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是第二十章: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书中讲述政策等以美国为例,所以有联邦等字眼。)
贫困率:家庭收入低于一个称为贫困线的绝对水平的人口百分比。
贫困线:由联邦政府根据每个家庭规模确定的一种收入绝对水平,低于这一水平的家庭被认为处于贫困状态。
至少由于三个原因,收入分配与贫困率数据所给出的生活水平不平衡等状况是不完全的:实物转移支付、经济生命周期、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
实物转移支付:以物品和服务而不是以现金形式给予穷人的转移支付。
生命周期:在人的一生中有规律的收入变动形式。
持久收入:一个人正常的或平均的收入。
经济流动性:人们在各收入阶层之间的变动。
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学:功利主义、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
功利主义:政府应该选择使社会上所有人总效用最大化的政策。
效用:衡量幸福或满足程度的指标
自由主义:政府应该选择被认为是公正的政策,这种公正要由意味在“无知面纱”背后的无偏见观察者来评价。
最大最小准则:一种主张,认为政府的目标应该是使社会上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
社会保险:旨在保护人们规避负面事件风险的政府政策。
自由至上主义:政府应该惩罚犯罪并实行自愿的协议,但不应该进行收入再分配。
自由至上主义的结论是,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
减少贫困的政策如:最低工资法、福利、负所得税、实物转移支付。
福利:补贴贫困者收入的政府计划。
负所得税:向高收入家庭征税并给低收入家庭补贴的税制,例如,应纳税额=收入/3-10000美元,为负则发补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