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庆假期刚刚结束,一组旅游市场的对比数据引发热议:一边是喀纳斯景区的接驳车人满为患,堪比北京早高峰地铁;赛里木湖突降冰雹却毫无预警,游客直呼在5A级景区“花钱买罪受”。
2. 另一边,鄂西的小县城、山西的古村落等非热门目的地搜索量飙升300%,连当地菜市场都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新晋“网红地标”。
3.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股“小众风潮”不仅席卷国内,还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有人专程前往贵州凯里拍摄非遗银饰制作过程,有人奔赴江西宜春入住山间民宿,只为沉浸式感受自然山水。
![]()
4. 明明拥有“国家最高等级景区”的金字招牌,为何众多5A景区客流下滑、口碑崩塌?而这些过去默默无闻的小地方,又是如何悄然俘获国内外游客的心?
5. 实际上,这场文旅格局的重塑早已埋下伏笔。2018年,西安邀请张一鸣担任科技顾问,原计划借助抖音为兵马俑、华清池引流,结果意外带火了大唐不夜城,使其热度远超传统5A景点。
6. 到了2023年,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节、天水麻辣烫接连出圈,这些原本与“旅游名城”无关的城市轮番登上热搜榜单,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
7. 今年国庆期间,“哪里人少”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暴涨200%,县级市和冷门小镇迅速走红,反观近四年入选Top100的5A景区品牌指数,整体下降超过一半。
8. 这并非游客不再向往壮丽山河,而是许多5A景区将自身优势消耗殆尽,把一手好牌打得支离破碎。
9. 游客苏苏特意错峰出行,满怀期待地奔赴被誉为“北疆明珠”的喀纳斯,渴望体验原始静谧之美,刚抵达就被汹涌人流裹挟进接驳车队伍,那种推搡感让她瞬间联想到北京地铁早高峰的窒息场面。
![]()
10. 后来前往赛里木湖时,突如其来的冰雹没有任何广播或提示,游客只能凭运气寻找遮蔽处避雨,安全措施几乎空白。
11. 更让人心寒的是景区内层出不穷的“隐形消费”。小茗购买了价值百余元的门票进入某5A级大峡谷景区,却发现所谓的主景观仅是一条可踩水的小溪流,真正开阔的水域全被围栏封锁,用于开展水上摩托、划船等收费项目。
12. 看着他人在碧波上畅快驰骋,自己只能围着浅滩打转,最终因“既然来了就试试”的心理妥协,额外支出200多元,事后她无奈感叹:“感觉自己就是被精心设计好的收割对象。”
![]()
13. 比二次收费更让人反感的是“套娃式”层层加码。庐山曾因此陷入舆论风波,业内测算显示,若想完整游览庐山所有核心景点,总花费接近1500元。
14. 为什么5A景区越来越敢于设置多重收费?早在2018年,国家出台“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政策后,依赖单一门票收入的盈利模式便难以为继。
15. 以峨眉山为例,2023至2024年间,其游山票务与索道业务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交通建设及智慧化升级带来的成本增速。
![]()
16. 面对旅游业强劲复苏的趋势——2024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与消费总额双双刷新历史纪录——各大5A景区急于分羹,纷纷启动大规模基建工程。
17. 黄山斥资3亿元打造国际会展中心,峨眉山投入50亿元规划建设“国际灯彩度假区”,然而一番折腾之后,换来的却是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场景。
18. 无论是在海南热带海岸还是东北林海雪原,景区中都能看到造型雷同的网红小火车;下山必经之路几乎都有《印象XX》《山水XX》类实景演出;商业街售卖的商品清一色为烤鱿鱼、臭豆腐、烤冷面,口味也趋于一致。
19. 计划品尝地道海南风味的娟姐倍感失望,本想尝试椰子鸡和清补凉,却发现小吃街摊主多为东北籍,连本地特色的海南粉都带着浓重的东北调味风格。
![]()
20.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景区内充斥的“土味美学”。小茗在某大峡谷景区绕过险峻岩壁后,迎面撞见一片荧光粉的Hello Kitty蹦床占据视觉中心。
