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被西方捧上天的"圣女",如今成了他们最想让闭嘴的人

0
分享至

这两天,一张关于格蕾塔·通贝里的照片在网上疯传。



照片里,这个曾经满脸怒火、对着联合国大佬们喊出“How dare you!”的小姑娘,眼神里没了过去的戾气,多了一丝疲惫和坚定。她和一群志愿者,坐在一艘开往加沙的援助船上,身后是茫茫大海。

然后,故事就朝着一个好莱坞大片的方向狂奔而去了。

船队被以色列军舰拦截,志愿者们被逮捕。接着,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开始满天飞。有传言说,通贝里在狱中遭到了“羞辱和虐待”,说以军士兵“揪着她的头发殴打她,逼她爬行、亲吻以色列国旗”,甚至“被迫裹上以色列国旗,像奖杯一样展示”。



以色列那边当然是暴跳如雷,说这全是“无耻谎言”,是博人眼球的“Pallywood”(巴勒斯坦的好莱坞,讽刺其善于摆拍卖惨)。

真相到底如何?在铺天盖地的舆论战里,可能永远是个谜。

但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根本不在于那艘船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在于,通贝里,这个曾经的“西方好女儿”,怎么就跑去干了一件让整个西方都下不来台的事?

01 从“圣女”到“逆女”

咱们先得搞明白,通贝里,她到底是个什么人?

在咱们很多人印象里,她就是个“环保公主”。2018年,一个15岁的瑞典小姑娘,不去上学,每周五都跑到瑞典议会门口,举个小牌子,上面写着“为气候罢课”。

这事儿,搁咱们这,估计早被家长拎着耳朵拽回学校了。但在西方那种政治正确的氛围里,这简直就是天降的“圣女贞德”。



你想啊,她的形象太完美了:

年轻:代表着未来和希望,对成年人的世界有天然的道德制高点。

白人:政治正确,但又没有触及到敏感的种族问题。

女性:符合女权主义的叙事。

环保议题:这是一个“普世价值”,在当时看来,几乎没有争议。骂谁都行,你总不能骂地球吧?

形象有特点:两条麻花辫,一张充满愤怒和焦虑的脸,极具辨识度。



于是,在各路NGO和媒体的精心包装下,通贝里坐着火箭,成了全球偶像。她在达沃斯论坛上怒斥各路精英,在联合国大会上质问各国领导人,还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她成了西方世界的一面旗帜,一个道德图腾。尤其是在特朗普当政的那几年,她就是欧洲白左手里,用来敲打那个不信气候变化、退出《巴黎协定》的美国“红脖子”总统的,最好用的一根棍子。

特朗普怎么评价她来着?他不止一次地嘲讽这个小姑娘:“她就是一个麻烦制造者,她有愤怒管理问题。我觉得她应该去看医生。如果你观察过她,就会发现,作为一个年轻人,她怒气冲冲,简直疯了……”

在当时,特朗普的这番话被西方主流媒体视为粗鲁、无情的霸凌。而通贝里越是“愤怒”,就越显得特朗普“不可理喻”。她成了反特朗普阵营最完美的道德武器。

那时候的通贝里,是西方的“好女儿”。她说的每一句话,都精准地挠在西方主流社会的“痒处”。她控诉,她愤怒,但她的矛头,始终对准的是一个模糊的、非人格化的敌人——“气候变化”,以及那些“不作为的政客”。

这种抗议,是安全的,是可控的,甚至是有益的。它能安抚西方民众的负罪感(你看,我们也在关心地球),能给政客们提供表演的舞台,还能顺便打压一下那些不听话的“异类”(比如特朗普)。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好女儿”,有一天会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家人”。

转折点,就发生在去年10月7日之后。

当以色列开始对加沙进行无差别轰炸时,通贝里开始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举起了“与加沙站在一起”(Stand with Gaza)的牌子。

这一下,捅了马蜂窝了。

在西方,环保是“大善”,但巴以问题,是“大忌”。你可以批评以色列政府,但一旦你的言行被贴上“反犹”的标签,那基本就等于社会性死亡。



德国的“星期五未来”(Fridays for Future)组织,也就是通贝里发起的那个环保运动的德国分部,立刻就和她划清了界限,说她“反犹”。各种过去的赞助商、支持者,也纷纷沉默。

从那一刻起,通贝里就从一个所有人都可以拥抱的“环保少女”,变成了一个必须小心翼翼保持距离的“麻烦制造者”。

但她似乎并没打算就此收手,反而越走越远,直到登上了那艘开往加沙的船,彻底从一个“好女儿”,变成了一个让整个家族都感到难堪的“逆女”。

为什么?一个聪明的、被精心打造的偶像,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自毁前程”的选择?

