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央视栏目首次披露歼-35双构型机型的实机画面,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2
随着涡扇-19发动机的正式应用,该机型整体作战能力迎来跨越式提升。
3
此次由央视公开的技术展示,标志着中美第五代战斗机的竞争格局已从单平台性能对抗升级为全体系化战略博弈。
![]()
4
央视军事频道发布的一段影像资料瞬间点燃国际防务舆论场。
5
视频中,两架歼-35并列停靠于福建舰飞行甲板之上:其中一架配备典型的舰载起落架双轮结构,尾钩收纳舱的接缝清晰可辨;另一架则采用陆基型号标志性的单轮主起落架设计,尾部整流罩平滑流畅,未见任何额外装置。
6
当镜头掠过动力系统喷口区域时,那一圈深黑色锯齿边缘尤为醒目,强烈暗示歼-35A极有可能已换装国产先进涡扇-19推进系统。
7
几乎同步,美国《军事观察杂志》紧急调整封面内容,新标题中的“战略压力”情绪跃然纸上。
![]()
8
当“福特号”仍在反复调试电磁弹射装置之际,中国已实现隐身舰载战斗机与专用高性能发动机的匹配部署。
9
美国海军为使F-35C适应电磁弹射系统,耗费长达八年时间进行磨合,至今仍偶发弹射失败或拦阻索失效等技术问题。
10
而自福建舰下水至歼-35双型号同框亮相,中国仅用不足五年,这一进程背后折射出航空制造、舰艇工程与海军作战体系的高度协同与快速突破。
11
歼-35A的动力选型策略,体现了中国军工领域极具前瞻性的“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发展思路。
![]()
12
在歼-35A初始试飞阶段,搭载的是银白色喷管并带有三角形导流叶片的涡扇-21发动机。
13
当时未直接启用涡扇-19并非受限于技术瓶颈,而是出于对舰载环境极端条件下发动机稳定性的优先考量。
14
去年在渤海湾开展的电磁弹射验证试验提供了有力佐证。
15
彼时歼-35A仍使用涡扇-21,连续执行20天高强度弹射任务,日均完成12次起降循环,全程无一例动力系统故障发生,燃油消耗率甚至比预估值低5%。
![]()
16
航母甲板作业环境极为严苛,高盐雾、高湿度空气可在数小时内侵蚀金属部件,尤其是发动机叶片一旦受损,极易导致灾难性后果。
17
涡扇-21历经多年陆上台架测试,并在真实舰载工况下持续运行三年以上,其可靠性已达可信赖水平,成为支撑歼-35A前期研发和飞行验证的理想选择。
18
先以成熟动力保障飞机平台的气动布局、航电架构及武器集成系统的全面验证,待涡扇-19的海洋防腐改型完全定型后,再实施全面换装,正是这种科学节奏确保了项目高效推进。
19
如今涡扇-19正式投入使用,所带来的性能跃升远超预期。
![]()
20
近期航展期间,业内权威专家透露,涡扇-19的推重比已逼近10级门槛。
21
相较之下,美国F-35C所用F135发动机的推重比仅为8.7。
22
更为关键的是,涡扇-19采用了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并涂覆新型超材料热障涂层,可承受高达1800摄氏度的燃烧室温度。
23
业内共识指出,燃气温度每上升100度,发动机推力即可提升约15%。
![]()
24
此前巴基斯坦空军凭借出口版PL-15E空空导弹成功击落“阵风”战机,核心优势即在于超远射程。
25
如今歼-35A整合涡扇-19强大动力与PL-15导弹的远程打击能力,在未来空战中将占据显著战术主动权。
26
有人提出疑问:为何要同时发展两种版本的歼-35?
27
分别研制舰载型与陆基型,是否会造成资源分散?
