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通过国机集团的实践,讲解了中央企业如何聚焦产业板块众多、业务交易频繁、资金量巨大的业务特点,通过数智化转型、对标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国机集团通过全球司库建设,建立全球账户、资金结算、票据管理资金预算、融资担保、外汇风险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跨越100+个国家的业务统管分治,帮助企业完成资金精细化管理。
对标世界一流
吹响央企集团资金管理转型号角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历史可追溯至新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作为中国机械工业规模最大、业务链最完善、研发能力最强的综合性装备工业集团,集团业务涵盖高端重型装备、农林地质装备、纺织装备等八大板块,涉及机械、能源、交通、汽车、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机械工业百强首位。
 ![]()
目前,国机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360余个驻外机构,拥有28家二级企业、12家上市公司及近12万名员工,形成了覆盖研发、制造、工程与服务全产业链的国际化运营体系,进一步彰显了其作为高端装备制造和全球工程服务领军企业的综合实力。
2022年,一场关于财务管理变革的浪潮在中央企业中悄然兴起。这一年,国资委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吹响了央企资金管理数智化、集约化转型的号角。
从战略落地看,国机集团依据《财务管理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亟需优化资金配置、活用金融工具、强化资金管理、提升运作效率,为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风控层面,构建覆盖全级次企业的风控体系,平衡资金收益与风险,也成为当务之急;管理上,为实现司核报一体化,集团需强化总部职责,发挥规模效应,提升服务成员单位的质效;对于数智化转型,搭建全面穿透、业财深度融合的信息系统,也将驱动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升级,更是实现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基于以上需求,国机集团提出了“123456”司库体系建设规划,即锚定1个核心目标,搭建境内外2大平台,明确价值引擎、智能导航、风险雷达3大定位,锻造资金运营、资源配置、决策风控、产业金融运作4大能力,落实组织职责、制度流程等5项保障,实现层级、业财等6层融通,从而全力构建世界一流的全球数字化司库精品工程,为集团长期价值实现筑牢资金管理基石。
 ![]()
国机集团“123456”全球数智化司库精品工程,
着眼世界一流新境界
面对这一重大战略工程,他们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开展合作伙伴遴选工作。经过多轮技术验证、方案比选与综合评估,用友凭借在企业数智化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丰富的司库系统的领先实践,以及对国资央企管理需求的精准把握,脱颖而出,成为国机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基于用友 BIP,携手建设契合国机业务特色,且“智能友好、穿透可视、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司库信息系统,为集团财务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全面攻坚
国机集团司库建设之路
作为财务数智化转型的关键突破口,国机集团高度重视司库平台建设,从组织保障到业务层面都进行了积极调整,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例如,在集团顶层,成立了以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任常务副组长的司库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从战略高度统筹规划司库建设方向;同步组建由分管领导挂帅的司库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组,聚焦技术落地与系统搭建;此外,集结总部部门、财务公司及各板块骨干力量,成立司库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团队,确保执行层面高效推进。
同时,各层级企业积极响应,“一把手”亲自挂帅,成立司库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压实主体责任;财务与信息化负责人牵头组建司库信息系统建设团队,精准对接集团要求,实现组织架构纵向贯通、横向协同,为司库体系建设提供全方位组织保障。
尽管方向明确,但项目组在初期仍面临不小挑战。由于集团下属单位众多、业务分布广,资金分散于不同板块,以至于难以统一调度。更严重的是,原有系统庞杂、标准不一,外围与自建系统交错,形成大量数据孤岛,极大增加了系统整合和国产化适配的难度,成为司库建设路上的“拦路虎”。
为此,国机集团携手用友,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在两年多攻坚历程中,凭借系统化顶层设计与创新实践,一步步突破管理、技术等多重瓶颈,摸索出了实战方法论。
例如,在顶层设计层面,项目组坚持“高位谋划、深入规划”,以司库系统为核心,统筹规划数据治理、流程再造与系统升级,实现管理架构与技术架构的协同演进。
执行层面则采取“高效统筹、全员参与”模式,组建覆盖全级次企业的千人专业团队,通过“集团军作战”攻克技术难关。同时,他们强化资源保障,累计开展几十次UAT 测试与上线培训,编制57个操作手册、29 个培训课件等,确保各层级人员快速掌握系统应用。
针对资金管理分散难题,项目组创新采用“前后分离、重点突出”策略,优先打通结算渠道,统一境内外资金管理标准,建立全流程动态管控机制,实现资金业务从分散运营向集中管控的转变。
而系统建设坚持“功能全面、广泛兼容”原则,既确保账户管理、融资结算等标准模块的高效稳定,又结合集团业务特色定制开发个性化功能,构建全链条风险管理体系,并实现与多系统的无缝集成,形成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司库系统架构。
在技术创新领域,项目组践行“自主可靠、技术创新”理念,力争打造业内首个全栈国产化司库系统,同步通过等保、密评双重认证,并开发智能预警、数据分析等智慧应用模块,坚持走自主可控技术路线。
国机集团财务部部长王谟卫曾指出,司库体系建设是革新资金管理、推动财务数智化转型的关键工程。历经两年多攻坚,集团司库体系已收获阶段性成果。这些实践正为国央企深化管理变革、释放数智化效能提供重要借鉴,创造更大价值!
