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2025,电商不再只是渠道之一,而是成了悬在传统酒商头顶的一把刀。
各大平台疯狂加码“即时零售”,打法越来越凶,补贴越来越狠,供应链越扎越深——而白酒,这个曾经靠人情、关系和地段吃饭的行当,正在经历一场无声却残酷的渠道革命。
![]()
你还在店里等客上门?年轻人已经手指一点,30分钟内酒送到家。
你还在靠信息差赚差价?平台直接补贴到“批发价倒挂”。
这不是抢生意,这是换赛道。
一、价格战只是表象,真正崩塌的是线下信任逻辑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电商白酒价格再次击穿底线。
飞天茅台线下零售约1900元/瓶,线上补贴后1700元到手;
五粮液普五批发价840元/瓶,线上直接干到769元。
这还只是明面的数字,背后更狠的是:线下渠道的定价权正在被架空。
传统酒商靠的是什么?区域控价、节前囤货、旺季释放。
可现在呢?终端不敢拿货,经销商不敢压仓,价格倒挂成为常态。
以前中秋前名酒价格必涨,今年?纹丝不动,节后还可能继续跌。
当线上价格比你的进货价还低,消费者凭什么还走进你的店?
二、美团的“保真体系”,是补刀,也是新规则建立

9月24日,美团闪购联合十大白酒品牌,推出“全链路保真体系”。
表面看,是在解决线上买酒“真伪”痛点;
实际上,是在建立即时零售的酒水新秩序。
从前你担心真假,现在人家售前实拍、配送扣锁、售后“假一赔十”。
从前你觉得线下更靠谱,现在平台用技术和信用背书,把“靠谱”标准化了。
当“真酒”不再依赖老板的人品和你的眼力,线下烟酒店的核心竞争力还剩什么?
三、即时零售不是渠道,是“开瓶现场”的迁移

为什么酒企纷纷拥抱美团、京东、饿了么?
不是因为线上销量已经碾压线下,而是因为:
即时零售抓的是“即饮场景”,是真实动销,是开瓶的那一瞬间。
年轻人聚会临时想喝茅台?点个外卖。
家庭聚餐酒不够?半小时送到。
这些原本属于餐馆、烟酒店的开瓶场景,正被即时零售大规模截流。
这不是“多一个卖酒渠道”的问题,是“喝酒的现场”被整体迁移到线上。
酒企不跟,就会丢失新一代消费者;跟了,就要面对线下渠道的反弹与价格体系的崩塌。
四、洗牌在所难免,但绝不是终点

有人说:“再这样下去,烟酒店要倒一半。”
这不是危言耸听。
当价格没优势、信任没壁垒、便利性被碾压,传统酒商靠什么活?人情?老客?地段?
在平台的算法和流量面前,这些曾经的优势正快速贬值。
但洗牌之后,不是终局。
线上不可能通吃一切,线下也不会彻底死亡。
只是活下来的,必须是能重新找到“存在价值”的店:
也许是做深度服务,也许是做体验空间,也许是做圈层运营。
总之,不能再只做“搬箱子的中间商”。
五、行业需要的不是抵制线上,是重建线下价值

一味骂平台“扰乱价格”、抱怨消费者“没有忠诚度”,没有意义。
这就像出租车骂滴滴,商场骂淘宝——趋势不跟你讲感情。
![]()
白酒行业真正要面对的,不是“线上线下谁干掉谁”,而是:
在即时满足成为常态的时代,线下终端该如何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
是继续守着价差思维等客上门?
还是转型成为体验中心、社交据点、定制服务平台?
这场变革,早已不是“要不要变”,而是“不变就出局”。
没有永恒的渠道,只有永恒的用户需求
线上对线下的冲击,不是暂时的“阵痛”,而是结构性的“重构”。
价格战会缓和,保真会成为标配,但消费者对“更快、更真、更便宜”的追求,不会倒退。
未来能活下去的酒商,不是那些抵制线上的人,而是那些能在线下创造出“线上给不了的体验”的人。
这不仅是酒的战争,是所有传统零售业的一面镜子!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无法辨别具体出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