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2017年,印尼为了雅万高铁项目,向中国贷款45.5亿美元,原计划2019年通车,但因为新冠疫情,导致工程超支12亿美元,其中有5.6亿美元,也是从我国手中借出的。
2023年,雅万高铁正式建成,总耗资约73亿美元,原本以为靠着通车可以快速回本,谁知接连出现的亏损打垮了印尼的部署,因此在今年10月8日,印尼投资部长罗桑对外发表声明称,希望就运营雅万高铁的印尼高铁公司债务,与中方进行债务重组谈判。
一个国家大力发展的项目,怎么就亏损了?我们又会给予宽限吗?
![]()
一张昂贵的国家名片
从项目蓝图诞生的那一刻起,雅万高铁的身份就不只是一条铁路那么简单。作为东南亚地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它被视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它的成败,直接考验着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韧性与前景,其象征意义远超交通工具本身。
但这份荣耀的背后,是一张极其昂贵的“出生证”。
![]()
要知道,整个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约73亿美元,为了推动这个旗舰项目落地,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在2017年就提供了高达45.5亿美元的初始贷款,并且给出了相当优惠的条件:还款期限长达40年,年利率仅为2%。这无疑是中国为促成合作所展现的巨大诚意。
合作的模式也清晰地表明了这并非单方面的援助,项目的运营主体是一个名为“印尼-中国高铁公司”的合资企业。其中,由印尼国有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占据了60%的股份,而中方企业则持有剩下的40%。
![]()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两国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的合作项目。这份复杂的股权结构,注定了它的命运将由双方共同书写,也为其日后的困境埋下了伏笔。
光环下的财务黑洞
2023年,雅万高铁正式通车,将雅加达与万隆之间的通勤时间从三个多小时骤然压缩至45分钟左右,掌声雷动。然而,宏伟的蓝图一旦投入实际运营,很快就遭遇了冰冷的财务现实。光环之下,一个巨大的财务黑洞正在迅速扩大。
![]()
翻开运营的账本,数字触目惊心,自通车以来,项目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仅铁路业务板块,去年就亏损了约2.5亿美元。而根据预测,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额预计也将达到0.96亿美元。
更悲观的分析甚至认为,这条铁路可能需要漫长的40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参与项目的四家印尼国企,在今年上半年同样录得了严重的合计亏损,而成本失控则是点燃这根导火索的火星。
![]()
项目在建设期间,因疫情、土地征收等始料未及的问题,成本超支了约12亿美元。按照分担方案,这笔额外开销中,印尼方需要承担约7.2亿美元,中方则承担约4.8亿美元。
为了弥补这个巨大的资金缺口,印尼方面不得不再次向中国寻求约5.6亿美元的追加贷款。然而,这一次的贷款条件远不如当初,年利率上升到了3.4%,无疑让本已沉重的债务雪上加霜。
![]()
路修好了钱从哪来
更致命的问题,在于其极其脆弱的营收结构。超过95%的营收都来自于单一的车票销售。尽管通车两个多月后,累计载客量就突破了10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也达到了约2.4万人次,但这距离最初规划的2.9万人次日均目标仍有差距。
然而,即便客流数据尚可,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也根本无法覆盖其庞大的运营成本、利息以及税款。于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了所有人面前:路已经修好了,但维持它运转的钱从哪里来?
![]()
将责任简单归咎于中方贷款条件或是印尼单方面的运营失误,都显得过于片面。这场困局的本质,是两种错位叠加的结果:一是先进的“硬件”与滞后的“软件”之间的错位,二是庞大的债务结构与虚弱的“造血”能力之间的错位。
中国方面高效地交付了高铁这条世界一流的“硬件”,但印尼方面在激活沿线经济这个“软件”上,却显得步履蹒跚。核心症结在于印尼自身对“高铁经济”的挖掘和配套开发严重滞后。
![]()
那些规划中本应与高铁同步兴起的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产业园等项目,进展相当缓慢。高铁成了一座孤岛,无法形成反哺自身的商业生态,这正是印尼国铁董事长将这笔债务称为“定时炸弹”的深层原因。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债务本身有多庞大,而在于项目现有的“造血”能力与需要偿还的本息之间,存在着一道巨大的鸿沟。印尼方面希望通过谈判延长还款期限或进一步降低利率,但这终究只是权宜之计,是延缓炸弹爆炸的时间,却无法拆除引信。
![]()
雅万高铁的困境,是其双重身份冲突下的必然产物。它既要作为国家名片闪耀,又要作为商业资产存活,当两者无法兼容时,矛盾便爆发了。对于印尼而言,当务之急或许应该将谈判桌上的焦点,从“如何少还钱”转向“如何多挣钱”。
短时间内,债务重组是一次必要的喘息之机。但从长远来看,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展现出坚定的政治决心和高效的行政效率,加速推进高铁沿线的综合性开发。印尼主权财富基金达南塔拉的介入,计划对相关国企业务进行重组,或许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
结语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希望将高铁线路延伸至泗水的意向,也揭示了另一种可能性。分析认为,延长线路,扩大网络效应,是实现收支平衡的潜在途径。但挑战同样巨大:天文数字般的资金需求,以及印尼国铁早已不堪重负的财务状况。
有专家警告,如果持续依靠借贷来维持运营和扩张,只会不断削弱其未来的融资议价能力。
![]()
事实上,在国际大型基建项目中,债务重组并非孤例。对中国而言,雅万高铁的考验也不仅仅是贷款能否顺利回收,它更提供了一个关键的镜鉴:如何帮助伙伴国家真正用好、盘活“中国建造”的先进基础设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毕竟,别人可以帮你修好一条通向未来的路,但如何在这条路上跑出繁荣,终究要靠自己。
联合早报2025-10-08《印尼部长称已与中国就雅万高铁债务展开谈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