价值引领
国机集团司库覆盖11大核心场景
目前,国机集团司库系统全面覆盖账户、结算、融资等11大核心场景,运行成果亮眼。
从使用效果层面看,截至2024年7月,多项核心指标实现跨越式突破:账户管理效能显著提升,账户数量较历史峰值减少近40%;境内银行账户直联率达87%,境外账户可视率达94%;资金集中管理成效突出,境内全口径资金集中度提升8%,可归集资金集中度提高14%。
结算体系也实现质的飞跃,系统结算率攀升至91%,19 家境内银行通过司库系统统一结算,日均处理资金超25亿元、业务量达5000笔;融资成本显著下降,较2021年末降低70个BP,降幅达20%,有效节约财务支出。
此外,风险管理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预警,通过搭建智能监控模型实现业务全流程动态监测。而数据应用成果也相对丰硕,66个监测模型与3类综合报表,实时呈现账户、结算、融资等核心业务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支撑。
而从价值来看,国机集团的司库平台建设初步完成了资金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其创造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首先,国机集团实现了“五个统一”——统一系统、统一结算通道、统一银行管理、统一审批规则、统一数据管理。
其次,国机集团通过“六个贯通”打造了司核报一体化。具体来说,在层级贯通上,一套司库系统贯穿集团全层级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升了全集团管理的集约性;系统贯通方面,打通司库、核算、报表、业务等系统,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内外贯通实现境内与境外资金的联通,促进全球资金的集中与高效运作;数据贯通统一数据标准,对各企业数据信息进行动态监测,让资金等信息数据一目了然;业财贯通以资金管理视角为主,实现端到端的高效融合,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生态贯通则实现与上下游企业在产融投方面的打通,打造协同发展的产业链生态。
第三,在应用层面,国机集团推进了“五全”应用——全级次、 全功能、全体量、 全过程、全周期,在央企内部也是极为罕见的。
第四,为保障资金安全,国机集团建成了由人员角色准入、不相容岗位分离、分层设置复核权限等构成的资金安全“五道防线”。
更重要的是,国机司库建设更在理念、管理等层面产生了强大的牵引效应,如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世界一流财务体系建设深入人心,激发各级企业主动参与变革;如强化总部集中管控,深化业财融合与数据贯通,带动一体化管控平台和数据中台建设;如以“一网一云一池”为目标,构建国产化云平台,实现跨系统数据集成与安全防护升级,为集团数智化转型筑牢根基。
总而言之,国机集团打造的司库建设方案契合中国企业特色,为央企财务管理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范例!
一场重构管理范式的
央企变革突围
国机集团的司库体系建设,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管理范式的重构与战略思维的跃迁。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执行,从技术创新到生态贯通,其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央企资金管理领域树起了一面标杆旗帜。
未来已来,变革不止。国机集团的实践再次证明:唯有将战略定力、创新活力与执行合力熔铸一体,方能在不确定性中锚定确定性,在全球化浪潮中赢得主动权。这不仅是国机集团的破局之道,更是中国央企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的必由之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