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与咸丰朝第一权臣爱新觉罗.肃顺、铁帽子王郑亲王端华、铁帽子王怡亲王载垣等7人一起,在咸丰帝去世后综理朝政事务;他与另外七位顾命大臣是慈禧与慈安两宫皇太后掌握实权最大的阻碍,最终两宫皇太后发动辛酉之变,彻底扳倒八顾命大臣。
![]()
八顾命大臣中的三位宗室重臣被赐死或被斩首,另外四位要么革职要么流放;唯独他仍旧得慈禧太后重用,甚至他的长子还娶了慈禧太后的养女——固伦荣寿公主。
他就是道光帝的女婿之一——富察.景寿。
慈禧连两位铁帽子王都敢直接赐死,为何会放过固伦额驸景寿呢?
这篇文章,让一起来看一下景寿在清朝末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景寿的出身可谓是十分显赫,显赫到什么程度?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乾隆朝第一外戚家族——傅恒家族,傅恒是乾隆孝贤皇后的亲弟弟,乾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首席军机大臣,傅恒的四个儿子更是个个位极人臣(长子去世的比较早)。如此傅恒家族,便成为满清勋旧家族——沙济富察氏一族中发展最好的一支。
![]()
只是从嘉庆朝开始,傅恒家族慢慢没有了以往的显赫程度;
而随之崛起的一支,便是景寿这一支。
景寿家族,成为勋旧家族沙济富察氏一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那么,景寿跟孝贤皇后、傅恒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景寿的高祖父傅文,是傅恒与孝贤皇后的异母兄,也就是说景寿是傅恒与孝贤皇后的玄侄孙。而景寿这一支之所以崛起,还要从他的曾祖父、也就是傅恒的侄儿明瑞开始说起:
明瑞在乾隆朝时期,接连立下战功,乾隆将其封为一等诚嘉毅勇公,乾隆三十三年在征缅之战中战死。
明瑞之后一等诚嘉毅勇公爵位传了四次,到了景寿这里,咸丰六年(1855年)景寿承袭家族的一等公爵位。
![]()
这一年,景寿27岁。
而且在景寿承袭爵位之前,其在大清的地位已经很高了。
景寿因为父亲博启图得道光帝器重的缘故,年仅15岁便被赏赐头品顶戴,而且在上书房同皇子们一起读书。其实道光帝之所以如此重视景寿,还有一层缘故,就是想要景寿做自己的女婿。
果然,道光二十五年,道光帝将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所生的唯一的女儿寿恩公主嫁给了景寿。
静皇贵妃,是道光帝第三位皇后孝全成皇后病逝后,后宫实际上的女主人,多年来以皇贵妃的身份统摄六宫。然而即便如此,静皇贵妃总归不是皇后,她所生的女儿应当封和硕公主下嫁。
然而道光帝却将寿恩公主直接册封固伦公主,这既是道光帝对寿恩公主的宠爱,又是对景寿这位女婿的重视。如此,景寿便有了固伦额驸之尊。
![]()
大婚后,道光帝经常驾临固伦寿恩公主府邸看望女儿。
妻子如此得道光帝重视,岳母还是实际上的后宫之主,可想而知道光朝后期的景寿,虽然没有爵位、没有官职,但实际地位还是很高的。
道光三十一年,道光帝病逝了。
继承皇位的是道光帝第三位皇后孝全成皇后所生的儿子奕詝,史称咸丰帝。作为咸丰帝养母,景寿的岳母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被尊为康慈皇贵太妃;咸丰五年康慈皇贵太妃病重不起时,被尊为了康慈皇太后;康慈皇太后去世后,被追谥为了孝静成皇后,这是道光帝的第四位皇后。
或许提到孝静成皇后很多人不熟悉,但若是提到他所生的儿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和硕恭忠亲王奕䜣。
![]()
奕䜣是道光帝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从小便十分聪慧,正因为如此奕䜣成为与奕詝争夺皇储之位的劲敌;但奕詝毕竟是道光帝最宠爱的女人—孝全成皇后所生的儿子,有嫡出的身份,而且还有一位很懂道光帝心思的老师杜受田。最终在夺嫡之争中,奕䜣败了。
不过道光帝在遗诏中提到了奕䜣,将奕䜣封为和硕恭亲王。
只是在咸丰一朝,奕䜣并不得怎么得重用。
