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文中姓名均为化名,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非新闻资讯内容!内容来源于真实事件加以改编,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
部分图片非案件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2023年夏天的一个清晨,终南山深处的一座简陋木屋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弯腰从小溪中舀水。
突然,三个身着黑色中山装的陌生人出现在他面前。
"胡老,终于找到您了!"为首的中年男子恭敬地说道,"我奉上级的命令,恳求您出山帮忙,华夏危矣!"
老人冷笑一声:"危什么,我已经是一个即将入土的老头,用不着了啊!"
"四十九桩困龙局,非您出山不可!"中年男子语气凝重地说着,拿出一张地图,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红圈圈,有些悲哀地补充道:"已经建成41所了,还有6所正在建造中!"
老人接过地图,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厉声道:"欺我中华无人?走,出山!"
1.
老人名叫胡天师,原是龙虎山第64代张天师的弟子,14岁就拜入张天师门下,至今仍是处子之身。
他沉浸道法多年,颇有所成,八十年代末期被招录进749局,专门负责维护中华龙脉安全,抵御外来邪魔侵犯。
几年前,胡天师因为与上级意见不合而愤然离开749局,隐居终南山。如今,他被这突如其来的访客唤醒了尘封已久的使命感。
来人名叫杨本新,原是个气功师,在胡天师的点拨下开始钻研中华玄学,某种程度上算是胡天师的学生。
杨本新带来的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男的叫曾小山,是唐代风水先生曾文辿的后人;女的叫陆玉,从小研究周易,如今开了一家颇有名气的玄学公司。
四人来到西安一处宾馆,杨本新向胡天师详细汇报了情况:"日本人近年来在中国大肆修建学校,表面上是为了文化交流,实则暗藏玄机。
小曾首先发现了'四十九桩困龙局'的端倪,我们已经向上级汇报,他们也开始重视此事。"
"四十九桩困龙局?"胡天师皱眉问道。
曾小山解释道:"这是一种极其阴毒的风水局,用49个关键点来困住龙脉,使一方水土失去生机。我们调查发现,日本在中国20多个省份修建的学校和企业,恰好处在风水要地上。而且他们的建筑地基都打得很深,就像钉子一样..."
胡天师摆摆手,转向杨本新:"上头怎么说?"
"上头的意思是,不能破坏中日友好关系,但必须破局。"杨本新回答,"首先要找到他们的'龙眼',再想办法。"
胡天师盯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圈圈,陷入沉思。中华龙脉总共有三条,分为北龙、中龙与南龙,皆发源于昆仑山。
三条龙脉就像三棵大树,彰显着华夏的生机。根据风水堪舆,龙脉必结龙穴,有福报的人家若葬在龙穴上,后代必出天子,以持续华夏的国运。
龙穴就像树上长出的果子,一旦凋零,就代表一代王朝的衰落。龙穴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年运气象和地理影响会转移。三条龙脉自西往东奔腾入海,而地图上那些红圈圈,就像一张渔网,紧紧把龙脉给困住了。
"前辈,我和小陆分析了一个多月,都找不到龙眼,感觉日本人在下盲棋。"曾小山有些沮丧地说。
胡天师惊诧地问:"其他人呢?都看不出来?"
杨本新低声说:"胡老,我现在才明白,您当年为什么负气出走。您的担心是对的,虽说华夏昌盛了几十年,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强国,可是有些人看不懂,一个劲地和日本合作共同发展,辨不清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他们中的某些人,甚至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出卖我中华的利益,甘愿为他人所用,实在痛心啊!"
胡天师苦笑了一下:"任何时期都有那种人,抗战的时候,还出了几百万的汉奸呢,但也有血性的中华儿女。"
他的目光回到地图上,缓缓说出两个字:"长沙!"
第二天一早,四人乘飞机前往长沙。
在飞机上,曾小山向胡天师介绍了长沙的情况:"日本人在长沙有两处学校,一处在开福区三一大道万煦园写字楼,名称是长沙富士桥日语学校,由日中友好协会的大石庆二先生与留日学者共同创办。另一处在岳麓山后面,是一所全日制的日本人学校,由日本文部科学省认定的为在长日籍子弟提供教育的高等学校。"
到达长沙后,胡天师带领大家来到岳麓山。他在云麓宫祭拜后,站在山顶远眺,突然指着西南方向一处还在建设的大型工地问:"那里是什么地方?"
杨本新打了几个电话后回答:"是日企三菱集团在长沙的工厂,已经修建一年多了,还没有建好。"
胡天师拿出罗盘对照了一下,接着掐指一算,说道:"他们的设计方案上,肯定会有一栋突兀的高楼,是不是?"
杨本新立即联系了当地政府的外事办。一位姓徐的工作人员开车接他们去工地实地查看。在路上,徐主任介绍说:"长沙市与三菱集团之间的合作从2017年就开始了。原先的厂房在星沙那边,后来根据日方要求重新选址,现在的地址就是日本人自己看中的,为了这次合作,还迁移了一个村子。"
胡天师脸色铁青地说:"为了讨日本人欢喜,你们就什么都不顾了?"
徐主任尴尬地笑了笑,拿出手机展示工厂的设计方案。果然,其中有一栋高耸的大楼,顶上还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避雷针,就像一把刺刀。
胡天师叹了口气:"拿刺刀捅老虎的脖子,小日本人这一招够阴的!"
到了工地,保安不让他们进去。
胡天师掐指算了一下,说道:"幸亏及时赶来,今日我恐怕要和“老朋友”见上一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