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公开可查的视频内容与言论记录,“顾秀林反对疫苗”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其在多个场合通过视频、文章等形式,明确表达了对新冠疫苗的反对态度,相关表述具体且具有连贯性。
从流传的视频及文字记录来看,她的反对立场主要围绕三个核心展开。其一,宣称新冠疫苗均为“试验品”,否认其正式批准资质。她在民间会议及短视频中多次表示,“全世界没有一款新冠疫苗获得真正批准”,甚至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谓的“批准”实为“试验用”,认为将“未完成完整实验检测”的疫苗用于全民接种,是“拿人做科学实验”,并质疑“为何不设置未接种对照组验证效果”。这一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我国及全球多国的新冠疫苗均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包括Ⅰ、Ⅱ、Ⅲ期),且通过了药品监管机构的审批,完全符合上市标准。
其二,反对大规模疫苗接种政策,点名质疑相关防疫决策。针对“10亿人接种以建立免疫屏障”的提议,她在微博及视频中公开反驳,称这是“惊天动地的决策,缺乏科学依据与合理程序”,甚至将疫苗接种与“强迫就范”“战争行为”挂钩。同时,她还宣称“普遍接种会伤害比病毒感染更多的人”,无视疫苗在降低重症率、死亡率上的明确科学证据。
其三,将疫苗议题与阴谋论绑定,传播反科学观点。她在言论中构建了“国际医药金三角(世卫组织、制药巨头、无良科学家)操控疫苗”的叙事,甚至将新冠疫苗接种解读为“生物战争的打击手段”,称“疫苗比病毒传染更快、更危险”。此外,她还曾质疑我国疾控系统的独立性,暗示疫苗推广存在“外部操控”痕迹,此类言论已超出正常学术争议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反对言论并非孤立表达。从2021年疫情期间的文章,到2023年、2024年仍在流传的短视频,其反对新冠疫苗的核心观点始终一致,且通过民间会议、自媒体等多种渠道扩散。不过需要明确的是,她的言论存在明显的科学漏洞:例如混淆了“紧急使用授权”与“试验阶段”的概念——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是基于疫情防控需求,且有充分的安全性数据支撑,并非“未经检验的试验品”;同时,全球数亿人次的接种实践已充分验证了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所谓“接种伤害比病毒更严重”并无任何权威数据佐证。
综上,从公开视频及言论来看,顾秀林确实持有明确且坚定的反对新冠疫苗的立场。但需强调的是,其相关观点均已被主流科学界及权威机构驳斥,属于典型的反科学言论,不应作为判断疫苗安全性的依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