不过景寿作为咸丰帝的姐夫,开始崛起:
咸丰五年七月,景寿被授予蒙古都统;
咸丰六年,承袭一等诚嘉毅勇公爵位;也是在这一年,景寿被授予御前大臣之位,并且得到咸丰帝的准许开始用紫缰;没多久又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其仕途,可谓是十分顺遂。
正因为咸丰帝器重宠信景寿,在咸丰帝病重时,景寿便同和硕怡亲王载垣、和硕郑亲王端华、端华的弟弟肃顺等七人一起接受顾命,辅佐年幼的同治帝载淳继承皇位。
![]()
咸丰帝的打算是:
八位顾命大臣代替年幼的皇帝批阅奏折、处理朝政事务;
但是八顾命大臣批阅的奏折,又必须要盖上两宫皇太后手里的印玺才可。
如此八顾命大臣,便可以与两宫皇太后互相制衡。
然而咸丰帝的打算是好的,咸丰帝去世后不久,八顾命大臣与两宫皇太后之间便发生了两次大的冲突:
第一次,1861年9月御史董元醇上疏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但是大清从无这样的先例,八顾命大臣不仅直接拒绝,而且以“全不上朝”来威胁两宫皇太后放弃垂帘听政的想法。
![]()
第二次,按照咸丰帝生前的打算,两宫皇太后是有颁布谕旨的权力的,但是八顾命大臣为了更好的柄权,却要求日后所有的谕旨不再以皇太后的名义来颁布,而是以“内阁奉上谕”的方式来颁布。
接连两次大的冲突,让慈禧与慈安两宫皇太后很清楚地认识到“八顾命大臣”的野心;而且慈禧本就是一位十分野心之人,又怎么肯被几位臣子处处掣肘呢?
于是慈禧便联合在咸丰一朝备受冷落的恭亲王訢发动了“辛酉之变”:
原本咸丰帝的心腹宠臣爱新觉罗.肃顺被直接斩首;
和硕郑亲王端华、和硕怡亲王载垣被赐自尽
兵部尚书穆荫被流放
礼部侍郎匡源被革职返乡
鸿胪寺少卿杜翰被革职流放
太仆寺卿焦祐瀛被免职
![]()
至于景寿,虽然也被削职,但是其公爵爵位、固伦额驸品级都得以保留;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景寿仅被削职几个月的时间,自同治元年开始景寿又开始得到朝廷的重用。
同治元年二月,任蒙古都统;次月被授予御前大臣;
同治三年七月仍旧准许用紫缰,十月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
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景寿又重新恢复了在朝中的地位。
景寿虽然曾为八顾命大臣之一,但慈禧不仅重用景寿,而且还将自己十分喜欢的养女固伦荣寿公主嫁给了景寿的长子志端。
固伦荣寿公主是景寿的小舅子和硕恭亲王奕訢的长女,因奕訢是慈禧垂帘听政的大功臣,慈禧便将其长女抱入宫中抚养,而且直接封固伦公主。
也就是说寿恩公主与荣寿公主姑侄二人,嫁给了景寿父子二人。
至于志端究竟是不是寿恩公主亲生,尚且不确定。
![]()
连两位铁帽子王都直接赐死的慈禧,为何独独放过了景寿呢?
很多人说:景寿是和硕恭亲王奕訢的大舅子,而奕訢又是慈禧垂帘听政的大功臣,慈禧又怎么会不给奕訢面子呢?
我们不可否认慈禧会有这样的考量,但其实跟景寿本人有最直接的关系。
咸丰帝为年幼的儿子挑选的顾命大臣,虽然有三位宗室重臣:和硕怡亲王载垣、和硕郑亲王端华、肃顺,但这三位都属于远支,自然不如恭亲王奕訢合适;然而咸丰帝对六弟心存芥蒂,毕竟奕訢曾与自己争夺储君之位。
而且咸丰帝,不想大清再出现一位摄政王多尔衮。
如此,奕訢便被排除在外。
然而咸丰帝还是想给年幼的儿子找一位亲近的人辅佐,而作为咸丰帝姐夫、深得咸丰帝信任的景寿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
咸丰帝之所以选择景寿,还有一个缘故,景寿是八顾命大臣中唯一一位不属于“肃顺一党”的臣子。
景寿接受顾命后,并没有被裹挟进顾命大臣与两宫皇太后之间的权力斗争中去,不管何种情况下他都是闭口不言。
正因为如此,景寿虽然也是顾命八大臣之一,两宫皇太后自始至终都未将景寿当成真正的敌人;所以在两宫皇太后除掉八顾命大臣时,景寿的罪名仅为“身为国戚,缄默不言。”
景寿不仅很快便复起,甚至还比之前更加得宠。能够在肃顺一党,与两宫皇太后之间的权力斗争中,毫发无伤地躲过一劫,可谓是有大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