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海波
首发 |公众号云海观星
【云海观星】—— 云海无界看天下,观星有方新视界。财经·互联网·AI·科技,做您数字时代的引路人。点击关注不迷路
今年国庆节,“鸡排哥”成了最忙的人。
忙到什么程度?
“央视网”报道,10月3号晚上,已经10点了,暮色沉重,忙碌的人们都已经回家休息了,即使是出来游玩的人,也已经散场,可是鸡排哥,还在工作。
正准备收摊回家,却被一群人簇拥着,要求合影拍照。
即使是买一块6块钱的鸡排,顾客依然高喊着,“鸡排哥别走,求你了,能和我合个影吗?”
虽然累到瘫软,鸡排哥还是尽量满足顾客的要求。
![]()
可就是拍照,他原本是主角,却在众人的拥簇之下,一度被挤到了墙边。
在满足了多位顾客的合影要求后,“鸡排哥”好不容易挣脱了包围,无奈地表示:“何必要那样挤啊,我真搞不懂了,我挤在那个地方,是一点空气都没有了,我人都要窒息掉了。本来拍照是非常顺利的,但是就非要这样挤,我说话都说不出来了。”
很难想象,一个那么有耐心、那么诙谐幽默有文采的一个摊主,被“整疯”到几乎要自闭!
鸡排哥的走红,既离不开自身对这份工作的坚持和对顾客的热情,也离不开网络自媒体的宣传。
正因为有人将其风趣幽默的碎碎念和夸张的表情发到了网上,一时间被热议,上了热搜。
于是,很多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人们想要的或许不是一块6块钱的鸡排,而是一睹鸡排哥的风采。
一个街边小摊,能够如此情绪饱满而又“喋喋不休”的讲述着手中的事,一块鸡排,好像是一部话剧,恰好击中了现代年轻人的审美G点。
只不过,互联网发展二十多年,我们一直沉迷在造神再推神的循环里,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活着走出这个魔咒。
我此前多次表达过这种观点,包括曾经红极一时的马云,雷军,甚至是董明珠。
这些人,是商界奇才,也是网络民声,行走的IP,在互联网上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如今,又有几个人能够全身而退呢?
就说最近的雷军,年度演讲依然激情澎湃,金句频出,可是风评早已经变了。
评论区清一色的质疑,甚至有人将雷军的演讲技巧,表达成“雷氏营销学”,还有人调侃,雷军的“方程式”演讲,已经没有新鲜感了。
还有前阵子被人们热议的“战狼”吴京,很多人对他当年的作品和台词重新审议,网络开始掀起对他的“讨伐”。
当年“吃爱国饭”多香,如今的名声就有多“臭”……
其实,吴京还是那个吴京,他只是放大了爱国主义的情绪,但是骨子里的硬汉情怀,从来都没有变。
同样的,雷军并没有变,马云也没有变——至少在网络上的形象和人设,还是当年的模样。
但是,网民的心态早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家不喜欢或许曝光自我情绪的网红,更讨厌真情流露的名人。
![]()
所以,被流量反噬,就成了网络名人很难逃脱的紧箍咒。
普通人成名很难,但是塌房却很容易,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许就够了。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一些普通人的故事被迅速放大,成为舆论焦点。刚开始的时候,所有人蜂拥而至,各种赞美。
可是随着人们的审美疲劳,或者当事人另一面被发现,网友们就一边倒的想去“推神”。
因“情绪价值饱满”而火爆出圈的鸡排哥,或许是这个长假的“最忙主理人”,但他出圈的背后,也藏着巨大的危机。
就像我们开头所言,忙碌了一天的鸡排哥,本来应该早点回去休息。可是却被人拉着拍照,做表演,为了这些千里之外跑来蹭流量的人,能够更近的看到鸡排哥,然后蹭到流量。
6块钱的鸡排,本身没有什么价值,毕竟,预制菜能给人什么惊艳感呢?
![]()
但是,如果买鸡排还能和名人加班,和名人斗智斗勇,这本身就注定是一场灾难。
鸡排哥,从一个农村走出来,靠着随时可能被城管没收的流动车,一做就是好几年。
他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家族的托举,更没有闪耀的光环。唯一一个政府送给的名气,还是帮忙做推荐。
无论是千里赴江西的网友,还是高调推举鸡排哥的文旅,都把鸡排哥当做了情绪的宣泄口。
文旅部门需要鸡排哥的流量,重新唤醒公众对于景德镇的记忆,提高景德镇的名气和曝光量。
网友那么远过去,显然不单是为了一块鸡排,更多的还是情绪价值和猎奇,也有很多网红过去,拿着设备怼着鸡排哥的脸直播。
在一则采访视频中看到,一大群人把鸡排哥围了个水泄不通,每个人都想握手,都要合影。
仅仅是吃上鸡排哥的一块鸡排,至少需要等待3小时以上……
太魔幻了。
只不过这场泼天的流量盛宴,能够持续多久?这场失去理性的围观,又能带来多大的价值?
流量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该适可而止,尤其是官媒,更应该克制。
平台和媒体出于流量考虑,往往将他们推上“神坛”,过度包装、刻意渲染。
可是,热度来的有多猛,去的就有多迅速。一切违背事物发展原理的热搜,注定是一场短暂的狂欢。
当公众的新鲜感过了,网络的注意力转移,所有的造神游戏,都将成为泡沫。当初捧得有多高,日后摔得就有多惨。
而一旦当事人出现一些瑕疵,甚至有一些做的不完美的地方,就会被拿出来无限放大,成为流量反噬的原体。
所以,放过鸡排哥吧,倘若能将蜂拥而至的围观,转变成细水长流的打卡点,甚至是文化的符号,才应该是大家该做的事。
从忙出痛苦面具,到被挤到“窒息”,一系列场景让不少网友捏了把汗,纷纷喊话“请大家理性一些”“让他休息一会吧”。
![]()
这也反映出鸡排哥当下的窘况,以及理性网友们得担忧。
真正地爱他,赞扬他,就该让其能够更加自如的做他擅长的事,比如做好一块鸡排,而不是成为一个演员。
我们需要精神偶像,支持任何勤劳致富的普通人,但我们不需要造神。
鸡排哥的故事很正能量,很鼓舞人,成了这个国庆节最美的风景,但是请不要再玩造神、再推神的游戏。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仅做分享使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做分享交流,无任何商业目的和行为,如有不妥联系删除。云海观星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