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三点多,青岛黄岛区万达广场的一家餐厅里,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正和女朋友吃饭,突然冲进来三个穿警服的人,二话不说就给他戴上了手铐,旁边的人都愣住了,女孩吓得筷子掉在地上,嘴里还嚼着面条,警察说他们是来找拐卖未成年人的嫌疑人,系统比对照片后认定的就是他。
那女孩看着真小,估摸着十三四岁,警察没问她是谁,也没掏证件,上去就拽人,小伙子急得直嚷,说这是他女朋友,不是走丢的孩子,他一再说自己没干坏事,可警察一句也不听,更糟的是,他之前三次没接那个陌生号码,还顺手拉黑了,这下警察更觉得他心虚,认定他是故意躲着不接警局的电话。
![]()
问题出在系统上,家长报了失踪女孩的照片,系统一看脸型跟这女孩太像,就自动把和她一起出现的男人标成可疑对象,警察看到推送,没再核实,直接去抓人,他们没问两人是不是情侣,没查身份证,也没想想这女孩到底是不是真未成年,系统判断错了,人也没多想,结果闹了个大乌龙。
几分钟后,店长把监控调出来,清楚拍到两人牵着手进店,点了餐,吃了饭,全程都在,警察这才反应过来搞错了,当场道了歉,把铐子打开,灰溜溜走了,可围观的人没散,有人拍了视频传到网上,还有人替那小伙子说话,他要求留下监控,怕以后再被冤枉,店员也傻了,说从来没见过这种事,饭都没吃完就被打断了。
![]()
这事让人心里堵得慌,当众戴手铐不是小事儿,就算事后道个歉,那股子屈辱感也消不掉,现在人一看到陌生号码,第一反应就是挂掉或者拉黑,因为骗子实在太多,警察却把这当成可疑行为,这逻辑太简单了,去年杭州也出过一回,一个穿校服的女孩被认成走失儿童,也是人脸识别出错,一年里碰上两回,说明不是运气差,是系统和流程本身就有问题。
公安系统最近推了个反诈专线,可老百姓哪分得清哪个电话是真办案的,哪个是骗钱的,没人教怎么认真警察,也没个办法提前核对身份,有些地方还用AI摄像头满街扫,一看“异常”就报警,可什么叫异常,谁说了算,没人讲得明白,这次的事里,那对情侣是线上点餐,不用登记身份,餐厅也不查身份证,正好给了误判可乘之机。
事情过去了,警察道了歉,人也放了,可大家不关心这误会能不能被原谅,只担心下次轮到自己怎么办,算法越来越厉害,可它没法替人做判断,连个身份都不核对,光靠一张脸就抓人,谁还敢出门,技术该是帮手,不该是推责任的借口,这事没下文,没追责,也没人说要改,就像一阵风刮过,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再吹回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