21. 没走几步,又出现成排的大黄鸭游船,色彩刺眼、设计粗糙,她忍不住吐槽:“这审美冲击太强,差点闪瞎眼睛。”
22. 类似的声音在网络上广泛存在:有人去无锡拈花湾寻求禅意宁静,却被塔身插满艳俗假花的装饰气得转身离开;有人探访婺源古村,却被造型怪异的稻草人惊到怀疑审美标准。
![]()
23. 除了“贵”与“俗”,5A景区的各种“运营套路”也让游客望而却步。阿玲前往福建土楼参观时发现,从下车点到土楼外墙实际仅200米,但景区刻意修建了一条长达近1公里的商业步行街,迫使游客必须穿行其间才能到达检票口。
24. 艰难进入土楼内部后,又被商拍摄影师团团围住拉客,甚至有人为争夺20元拍摄费当众争吵,原本期待的“世外桃源”体验瞬间破灭,只剩下逃离的冲动。
25. 即便能避开上述种种陷阱,“人挤人”的极端拥挤仍足以劝退大多数旅行者。今年五一期间,全国游客接待量排名前50的5A景区,平均每家每日接待深度游客达10.9万人次。阿玲回忆起在华山陡峭栈道排队三小时等候索道的经历,至今仍心有余悸,“想起来腿还在发抖”。
![]()
26. 相比之下,那些悄然兴起的小众目的地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它们或许缺乏完善的旅游配套,却凭借“真实感”与“独特性”赢得人心。
27. 阿玲曾在鄂西一座小县城有过一次难忘经历:晚上九点抵达高铁站时无法叫到网约车,一位出租车司机主动停车让她上车,并告知“这是今晚最后一班了”。
28. 她起初担心遭遇宰客,结果下车计价仅50多元,比平台预估价低了近20%。
![]()
29. 事后她才了解到,由于当地出行需求稀少,多数出租车司机不愿接入平台抽成,夜间也很少前往车站候客,自己恰好幸运搭上了末班车。
30. 小众地标的走红,有时源于偶然的文化共振。山西的古建筑群长期未受关注,却因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而一夜成名,不少玩家专程前往实地打卡游戏中还原的真实场景。
31. 贵州凯里与千户苗寨则依靠短视频平台传播原生态生活画面走红:身着民族服饰的长者、清晨袅袅升起的炊烟、匠人手工锻打银饰的过程……这些未经修饰的真实片段,比标准化布景更具感染力。
![]()
32. 甚至连“逛菜市场”也成为新兴旅行方式。游客兔子两次云南之行感受迥异:毕业时跟团游玉龙雪山与丽江古城,全程走马观花、疲惫不堪。
33. 如今她选择直奔本地集市,采购马桑花、杜鹃花、新鲜野生菌,带回民宿亲手烹饪,一日两餐不重样。“这种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节奏,远比打卡景点更能抚慰心灵。”
34. 更值得警惕的是,5A景区真正的竞争者已不再局限于同类旅游景区。
![]()
35. 近十年来,音乐节逐渐成为年轻人首选的“新型旅游形态”。2013年至2023年,迷笛音乐节票价上涨2.7倍,成都仙人掌音乐节单日全价票一度逼近千元大关,即便如此,2023年全国落地的音乐节数量仍高达560场,创下历史新高。
36. 年轻人为何愿意为一场音乐节买单?因为在喧嚣现场与志同道合者合唱、共舞、释放情绪,所获得的情感共鸣远超5A景区机械化的“拍照打卡”。
37. 这种高度个性化的沉浸体验,正是当代旅行者内心真正渴求的东西。
![]()
38. 归根结底,旅游的本质从来不是“刷了多少个5A景区”,而是“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放松方式”。
39. 5A景区并非没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九寨沟的碧水、张家界的奇峰,这些世界级自然资源依旧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值得人们专程前往“朝圣”。
![]()
40. 但如果继续坚持“圈地收钱”“复制粘贴”的陈旧思维,忽视服务品质与文化内涵,终将被时代淘汰。
41. 而小众目的地的崛起,则为中国文旅行业敲响警钟:唯有真诚的服务态度、独特的文化表达、保留真实的地域特色,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42. 展望未来,中国的文化旅游或将不再依赖“5A评级”作为唯一背书,而是由一个个有温度、有故事、有个性的地方,共同实现从“吸引国内游客”到“征服全球旅人”的深层跨越。!5A景区客流大幅下降,小众地凭啥吸引全球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