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里云对象存储的收费标准:别只看表面价格二、客户的误区:只看容量没算“流量账”三、行业标准方案:合理分层与生命周期管理四、客户最大顾虑:中国区外流量计费和跨地域灾备五、实际经验:省钱不是死抠价格,而要盯住业务模型六、尾声:避坑建议与真实数据参考
阿里云对象存储OSS的收费标准看似便宜,但实际费用包含多个隐性开销,如流量、API请求以及数据取回等,客户往往忽视这一点,导致账单剧增。建议在选择存储类型时,分析数据的访问比例,避免只追求低存储单价。一些行业内的最佳实践是采用生命周期管理,将对象按热度分层存储,以规避额外费用。此外,对于跨地域操作的流量费用,企业应谨慎评估,避免因同步和镜像复制带来的账单暴涨。总体而言,省钱的关键在于关注真实的业务模型,而非单一的价格折扣。
更多优惠信息请咨询:https://www.invcloud.cn/yunyouhui/?p=wy&a=lyr&u=1&t=20250827105632&r=9014
说到阿里云对象存储OSS,最让客户头疼的一点其实不是存储单价,而是怎么“省钱”。平时我和新零售、医疗、在线教育的客户交流,发现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去研究“标准存储”的那个数字——¥0.12/GB/月,或者“低频储存”按¥0.075/GB/月划算。但真实世界里,这个价格远远不是最终账单上你要付的钱。既有存储容量费用,还得考虑流量、API请求次数、数据取回等各种隐形开销。2025年政策下,部分城市还根据数据分发地额外附加费用,不同地域间的带宽计费标准又不同。不少朋友其实在“跨区域访问”上栽了跟头,原以为进了阿里云的同一平台就能畅通无阻,结果账单猛涨。甚至曾有某家头部电商企业,因没算清楚镜像回源产生的流量费用,月度峰值直接暴涨4倍。
计费项
标准存储
低频存储
归档存储
存储容量
¥0.12/GB/月
¥0.075/GB/月
¥0.03/GB/月
公网下行流量(中国内地)
¥0.40/GB(前1TB)
PUT/COPY/POST
¥0.005/千次
GET
¥0.003/万次
冷归档取回费
¥0.08/GB
¥0.15/GB
(数据为阿里云2025年价格,具体依据阿里云官网计费文档整理。)
我遇到过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他们一开始就被“低频存储”按GB的价格吸引,直接全量迁移历史冷数据,却忽略了业务场景经常需要回查部分老记录。最终,“数据取回”加“API请求”这两项,反倒让节省的钱全部被吃掉了。其实,阿里云的OSS适用于备份归档、冷存储的场景时,一定要分析数据冷、热、温的访问比例。每天只查几条还好说,如果业务模型本身决定数据被频繁访问,那一定不能一味追求“超低价”存储类型。
行业大公司基本默认的做法,是结合阿里云的“生命周期管理”策略,把对象按实际访问热度分层管理。比如某头部直播平台,大量直播回看视频通过策略三天热存在标准LRS,超期自动转低频,30天再自动流转冷归档。一来规避了API取回费猛增的问题,二来也不会因为操作麻烦压住业务团队的灵活性。国内金融、医疗行业,包括我见到的几家医院上云项目(需要配合乾坤云一体机做合规),都非常重视数据的“冷温热全生命周期”,不单割裂某一个环节去压低单价。
2024年国家数据流动政策趋严,同时很多制造业、汽车头部企业上云都把“全球多活架构”当刚需。客户的最大顾虑是:阿里云中国区流量便宜,出了境就一下子涨两三倍(近年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公网流量费直接¥1.3/GB—¥2.0/GB)。尤其做海外业务的企业,一不小心就可能在多活同步、镜像复制上账单翻车。这个问题,今年不少公司开始把跨域灾备和数据同步流量单独核算,甚至限制对象生命周期自动迁移出中国区,尽量用低带宽、异步方式定时同步,而不随业务频繁访问。这种做法也得到主流云管理政策的认可,比如多家保险、大零售、汽车项目验收都要求有“带宽费用预测模型”。
在协助几家A股上市互联网公司过程中,我反思最深的一点是:单纯从价格入手,几乎都不省钱,尤其当媒体、广告、教育领域海量小文件操作密集时,API的计费分分钟能逆袭主力。比如图片分发业务,有同事就是靠配置CDN做流量劈分,把OSS下行流量降到极小,最后发现节省最多的竟然不是“存储”,而是绑定CDN的“带宽包/流量包”。每次遇到预算卡脖子的客户,最忌的就是让他们只去反复谈“价格折扣”,而是强调“按访问模式组合策略”:大文件归档,小文件压缩包批量同步,冷热分层,搭配生命周期策略+带宽监控工具,这一套下来,账单波动降到最低。
如果拉一组典型账单明细(单位:月),你会发现,流量费用和API请求费用经常能达到存储容量的30~50%。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个案例(企业级客户基础用量):
费用项
占本月账单比例
存储容量
43%
公网流量
37%
API请求
15%
取回费用
5%
所以说,关于阿里云对象存储省钱的重点——别光盯单价,多做生命周期管理、流量预测,站在真实业务场景下做组合。这句话,用阿里云对象存储多年的业内大公司基本都默默认同,毕竟谁也不想在年底收到账单时掉链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