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了!当我摩旅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的三省观景台,第一眼的印象竟然是“不修边幅”,如果想抄近路,完全就跟日常所见的砂石堆成的乡村小道没啥区别。随后在湍湍不息的车流中发现,本来能直达景区的通道已经被管理方刻意用洒水车横在中间,阻止私家车自由出入。跟路口的水果摊主交流一番得知,这种行为主要就是为了限流,因为一旦放开,没几分钟景区里的人和车就能把游客们自己堵成“狗”。而在这个咨询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他卖的小西瓜只要两块一个,大点的五块,因为刚好有点口渴,就拣了个小的,并让老板切几刀准备直接吃掉。
![]()
小西瓜有点出人意料的甜,但因为有黑籽黄籽白籽共存,刚开始还一度让我怀疑是不是打了“甜蜜素”,后来想想应该不太可能,毕竟两块钱一个的东西,谁会花那力气去逐一打针?当时坐在路边的空摊位上吃西瓜,看到附近长着不少看上去相当可爱的不到一元硬币大小的“小小西瓜”,就凑过去观察起来。接着又兴致勃勃地询问旁边摊主家的小孩:“能吃吗?”摊主和孩子都很客气,拒绝了我递过去的西瓜,并告诉我这东西有毒,叫什么什么,可能是当地的土叫法吧,所以当时没听懂。
![]()
![]()
因为这玩意儿的茎叶上都长着威风凛凛的长刺,所以辨识度还是挺高的,通过万能的网络稍加查询便知,它应该是“刺天茄”,是种毒性与药用价值并存的神奇植物。刺天茄是茄科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包含“刺天茄(原变种)”与“弯柄刺天茄(变种)”两种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常常生长于林下、路边、荒地,在干燥灌丛中有时成片生长。刺天茄的果实未成熟时,表面会呈现出如西瓜皮般的独特花纹,吸引无数路人驻足采摘,等果实成熟后,这些诱人的花纹便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金黄色的外观。
![]()
![]()
而在民间,它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野颠茄、牛茄子、红癫茄、大丁茄、小颠茄、天茄子、假茄子等。让我意外的是,千万别被其可爱的长相给骗了,参考相关资料:“其全株含有生物碱类化合物(如龙葵碱、茄碱),误食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痛、头痛、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呼吸困难或昏迷。”另外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即使只是汁液溅到身上、口腔或眼中,也可能造成损害。误食后,中毒症状会迅速出现,如烦躁不安、瞳孔散大等,严重者甚至可能休克或致命。”所以如果你带着孩子出游,在陌生城市或者野外看到它们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哦!
![]()
图文原创: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关注和赞赏,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欢迎有正义感的网友读者看见“盗版”向内容平台举报和投诉。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务,欢迎洽谈,附赠所有拍摄素材。
![]()
有趣的是,虽然称不上“七步之内必有解药”,但刺天茄的根却具有显著的活血散瘀、麻醉止痛和镇咳平喘功效。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慢性咳嗽痰喘、胃脘痛等多种病症。甚至连果实的毒素,也可用于治疗龋齿!当然,这玩意儿有点邪门,跟我一样对它不了解的人还是尽量远离吧,就算药用,肯定也需要提前处理过的,自己擅用无异于“以身试毒”。
![]()
需要注意的是,刺天茄的生命力似乎很强,在很多没有专人打理的马刺路边和野地里都有生长,而且数量往往还不小,大家在出来旅游的时候还是很有必要上点心的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