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由出生于香港的比利时籍艺术家龙家升创作的潮玩IP Labubu在全球爆火。Labubu的形象设计融合了北欧神话与东方志怪文化,其“丑萌美学”与跨文化共鸣,契合了年轻人的审美与文化需求,成为全球流行的关键。这一IP的成功让香港文创业与有荣焉,然而文创产业的发展并非仅靠艺术创作就能实现,其背后的起承转合自有一段故事要讲。
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国际都市,在当下, 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
风雨兼程的香港文创产业
香港文创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起伏的传奇。在过去几十年间,香港凭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元的文化背景以及开放的市场环境,孕育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创品牌和作品。从我们熟知的经典香港电影《英雄本色》《无间道》系列,到风靡全球的动漫形象麦兜,从精致的珠宝设计品牌周大福、周生生,到独特的建筑风格如由着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山顶凌霄阁,香港文创产业曾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
![]()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香港文创产业也经历了短暂的低迷期。一些传统的文创企业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市场份额被新兴的竞争对手逐渐蚕食。例如,香港的出版业在2005年至2015年期间,其在文化及创意产业的总增加价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7.1%下降至11.6%,部分原因是由于报纸及杂志业务的竞争激烈,以及免费报纸和资讯网站带来的挑战。
但近年来,随着特区政府对文创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香港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渐显现,文创产业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香港特区政府在去年发布的《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中,提出了4个发展方向、共71项措施,为产业发展描绘出清晰的愿景。
南丰纱厂:旧时光里的新故事
在众多文创企业中,笔者认为南丰纱厂的改造专案尤为引人注目。旧南丰纱厂坐落在荃湾,这座曾经机器轰鸣、纱线穿梭的老厂房,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2018年底改造成功的全新生活风格基地,更是香港文创产业转型与空间再生的典范。
走进南丰纱厂旗下的 Fabrica 南丰作坊,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创意与惊喜的新世界。这里不仅有传统的纺织工艺,更有创新科技的融入。全新概念商店里,展示着将创新生物料应用于制衣及生活用品的成果,为废弃物料赋予了全新的价值。从咖啡废料中提取的皮革替代品,从果皮、贝壳和蘑菇中提炼的可持续性商品,这些看似平凡的废弃物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G2G 服装回圈回收再造系统,是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龙达纺织有限公司及 H&M Foundation 三方合作的结晶,它不仅展示了香港在可持续时尚领域的创新,更传递出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态度。
南丰纱厂的改造,不仅仅是一次物理空间的更新,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改造过程中,设计师们精心保留了工业元素和历史痕迹,那些斑驳的墙壁、古老的机器,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同时,这里又引入了前沿产业元素,如科技型公司 Origami Labs,他们擅长研发以骨头传导声音沟通的语音设备,这种现代科技与传统工业的完美结合,让南丰纱厂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种现代与复古的结合,不仅为香港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更让人们看到了文创的力量。它不仅能唤醒沉睡的空间,更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让传统与现代在碰撞中绽放出新的火花。南丰纱厂的故事,是香港文创产业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创造,就能在旧时光里书写出新的故事。
破浪前行,未来可期
尽管香港文创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着的进展,但前行的道路上依然荆棘丛生。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得文创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发突出,许多企业在创意设计上缺乏独特性,导致产品在市场上难以脱颖而出。此外,品牌建设薄弱、人才短缺以及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也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文创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上。
展望未来,香港文创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特区政府对文创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创产业发展处已审批了400个专案,批出拨款48亿港元,这些资金如同春风化雨,为文创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数位化与跨界合作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文创产业将进一步数码化,跨界别合作不仅在不同的创意界别之间,甚至在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也会日益增加。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为文创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创作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香港在“一国两制”制度框架下,将继续保持和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个性与特色,积极参与对外事务。这为文创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特区政府将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培育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文创人才。这些年轻的心灵,将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梦想的执着,为香港文创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香港文创产业在经历了辉煌与沉淀之后,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凭藉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企业的创新精神,香港文创产业的未来值得期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香港文创产业将在全球舞台上再次绽放光彩,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不仅是一场关于创意和梦想的旅程,更是香港文创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本刊记者 芦梦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