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孩子总揉眼睛、晃眼睛是玩电子产品累着了,没想到查出来是眼球震颤。” 家住杭州的陈女士最近提起这事仍有些自责 —— 6 岁的儿子近一个月总说 “看东西有点晃”,偶尔眼睛会不受控地 “抖一下”,她以为是网课看多了疲劳,直到孩子开始歪着头看绘本,才赶紧带去医院检查。
生活里不少人都有过类似误解:眼睛偶尔 “抖动”,第一反应是 “累着了”“近视了”,揉一揉、歇一歇就好。可有时这不起眼的 “抖动”,可能是眼球震颤在发出信号,尤其容易被忽视的是孩子和中老年人群。
![]()
到底什么是眼球震颤?其实就是眼球不受控制地、有规律地摆动,可能是左右晃、上下动,甚至是旋转着抖,不像疲劳时偶尔的 “眼皮跳” 或 “眨眼频繁”,它往往持续存在,还可能伴随看东西模糊、走路容易晃、习惯歪头看物等情况。比如有些孩子看动画片时总凑得很近,还会不自觉歪着脑袋,家长以为是 “调皮” 或 “近视”,其实可能是眼球震颤导致视野不稳定,孩子在通过歪头调整视物角度。
成年人也容易掉以轻心。32 岁的程序员小吴前段时间总觉得 “看屏幕时字在晃”,眼睛偶尔会 “抖一下”,他以为是加班多了眼疲劳,买了眼药水滴了半个月没好转,反而出现看东西重影。去医院检查才知道,他的眼球震颤是后天因长期用眼过度、眼压异常引发的,再拖可能影响视神经。
![]()
为什么大家总把眼球震颤和疲劳弄混?因为两者初期症状有点像:都可能出现眼睛酸胀、看物模糊。但只要留意两个细节就能区分:如果是疲劳,歇 1-2 天、少看屏幕后会明显好转;而眼球震颤的 “抖动” 会反复出现,甚至越来越频繁,还可能伴随 “看东西跟着晃”“不敢快速转头” 等情况。
要是发现这些信号,别忙着自己判断,先去眼科做基础检查 —— 医生会通过视力测试、眼位检查、眼底检查,看看震颤的类型和原因。大多数眼球震颤早发现、早干预,比如通过视觉训练改善视物稳定性,或佩戴特殊眼镜调整视野,就能减少对生活的影响。像陈女士的儿子,现在每天做 15 分钟视觉训练,歪头看物的习惯已经改了不少,看绘本时也不用凑那么近了。
![]()
最后要提醒的是:眼睛是很 “敏感” 的器官,偶尔疲劳没问题,但如果出现莫名 “抖动” 且持续不缓解,别总想着 “忍忍就好”。把 “抖动” 当疲劳,反而可能错过调整的好时机 —— 毕竟,分清信号、及时就医,才是对眼睛最实在的保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