唯一的解释是,这个小姑娘,可能真的信了她自己过去喊的那些口号。当她发现,她过去所信奉的“人权”、“正义”,在现实面前,有着两套截然不同的标准时,她过去那个非黑即白的世界观,崩塌了。

而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幻灭,往往会催生出最彻底的革命者。

02 一艘驶向“道德禁区”的船

现在,咱们再回来看那艘船。

这支由40多艘渔船、游艇组成的“全球坚韧船队”,本身就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行为艺术”。它的目的,从来就不是真的以为靠这几十条小船,就能冲破以色列海军的封锁,把物资送到加沙。



那是不可能的。

它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被逮捕”。

它就是要用一种最极端、最直观的方式,向全世界直播一出荒诞剧:一群来自西方的和平主义者,仅仅因为想给被围困的平民送去一点食物和药品,就在国际公域上,被一个由美国全力支持的国家,用武力拦截并逮捕。

这出戏里,每一个角色都至关重要。

  • 志愿者们: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医生、记者、议员,他们用自己的国籍和身份,构成了一道“人肉盾牌”。以色列可以炸巴勒斯坦人,但要动这些来自欧美国家的白人,就得掂量掂量。
  • 通贝里:她是这出戏的“女主角”。她自带全球流量,她的出现,保证了这件事绝不可能被媒体忽视。她是收视率的保证。
  • 意大利军舰:这是戏里的“丑角”。一开始宣称要“护航”,结果一看到以色列军舰就脚底抹油。它的“秒怂”,完美地演绎了西方世界在以色列面前的软弱和虚伪。它让本国的民众都感到羞耻,直接引发了全国大罢工。
  • 以色列:这是戏里的“大反派”。无论它怎么做,它都输了。它要是放行,那海上封锁就成了笑话;它要是拦截,就正好掉进了对方的陷阱,坐实了“蛮横”、“残暴”的形象。特别是那些关于“虐待”通贝里的传闻,不管真假,在舆论上,都像病毒一样传播,对以色列的国际形象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整件事,就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议题设置”。它成功地把全球的目光,从复杂的哈以冲突,聚焦到了一个极其简单、极其具有冲击力的问题上:为什么给快饿死的人送吃的,会成为一种罪?

这个问题,是任何一个有人类基本良知的人,都无法回避的。

而通贝里在被释放后,在雅典发表的演讲,更是把这把火烧得更旺。

她的话,句句都像刀子:

“我们目睹着一场现场直播的种族灭绝,未来没有人能说我们不知道。”——这是在控诉所有沉默的旁观者。

“我们的领导人,所谓的领导人,他们什么都没有做。”——这是直接打脸西方各国政府。

“我永远无法理解,人类怎么会如此邪恶。”——这是在发出天问,质问人性的底线。

你看,通贝里和她的团队,非常聪明。



她们知道,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能定义问题,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她们没有去纠缠于“谁先开第一枪”的历史旧账,而是用一次“自杀式”的冲锋,创造了一个无法辩驳的道德困境,把以色列和它背后的整个西方世界,都架在了火上烤。

03 “双标”:西方道德的阿喀琉斯之踵

通贝里的这次“叛逆”,之所以威力这么大,就是因为它精准地戳中了西方世界最致命的软肋——“双重标准”。

这几年,咱们听西方政客说的最多的词是什么?“人权”“自由”“民主”“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在乌克兰问题上,他们说得那叫一个义正言辞。俄罗斯是“侵略者”,乌克兰是在“为自由和主权而战”。于是,几千亿美金的武器和援助,源源不断地送过去。任何一点对俄罗斯的同情,都会被斥为“为独裁者张目”。

