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航天中心医院建院于1958年,是一所学科完备、功能完善、医教研协调发展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教学医院、北京市海淀区区域医疗中心、海淀区西南部医联体理事长单位,是国家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北京市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医院承担着三级医院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同时承担着国家部委、航天及国防军工系统、中央企业的医疗保障任务。
![]()
医院实施科教兴院、协同发展的医院发展战略,学科特色鲜明,技术优势突出。形成了介入诊疗、微创外科、再生医学、急危重症救治、健康管理五大技术优势,相关专业技术水平业内领先。医院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形成了航天医学、医工结合科技创新特色,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宇航科学院、国家载人航天实验项目及试验舱搭载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设有通用技术航天医学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航天医学中心,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航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力。医院同时承担着北京大学临床教学任务20余年,教学成绩名列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前列。
![]()
作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重要载体,药品与物资的高效流转始终是运营核心痛点之一。新正源送药机器人搭载先进的导航系统和智能调度算法,如同拥有“超级大脑”,能自主规划最优路径穿梭于病房、药房之间。其运行轨迹犹如精密编织的网络覆盖全院区,每日处理海量配送任务却井然有序。新正源送药机器人的引入,宛如为这座医疗堡垒注入了智慧化的新鲜血液,开启医疗服务升级的新纪元。
![]()
清晨七点的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中心药房已是一片繁忙。但与传统场景不同,此刻穿梭在药架间的并非只有药剂师匆忙的身影,还有新正源药品配送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接收指令,精药品配送到医院的每个角落。
药品配送的“智慧革命”
在中心药房控制室,电子看板实时跳动着全院药品需求。当医生在HIS系统(医院核心信息管理系统)下达处方指令后,系统如同“中枢神经”瞬间激活流程:自动分拣设备按药品规格分类打包,新正源送药机器人则通过物联网接收配送坐标。它们沿着规划路径穿梭于走廊与电梯间,将药品运送至指定科室。医护人员仅需在终端通过人脸、密码、扫码、掌静脉等验证方式,即可开启机器人货仓完成药品的交接。
![]()
导诊台前的“数字向导”
而在门诊大厅的导诊台旁,另一类机器人同样引人注目。新正源导诊机器人配备的交互屏幕前,患者家属正语音询问:“骨科门诊怎么走?”机器人即刻调取3D院区地图,闪烁的箭头在屏幕上标注出最优路径。对于高血压诊室位置、医保政策咨询等高频问题,它能实现毫秒级响应,堪比“行走的医院百科”。
当夜幕降临,最后一台送药机器人返回充电桩,它的传感器记录显示:今日配送药品87批次,服务23个科室,0差错。而在门诊大厅,导诊机器人仍在守夜,屏幕闪烁着“随时为您服务”的温暖字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