部、云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陕西榆林、河北保定、天津和平区局地大暴雨(100~113毫米)。9日5时较8日5时,内蒙古东北部、华北、东北地区中北部等地出现4~8℃降温,黑龙江伊春局地降幅超过10℃。未来几天,西北、华北等地的大雨到暴雨和降温还将持续。
网上很多华北网友在讨论9日的大幅降温,有人表示早上被冻醒,也有人提到要找出秋裤穿上。
以北京为例,9日北京气温9-10℃,最低温度与往年同期接近,但最高温度低了10℃左右。去年整个11月,最高温度只有6天在10℃以下,去年12月1日还达到了15℃,12月前几天最高温度也接近10℃。
种粮大户发愁玉米收割
小伙画“作战图”,假期与父母抢收
除了降温,北方持续降雨给秋收带来了很大困难。
近期,河南农业农村厅的公众号“河南三农”发布多条阴雨天收粮和烘干储粮的提醒与技术指导,以及2900个粮食烘干中心(点)、4959台粮食烘干机的分布情况。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国庆假期期间也紧急印发《应对“三秋”大范围降雨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农户科学有序进行秋收秋种。
10月9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国庆假期返乡与父母一起秋收的河南小伙常爱涛。他结合自家地形分布以及天气情况制作了一幅“抢收作战图”,假期八天已联合父母将12亩庄稼全部抢收到家,在村中成为佳话。
![]()
▲河南小伙制作的抢收作战图
常爱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家有12亩地,其中有9亩玉米、3亩花生和少部分大蒜。他按照地块分布、劳动力安排(自己和父母三人)、天气状况等制作了这份计划图,横排的是日期,竖列是地块,h、y、s分别代表花生、玉米和大蒜,数字则是那天去地里的人数。其中,受雨水影响,9亩玉米中接近一半要靠人工收割,他和父母在泥泞的地里靠手掰把成熟的玉米收回,十分辛苦。
9日,山东承包了一百多亩地的种粮大户李先生接受采访时正在田间观察。由于连续降雨,田地泥泞收割机无法进场,他的玉米还都没收割,这让他十分焦虑。李先生表示,目前的计划是等待雨停地面干一些之后用普通收割机收割,如果雨水持续,则只能选择雇人或者使用履带式收割机。不过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会让他的成本大幅提高。
专家建议:
农户要持续关注天气变化
在降雨间歇期尽快抢收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虽然大家对这次降温讨论较多,但从节气来说,如今已经入秋过了寒露,本来就到了降温的时候,只是10月初气温较高让本次降温感受更明显。
许小峰表示,今年的异常在于副热带高压持续强势且位置偏北。北方的冷空气无法越过副热带高压到达南方,而是在华北西北等地形成相持,造成了如今南方高温、北方持续降雨的局面。
中央气象台9日发布的消息中提醒,要关注降雨降温对秋收秋种、交通的影响及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对此,许小峰表示,农户要持续关注天气变化,按照过往经验,北方这个时间段的降雨往往不会连续,建议农户在降雨间歇期尽快抢收。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到,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确保多收一块是一块、少损失一点是一点。通过分类抢收减损、适期晚收、及时干燥保粮等方式,尽可能减少损失。记者注意到,山东多地农业部门发布了本地粮食烘干服务点地址和履带式收割机联系方式,方便农户抢收。
红星新闻记者 刘亚洲 吴阳
编辑 邓旆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