但镜头一转,到了巴勒斯坦。

面对7万多被杀的平民(其中绝大多数是妇女儿童),面对被夷为平地的城市和嗷嗷待哺的婴儿,他们集体失语了。

援助的船队,被他们的盟友在公海上拦截。

他们的“好女儿”,因为说了几句真话,就被打成“反犹分子”。

武器,倒是没停。只不过,这次是送给那个正在制造杀戮的一方。

这种赤裸裸的双标,就像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每一个曾经对“西方价值”抱有幻想的人脸上。它让西方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撕裂。

就在前段时间,我们看到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西班牙、爱尔兰、挪威,这三个欧洲国家,顶着美国和以色列的巨大压力,联合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是西方世界内部良知与利益激烈博弈的结果。

它说明,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已经无法忍受自己政府的虚伪。

9月23日凌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上,法国、摩纳哥、比利时、卢森堡、马耳他、安道尔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至此,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而“五常”中只剩美国未承认巴勒斯坦国。



通贝里的行为,就像一个催化剂,加速了这个撕裂的过程。她就像那个童话里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她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她让欧洲的年轻人看到,他们所受的教育,和他们政府的所作所为,是完全脱节的。

所以,我们看到,欧洲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那些年轻人,那些曾经和通贝里一起为气候变化而奔走的人,现在和她一起,为巴勒斯坦呐喊。

他们抗议的,不仅仅是以色列的暴行,更是自己政府的虚伪和麻木。他们发现,那个一直在全世界扮演“教师爷”的西方,自己的道德根基,已经烂掉了。

西方的道德高塔,不是被外部的敌人推倒的,而是被内部的“双标”白蚁,从根基处,一点点蛀空的。

04 新的“哈马斯”,和一场永不结束的战争

聊到这,我们必须触及一个更深层次的悲剧。

即便通贝里们引发了全球海啸般的舆论,即便法国们承认了巴勒斯坦国,即便西方政府在民众压力下,假惺惺地批评几句以色列,但加沙的悲剧,会结束吗?

短期内,可能会。在巨大的国际压力下,停火协议也许会达成。

但长远看,我非常悲观。

因为,这场冲突的根源,从来就不是哈马斯。

哈马斯是什么?它是一个军事组织,但它更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在绝望和屈辱的土壤里,长出来的毒草。

以色列和美国,可以用最先进的武器,把加沙地道里的每一个哈马斯成员都找出来,消灭掉。

但他们能消灭掉那种被占领、被封锁、被羞辱的感觉吗?

他们能消灭掉一个孩子,眼睁睁看着自己父母被炸死时,心中燃起的仇恨吗?

他们能消灭掉一代人,从出生起就看不到任何希望,活得不像人样的绝望吗?

不能。



只要占领和压迫还在,只要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还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那么,即便哈马斯消失了,明天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哈马斯”,一个新的“阿克萨烈士旅”。

他们会打着新的旗号,用新的方式,继续战斗下去。

因为对于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来说,抵抗,是他证明自己存在的唯一方式。

以暴制暴,只会让这片“应许之地”,变成一个永恒的“诅咒之地”。

而通贝里的转变,恰恰象征着西方年轻一代的觉醒。

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他们能看到没有被主流媒体过滤掉的、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真实画面。

他们从小被灌输“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所以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有的生命,就比另一些生命,更高贵。

05 结尾

我们今天再回头看通贝里,这个曾经被我们嘲笑的"环保少女",说实话,她肯定不完美。

她的很多行为,依然带着表演的痕迹。

特朗普骂她"该去看医生""是个麻烦制造者",这话也不能说全错。

但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有些事儿,就是需要这样一位"麻烦制造者"。

当所有人都在装睡的时候,你得有人敢站出来掀被子。

当所有大国都在算计利益、搞平衡的时候,你得有人敢说:去他妈的平衡,人都快饿死了。

通贝里这次干的事,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不敢干。

人家有军队,有石油,有钱,但就是惜命、不敢。

一个没权没势的二十出头小姑娘,一艘船、一张嘴,把加沙的现实和以色列的虚伪,撕了个稀巴烂。



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她用的恰恰是西方从小教给她的那套东西——"人生而平等""要有同理心""要为弱者发声"。

结果她真信了,真干了,反倒成了"叛徒"。

这说明什么?说明西方那些漂亮话,从一开始就不是用来信的,是用来说的。

是用来教训别人的工具,不是用来约束自己的准则。

至于加沙的问题会不会解决,巴勒斯坦人会不会有未来,说实话,我不乐观。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靠道义运转的,它靠的是实力和利益。

通贝里的船,冲不破以色列的封锁线;她的演讲,也改变不了华盛顿的决策。

但至少,她让全世界看到了,那件皇帝的新衣,到底有多破。

而这,可能已经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极限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男子苦恼:独身表姐进ICU,医疗费无底洞?