28
事实上,这恰恰彰显了中国航空工业“一机多用、精准适配”的战略智慧。
![]()
29
“一机多型”战略解析
30
舰载版歼-35为满足航母短距起降需求,专门设计了更大展弦比的主翼,且具备机翼折叠功能,大幅节省甲板停放空间。
31
陆基版本则无需考虑舰面操作限制,主翼与垂尾尺寸适度缩小,由此显著优化高速飞行特性,从地面滑跑到突破音速的时间较舰载型缩短达20秒。
32
此类差异化设计源于对中国海空军不同使命任务的深刻理解。
33
海军需要的是能在复杂海况下安全起降、有效融入预警指挥体系、守护航母战斗群的空中屏障;空军则更强调快速响应、远程突防与纵深打击能力的“空中利刃”。
![]()
34
双型号共线发展模式不仅共享歼-35的核心隐身设计、有源相控阵雷达与综合电子战系统,还能针对各自战场角色进行针对性强化,相较独立研发两款全新机型,整体研发成本下降超过四成,这也是令美国军工界频频称羡的关键所在。
35
反观美方F-35系列,为兼顾空军常规起降、海军舰载弹射以及陆战队垂直短距起降三大用途,机体结构被迫妥协,最终导致最大飞行速度仅达1.6马赫,明显落后于歼-35的1.8马赫极限速度。
36
值得一提的是,歼-35有一项细节设计赢得广泛赞誉——内置式登机梯。
37
别看这个小部件不起眼,传统舰载机依赖外挂登机梯,每次飞行结束后需地勤人员人工搬运对接,若遇舰体横摇,梯子易倾倒,存在安全隐患。
![]()
38
现在歼-35的伸缩梯集成于机身侧壁内部,飞行员只需拉动手柄即可展开,使用完毕轻推即自动收回,仅此一项改进便使单机出动准备时间减少5分钟。
39
在实战节奏中,这短短五分钟足以让一个八机编队多放飞两架战机,真正诠释了“细节铸就战斗力”的现代战争逻辑。
40
当前最受瞩目的议题是歼-35何时正式服役部队。
41
从央视公布的画面分析,福建舰甲板已标绘出明确的歼-35停机标识,弹射轨道旁的挡焰板角度也已完成相应调整,显然已进入接装准备状态。
![]()
42
更重要的是,沈阳飞机制造厂的脉动式总装生产线目前已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43
该产线引入激光精密焊接与智能铆接机器人系统,过去组装一架歼-35需耗时45天,如今压缩至28天即可交付。
44
按此产能测算,年产量可达36架以上,完全能满足两艘大型航母的舰载机配置需求。
45
歼-35的战略意义,远不止于增添一款新型隐身战斗机。
46
它象征着中国已成功构建起涵盖现代化航母平台、全电推进系统、电磁弹射装置与第五代隐身舰载机的完整远洋作战体系。
![]()
47
过去,美国航母编队之所以敢于频繁进出西太平洋,倚仗的正是F-35C带来的代际压制优势。
48
正如马伟明院士所言,中国国防科技的进步并非依靠投机式的“弯道超车”,而是凭借扎实的技术积淀与系统集成能力实现的“直道加速”。
49
别人用十年走完的路程,我们通过自主创新与跨部门协同,仅用五年便追平甚至局部超越。
50
从歼-15到歼-35,从辽宁舰到福建舰,中国海军用十二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同类力量三十年才走完的发展轨迹。
![]()
51
如今歼-35双型号集体亮相,配合涡扇-19动力系统全面启用,仅仅是一个起点。
52
未来还将出现深度改进型号,以及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协同执行穿透性打击的新战术模式。
53
中美第五代战斗机之间的较量,本质上从来不是单一武器平台的参数对比,而是国家工业基础、技术创新机制与联合作战理念的全方位竞争。
54
歼-35的登场,正推动这场战略博弈进入全新阶段——中国不再被动追随,而是在多个维度开始定义属于自己的技术标准与发展路径。
55
当美国仍在应对F-35机队频发的技术缺陷与维护难题时,中国已在筹划下一代舰载战斗机的技术路线图,这一差距正在悄然扩大。
![]()
56
![]()
5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