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届 王爵丰
王爵丰,瓯海中学1993届校友。先后于吉林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项目、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拉维夫大学科勒商学院完成学业。1997年就职于上汽大众规划部,历任技术员、车身规划经理、车身规划高级经理和规划部高级总监;2020年转岗到制造部任汽车二厂厂长;2022年出任上汽大众江苏基地总经理兼厂长。
几周前,我收到母校瓯海中学的邀约,为母校的四十周年校庆撰写一篇文章。一晃高中毕业已经32年,不知不觉已经快到知天命的年纪,回想起在瓯海中学的那三年,一些酸甜苦辣不禁涌上心头,仅就几件记忆犹新的事儿简单写几句,聊表心意。
![]()
当时的瓯海中学还在水心校区,离家(龙湾区永昌堡附近)比较远,没有直达的公共交通工具。所以每次来回学校比较花时间,按照门对门计算的话要花三个小时左右。从家里出来,一般是搭亲戚朋友的自行车到公交车站,到了温州以后需要换一辆公交车才能到水心,然后再步行到校。记得第一次到学校报到,因为不熟悉路线又有点紧张还坐过了站,于是就回头走了一站的路才到了学校。因为路上花的时间多,家境也不是很宽裕,需要背米去上学。为了节约时间和路费,再考虑到米袋子的分量,每两周一次来回就比较符合经济规律了。
![]()
当时没有外卖可以直接送达,后面学校周围有了一些外卖大排档,也相对比较贵,于是在食堂蒸饭买点菜就成了标配。菜倒是不贵,一荤一素一汤基本在1.0元以内,省一点的话这些菜可以吃两顿。开饭后,找饭盒是个技术活。因为饭盒都比较类似,长方形扁扁的那种。那个时候可以买得到的价廉物美的铝制饭盒就那么一两种,于是在饭盒上做各种各样的标记,以便快速找到自己的饭盒就成了刚需。吃饱饭就好,一般十分钟就解决填饱肚子的问题。像郭福来校友的提及的各种美食,我们只能羡慕,因为那是学弟们的专属福利!
当时读书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好好读书,考进好一点的大学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当时的学风也非常好,老师和学生们关系也很融洽,同学们都是各个区县的尖子生,于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成为日常。当时大家基本都住宿舍,有六人一间上下铺的,也有八人一间的;同寝室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所以三年下来,同寝室友的关系都非常铁。也因为这个原因,课本和复习资料都习惯的被摆在课桌上,两侧弄个书立或者大部头的英汉大词典就安稳了。只有考试的时候需要把这些书和资料搬回宿舍,美其名曰“乾坤大挪移”!
![]()
当时温州水心校区的供电不稳定,因为温州经济发展的势头和电力的历史欠账形成了剪刀差,于是我们学校就经常遇到断电这样的烦心事。既然短期内无法提高供电能力,我们同学们就想出了一个临时方案 :“上蜡烛”。于是没电的夜晚,那一盏盏烛光依次亮起,也点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若要用一个词概括瓯中三年的生活,应该是"简单"吧。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微信和短视频等各式各样的干扰,一心一意读圣贤书。当然也有部分同学谈恋爱的,但好像一直走到最后的也寥寥无几,所以闷头读书的同学们也没吃啥亏。
记得瓯海中学的校训是"勤奋、求实、博学、创新"。这八个字和我后面走的路是非常契合的,可以说这八个字已经成为我思维和行为的一部分,相信它也将陪伴我走向更远的地方。
离开瓯海中学后,我进入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南关校区)学习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工作。在工作之余,又到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继续深造,应该主要还是对学习的爱好和我们温州人的勤奋支撑着吧。作为一个理工男,我的兴趣比较广泛,国学、历史、哲学、管理和精益智造都是我喜欢和关注的领域。工作之余,我也比较喜欢写文章、编视频、开公众号供大家分享和交流。
“精一时中、行知合一、唯变所适、止于至善”也是我所信奉的人生信条。
在上汽大众工作期间,我从生产规划部规划员起步,一直成长为生产规划部的高级总监,然后作为生产规划部的代表全程参与了上汽大众引入奥迪品牌和第一阶段新车型产品型谱的谈判,然后转岗到制造部,先后负责汽车二厂和仪征分公司。
汽车是个大的系统工程,上汽集团也是上海市工业系统的一面旗帜,求实和创新是中国汽车工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久的必由之路。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仪征分公司于2010年7月15日在南京正式签约,2012年7月开始批量生产,占地2000亩,规划年产能30万辆,是典型的“分钟工厂(一台整车下线只需一分钟)”。整个项目建设工程总量大,基础配套要求高,技术先进高度集成,机器人数量超过1300台,累计投资超100亿,是扬州工业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工厂由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油漆车间、总装车间、检测中心、能源中心、展示中心、培训中心、员工活动中心及Spine综合办公楼等相关配套生产辅助设施组成。
![]()
仪征分公司在上汽大众汽车企业文化的指引下,以精益智造为核心,打造主题为“精仪征途”的组织文化实践,代表着立足仪征、惟精惟一、征途无垠的精神追求,勤劳朴实,止于至善,把员工个人的“汽车梦”和企业愿景的实现历程结合起来。
2024年,上汽大众汽车仪征分公司获得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最佳团队奖。
大家都知道,全球汽车市场正经历自汽车诞生以来最强烈的剧变,国际和国内汽车市场高度内卷,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如何在这个市场中生存下来,是每个企业所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微软距离倒闭永远只有十八个月!、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效的行动才可能让我们从危机中生存下去,我们需要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找到确定性、并成为始终值得信赖的那个确定性。德国大众作为一家经历过一战、二战和无数次危机的世界第二大汽车企业,上汽集团作为上海市属国企工业领域的标杆,两家母公司的通力合作造就的上汽大众是中外合资合作的典范。
![]()
![]()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我们如何在BANI时代安身立命呢?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在面对不同的人、事、物时主动调整自己的行进方向和节奏,才能比较好地规避大的风险;与此同时,日拱一卒,兢兢业业,“深挖洞、广积粮”,才有可能把握难得的机遇和趋势,积少成多、顺势而为,小加而大成。
此时此刻,我仿佛又站在了瓯江旁,脑海中想起了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里面不就深刻的蕴含了瓯海中学的校训吗?我仿佛看到了奔腾不息的瓯江之水一路向东海的方向流去、不眠不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