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12日,上海战役正式打响,三野在渡江之后终于遇到了难缠的对手。
当时上海的情况非常复杂,美、英都有军舰停在黄埔江上,随时可能武装干涉。且上海是经济重心,组织决定不使用重武器,以免影响接管后的生活及一系列工作。
所以,这一战犹如“瓷器店里打老鼠”,三野进攻时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自身付出比较大的伤亡。
我之受限,敌之猖狂,负责防御月浦一线的国民党52军军长刘玉章倒因为果,觉得是己部战斗力强才杀伤了解放军,因而到处吹嘘“月浦大捷”。
国民党内部也配合着他宣传,以至于很多人都误解了双方的真实战绩。
那么,此战的双方伤亡究竟如何?52军又是否打出了远超其同泽的战绩呢?
![]()
一、第六大主力
刘玉章之所以敢那样放肆吹嘘,本钱来自于其麾下的52军,该部号称国民党阵营的第六大主力,即新1军、新6军、第5军、18军、74军之后就属他最强。事实上,解放战争中52军确实也有两下子。
早在1946年,刘玉章就率52军25师出关对阵东北民主联军,于摩天岭、凤凰城都给我方造成过很大的麻烦。
辽沈战役中,刘玉章本要跟随廖耀湘西进,但他看出此去多半会被歼灭,遂通过卫立煌的关系,获准驻守营口,随时准备从海路逃跑。
没过多久,廖耀湘兵团被东北野战军吃掉,随后东总调集七纵、八纵、九纵、长江支队、辽南独二师等部进攻营口,准备彻底封闭东北国军的逃生之路。
![]()
如此形势给刘玉章造成很大压力,他一面呼叫海军增援,一面组织兵力积极防御。利用解放军的松懈心理,他竟接连打出四次反击,每次都有不小的战果。
最能体现该部战斗力的一次,是刘玉章趁着东野9纵25师立足未稳发起突袭,攻破了9纵25师师部,抢去许多重要文件,俘走上千人。
后东野意识到这是个难缠的对手,暂时撤下去准备积蓄力量再攻,碰巧国民党接应的海军赶到,刘玉章连忙率部从水路逃走,52军1万余人由营口窜至葫芦岛,再赶往南方。
国民政府派往东北十余个军,只有52军成建制撤离,在一片大溃败时其还能打出几个小胜利,因而得到国民党阵营一致高看,称52军为“第六大主力”。
蒋介石也很激动,武器装备、人事调动都优先为52军补充,随后还将上海的防御重点月浦、杨行一带交由52军。
![]()
二、艰难的城市攻防战
月浦北接长江,东临吴淞,水网密布视野开阔,天然形成易守难攻之势。
原先被日本侵占之时,日寇就已修建众多坚固堡垒,刘玉章抵达后,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利用坟包、树林、草堆等一切可利用的物件修筑工事,构成一个全方位的火力网。
在整体布局上,刘玉章表现出孤注一掷的态度,以子母堡群为主干,每座钢筋混凝土碉堡内安置重型机枪与火焰喷射装置,同时协调海军、空军提供火力支援。
为逼迫士兵与阵地共存亡,他决定在战斗打响后就将官兵反锁在钢筋水泥牢笼内,仅留出瞄准射击的狭窄孔隙,迫使所有人都必须放弃任何撤退念头。
据后来幸存士兵的证词,战前刘玉章当众处决了18名表现怯懦的军官,可见其有多疯狂。而进攻的三野指战员对此毫不知情,还因假情报产生了误判。
![]()
负责主攻的是三野第10兵团29军87师260团,最开始从情报中获悉月浦守军为国民党123军,想着这种新兵占据大比例的部队战斗力不强,因此都认为局势不会太困难。
但是在进军途中,260团从外围阵地的一名俘虏排长口中得知,真正要面对的敌人是52军,且月浦的碉堡全部用钢筋水泥浇筑,墙壁厚度甚至达到1.2米,即便是火炮也难以撼动。
此变数让260团代团长梅永熙很惊讶,连忙上报师部,希望能根据实情做出调整,可得到的回复是连夜挖交通壕靠近敌方碉堡,显然准备按原计划进攻。
梅永熙只好带人连夜作业,天亮前将交通壕挖至敌碉堡70米左右。在这个距离,我军终于能够看清敌人的碉堡群,那些碉堡建得很低,上面又长满青草,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布满坟包的坟场。
有精干人员悄悄过去俘虏敌潜伏哨,这才知道那碉堡群周围还设有各种壕沟、绊脚坑和铁丝网,会极大迟滞我军的进攻速度。
![]()
上级当然也明白敌不会轻易放弃核心阵地,就调来了259团、261团协同作战。
进攻命令发起后,三个团由三个不同的方向猛打猛冲,由于敌人的火力太猛,我军攻势一度受挫,突击队员一批接一批地倒在尖锐的鹿砦与密布的竹签阵中。
同时国民党的海军和空中也在发力,阵地上一片火海,甚至260团的指挥所都被炸掉了。梅永熙再也坐不住,持枪冲到第一线指挥、参战。
凭借着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即便我方伤亡惨重,还是一个接一个拿下敌火力点。战斗至14日,260团突入了敌核心防线,只是自己也仅剩120余人。
29军首长看到战报非常痛心,准备让260团撤下来休整,梅永熙却在电话中嘶吼:我们还能打!就算全死在这里也要为解放上海打开月浦大门!
![]()
上级见此不再要求260团下火线,只是他们的情况也难以再进行大战,主攻就改由259团来进行。
5月15日黎明前,259团团长胡文杰亲自带队杀入月浦街区腹地,在激烈的巷战中不幸被弹片击中胸部,成为整个上海战役中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
团长的死,让259团全体指战员悲愤交加,子弹拼命倾泻在敌人身上,很快52军残存的阵地也要坚持不住了。
刘玉章一看实在打不过,马上发挥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让21军接替防守任务,他自己则带领52军残部仓皇向吴淞口方向逃窜。
在撤退过程中,52军丢弃大量伤员与重装备,甚至强行征用民船逃亡,跟刘玉章后来吹嘘的“井然有序”完全不搭边。而被他当成替死鬼的21军,没能在月浦坚持住一天。
![]()
从战役的大局来讲,月浦之战确实是延缓了三野的进攻节奏,但加速了国民党整体防线的崩溃。陈老总评价过:“敌人主动将部队调出市区,正好方便我们瓮中捉鳖!”
事实也是如此,52军在外围的顽固抵抗吸引到三野主力在此展开决战,意外地使市区避免重武器破坏,最终保全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完整肌理与历史风貌。
而刘玉章所谓的“月浦大捷歼敌八千”更是充满了水分,整个上海战役解放军一共牺牲7000余人,其中2000多人是牺牲于月浦。
刘玉章52军自身伤亡则是上万,无论是战斗目的还是战略目的,其都没能达到,所谓“大捷”更多是出自宣传目的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