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印象中,成功的企业家出行,必定是前呼后拥、万事俱备。但太平洋建设的创始人严介和,却用两次“非常规操作”,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企业家精神课——真正的强大,不是维持所谓的“面子”,而是随时随地、三百六十度调整自己的能力。
![]()
摩托赴会:面子诚可贵,信义价更高
时间回到2008年12月4日,江苏无锡。第三届江浙工商业领袖峰会即将开始,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唯独一个重要身影缺席——严介和。
此时的他,刚刚在延安干部学院结束授课,一路从上海浦东机场风尘仆仆赶往无锡。然而,无锡市区的严重堵车,给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论坛开幕在即。
在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等待,或无奈地通知主办方“抱歉堵在路上”时,严介和做出了一个让随行人员意外的决定:他果断推开车门,在路边拦下一辆摩托车,在众人的注视中绝尘而去,直奔会场。
当他在对话环节匆匆赶到,风尘仆仆却目光坚定地出现在会场时,他践行的正是太平洋建设那句朴素的信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他眼中,对承诺的信守,远比固守所谓的“身份”和“排场”重要得多。
![]()
临时“交警”:在困境中,做那个点亮火把的人
关于“主动解决问题”的精神,另一次在从西柏坡返回石家庄的山路上,得到了更极致的体现。
蜿蜒的山路上,一场严重的堵车让长长的车流寸步难行。司机们或无奈等待,或打牌消遣,仿佛已接受了“堵上一天一夜”的命运。
就在这片停滞与焦灼中,严介和再次站了出来。他带领三名高管,逆着车流走向堵点源头。在发现等待交警无望后,他做出了一个更令人吃惊的决定:“我们来疏通!”
于是,这位世界500强的掌舵者,化身临时“交警”。他带头在有限的空间里指挥车辆挪移,缩短车间距。面对配合的司机,他指挥若定;面对不理解的司机,他晓之以理;面对极个别顽固的司机,他甚至亲自上车调整车位。
在他的感召和指挥下,凝固的车流开始一段段“蠕动”。当道路最终恢复畅通的那一刻,所有受益的司机都用鸣笛的方式,向这位临时“交警”献上最朴素的敬意与感谢。
柔韧圆通的智慧:利他,才是最高级的利己
这两个故事,不仅是趣谈,更是严介和商业哲学与人格魅力的缩影。他常说:“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应该是可大可小、柔韧圆通的。”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流的企业家,永远是百分百主动的人。他们拥有无处不在的服务意识和敢于吃苦吃亏的利他精神。主动疏通道路,看似与商业无关,却恰恰是这种思维的极致体现——只有利他,才能最终利己;成就他人,才能最终成就自己。
如今,严介和依然奔波在各大谈判现场与论坛之间,他身体力行的那句“跟我走吧,天不亮就出发”,以及“摩托赴会”与“山路疏堵”的故事,早已成为太平洋建设企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提醒着每一位创业者与管理者:前路或许有渡轮上的浓雾,或许有城市与山路的堵车,但只要精神不滑坡,保持那份主动破局的“柔韧”与“圆通”,就没有无法通行的路,也没有无法克服的难关。真正的成功,就藏在这份于困境中点亮火把、主动担当的勇气与智慧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