上海男子苦恼:独身表姐进ICU,医疗费无底洞?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4 22:00:04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扭转!网传曾医生或被降职,网友们留言声援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扭转!网传曾医生或被降职,网友们留言声援

火山诗话
2025-11-12 18:12:41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装修秀
2025-11-13 11:50:03
啃老!王楚钦采访调侃37岁马龙:珍惜问你的机会!龙队哈哈大笑

啃老!王楚钦采访调侃37岁马龙:珍惜问你的机会!龙队哈哈大笑

818体育
2025-11-14 22:04:44
王欣瑜亮相全运会即制造双蛋惨案,网友:张帅为何意外消失了?

王欣瑜亮相全运会即制造双蛋惨案,网友:张帅为何意外消失了?

网球之家
2025-11-14 22:42:45
19岁男子KTV上班,三名女孩来喝酒,男子下体过度使用成永久创伤

19岁男子KTV上班,三名女孩来喝酒,男子下体过度使用成永久创伤

丫头舫
2025-09-22 20:39:00
女子参加婚礼穿包臀裙和黑丝,抢了新娘风头:新郎都不好意思了

女子参加婚礼穿包臀裙和黑丝,抢了新娘风头:新郎都不好意思了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1-05 09:11:11
2.7万亿电诈大佬的佘智江:给老乡发红包时,妙瓦底有人正被关水牢

2.7万亿电诈大佬的佘智江:给老乡发红包时,妙瓦底有人正被关水牢

热风追逐者
2025-11-14 09:54:50
西安发布重要通告!禁止!

西安发布重要通告!禁止!

91.6陕西交通广播
2025-11-14 11:22:50
世预赛:2-0大冷门,世界第133掀翻世界第64,倒数第一掀翻领头羊

世预赛:2-0大冷门,世界第133掀翻世界第64,倒数第一掀翻领头羊

侧身凌空斩
2025-11-14 12:14:48
纳指小幅收涨 科技股涨跌互现

纳指小幅收涨 科技股涨跌互现

财联社
2025-11-15 05:01:35
萨巴伦卡在2025WTA总决赛失利后,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棘手难题

萨巴伦卡在2025WTA总决赛失利后,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棘手难题

衔春信
2025-11-15 05:38:13
杭州保姆纵火案通灵实录:通灵人与被害人交流,得知朱小贞真实死因

杭州保姆纵火案通灵实录:通灵人与被害人交流,得知朱小贞真实死因

可儿故事汇
2024-08-29 12:50:53
法媒称,中国官媒竟然以破口大骂的方式赤膊上阵

法媒称,中国官媒竟然以破口大骂的方式赤膊上阵

忠于法纪
2025-11-14 09:23:36
孙俪发文为14岁儿子庆生,邓超边看边哭,“看一半看不清了”

孙俪发文为14岁儿子庆生,邓超边看边哭,“看一半看不清了”

极目新闻
2025-11-13 17:52:07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诗意世界
2025-11-11 10:42:51
2-0,24岁乌鲁诺夫无敌双响炮,世界第55完胜埃及,萨拉赫哑火

2-0,24岁乌鲁诺夫无敌双响炮,世界第55完胜埃及,萨拉赫哑火

侧身凌空斩
2025-11-15 01:52:46
湖南人民医院汤淑珍,她是最后的赢家吗?

湖南人民医院汤淑珍,她是最后的赢家吗?

平老师666
2025-11-14 22:46:44
云南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原部长刘道精接受审查调查

云南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原部长刘道精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5-11-14 18:33:04
2025-11-15 06:24:49
禾法思考 incentive-icons
禾法思考
我们相信,在信息洪流中,最稀缺的不是数据,而是思考;最珍贵的不是观点,而是逻辑。
47文章数 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亲子
家居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