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都能浮起来,你这蜜蜡 假的 吧?就这还2000多?”
“ 不懂了吧,我这叫清水漂! 这是高货才有的特征 ! ”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一句,中国人确实是多,所以就有了好些个乐子人和乐子事儿。
比如上面那段对话,就很有说服力。对于一些沉醉于土法辨真假的文玩人,老盘已经躺平了,确实劝不住,也就不多烦人了,爱咋咋地吧。
咱们今天那就聊一聊,蜜蜡中的所谓高货——“清水漂蜜蜡”。
![]()
啥叫清水漂?就是说 你找一杯水,然后把蜜蜡丢进去,它自己能浮起来 。
![]()
有人就问了,这有啥特殊的,能漂漂呗,又不是沙尘暴,搞啥里个儿楞的?
你还别说,这里边儿,真有些门道。
![]()
因为不算很久以前,曾有一个很朴素的,鉴别蜜蜡真假标准的方法,叫“饱和盐水”漂浮法。
![]()
就是说,你找杯水,往里倒盐,然后一直倒到盐在水里再也化不开的情况,这就得到了一杯饱和盐水。
![]()
然后呢,你再把蜜蜡丢进去,观察实验对象的变化。
如果是真蜜蜡,丢在饱和盐水中,它会飘起来。而如果是清水的话,蜜蜡则会沉。
![]()
这个方法一听就知道,这是利用 饱和盐水、清水之间的密度不同,来检测的一种方法。
![]()
这法子一度还是挺有市场的,直到后来发现,真蜡也不是所有的都漂,而造假的奸商们,又学会了控制密度的方式……
所以这些年,这招委实是没啥人用了,大家都是 一张证书解千愁 。
![]()
那么问题来了……
清水漂蜜蜡, 按老话说,这都假的不行了 ,那为什么还会被大家认可,甚至被追捧呢?
![]()
答案就是,蜜蜡中存在一种密度较低的品种:白蜡。
![]()
首先,我们知道,蜜蜡这个东西,是有白有黄。约定俗成的叫法,管白的叫蜡,黄的叫蜜。
![]()
蜡质的含量高低,很大程度上,跟蜜蜡的品质好坏,是成正比的。
而同样是一块蜜蜡,蜡比蜜,密度更低。
![]()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懂了什么……
没错,白蜡这种,整个就是由白色的蜡质构成,恨不得一点黄色都没有的蜜蜡, 它密度就是比一般的蜜蜡低,就是跟普通的妖艳……妖孽白花不一样。
![]()
所以,这种蜜蜡,是真货,是高货,也真他娘的能在清水里飘着。
![]()
这么有性格的特点,数量还少,成为一个梗在蜜蜡圈混个名头,不奇怪。
这种蜜蜡跟正常蜜蜡比,感受到的最大的区别,就是 手感上差了点儿 。
![]()
很多入手过清水漂的玩友都表示说,这玩儿其实有点“酥”,脆性大,上手发飘。
这个,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它密度低么对不对……
![]()
但密度低也并不是没好处,蜜蜡这玩儿来自于松柏科植物,所以就跟妹子似的自带体香。
蜜蜡盘玩“手搓留香”。在这方面来说,密度低,孔隙就大,气味相对就更容易散发。
![]()
合情合理,逻辑通顺。
所以,清水漂蜜蜡,理论上确实具备着,鉴别蜜蜡品质高低的可行性。
但实际上来说,其实……也真没有太大的作用。
![]()
因为蜜蜡的高端货品其实有很多种,而能否“清水漂”也不是辨别白蜡的唯一标准。
蜜蜡有杂怎么办,中间有泡怎么办?不同地区水的密度不一致怎么说?
![]()
万一就是密度低的假货呢?
所以说这些个土法子吧,听一听,当个乐子就行。
较真起来,意义真的不大。
你还听说过哪些蜜蜡的好玩事儿,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