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霞光越过天安门城楼的檐角,将巨型花篮上的牡丹花瓣染成金红色时,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一支队的战士李昊已经在金水桥畔的哨位上站了整整两个小时。他的军靴边缘沾着露水,笔挺的常服上,帽徽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不远处,来自山东的游客李女士正举着小国旗,拉着孩子在花篮前合影,相机快门声里,孩子突然挣脱母亲的手,朝着哨位方向敬了个歪歪扭扭的少先队礼。李昊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动,目光却依旧坚定地扫视着广场,只是那原本紧握的拳缝,悄悄松开了些许。
![]()
这个国庆与中秋叠加的长假,天安门广场在 48 小时内迎来了 92.7 万名游客,涌动的人潮如同奔腾的河流,而分布在安检口、地下通道、故宫入口等 16 个重点点位的武警战士,就是这河流中稳稳矗立的灯塔。凌晨三点,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中酝酿团圆的甜蜜,执勤官兵已经踏着夜色集合完毕。从营区到最近的哨位不过 200 米距离,可穿着全套装备的他们走到岗位时,内衣早已被汗水浸透。“远端排队、近端调节、有序放行”,这十二字口诀被战士们写在执勤手册的第一页,配合 “护栏物理隔离 + 实时疏导” 的战术,他们在长安街南北两侧织就了一张无形的安全网,让十万游客的观旗之旅既庄重又有序。
![]()
升旗仪式结束后的广场迎来客流高峰,南池子路口的瞬时人流量突破每平方米 5 人。战士王磊正站在隔离护栏旁疏导人群,他的嗓子已经沙哑得说不出完整句子,腰间的水壶却始终是满的 —— 那是留给需要补水的游客的。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突然在人群中惊呼,原来孩子的奶瓶不慎掉落,滚烫的奶水洒在了裤腿上。王磊立刻用对讲机呼叫备勤点,不到两分钟,战友就送来备用的温水和湿巾。“您往这边走,地下通道有母婴室,我带您过去。” 他侧身穿过人流,宽厚的肩膀为母子俩开辟出一条小径,军帽上的国徽在人群中一闪一闪,成为最安心的路标。
![]()
这样的温情时刻,在节日的广场上不断上演。执勤班长高腾从军 13 载,经历过多次重大安保任务,他的执勤包里永远装着三样东西:防暑药、充电宝、应急雨衣。“雨天让岗伞、晴天让阴凉,这是老班长传下来的规矩。” 他指着不远处的岗亭说,那里刚为一位走失的老人提供了休息处。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只记得家里住在 “红旗旁边”,高腾通过公安系统的走失人员快速响应机制,联动派出所用半小时就联系上了老人的家人。当老人的儿子握着高腾的手反复道谢时,这位见证过阅兵盛典的老兵突然红了眼眶:“守在这里才明白,家国团圆从来不是抽象的词,就是让每个老人都能平安回家。”
![]()
正午的日头愈发炽烈,广场地面温度突破 30 摄氏度,战士们的常服后背已经印出深色的汗渍。在故宫午门入口的执勤点,新兵赵晓宇的军姿依旧标准如教科书。他的膝盖曾在训练中受伤,长时间站立让伤口隐隐作痛,但当看到一对外国夫妇拿着地图求助时,他立刻挺直腰杆,用流利的英语指引游览路线。
![]()
“在‘红旗第一哨’站岗,每句话、每个动作都代表中国军人。” 赵晓宇的这句话,正是所有执勤官兵的心声。他们抬头就能望见飘扬的五星红旗,低头可见游客脸上的笑容,这种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冲击,让 “守护” 二字有了最具体的注解。
![]()
午后的阵雨来得猝不及防,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溅起水花。战士们迅速套上藏青色雨衣,雨水顺着帽檐流下,在下巴尖汇成水珠,却没有一人抬手擦拭。在前门东大街的疏导线,他们组成人墙挡住湍急的人流,雨水混着汗水顺着脸颊滑落,视线模糊了就用力眨眨眼,对讲机里的指令却传递得清晰准确。一位举着相机的游客不停按动快门,他说要把这雨中的 “橄榄绿” 定格下来:“你们看,他们的后背都湿透了,却把干燥的地方留给了我们。” 雨停后,夕阳为广场镀上温暖的金边,战士们卸下雨衣,露出的常服上,湿痕与汗渍交织成别样的迷彩。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天安门广场更显璀璨。当游客们举着灯笼在花篮前拍照时,备勤点的官兵正在进行夜间巡查。他们的脚步很轻,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可目光却如鹰隼般锐利,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西侧,战士们发现一名独自哭泣的小女孩,她与家人在人流中走散,手里紧紧攥着半块月饼。官兵们立刻启动应急方案,一边通过广播寻找家长,一边买来热牛奶安抚孩子。半小时后,当女孩扑进母亲怀里时,负责照看她的战士张毅才发现,自己口袋里的月饼已经被体温焐得发软 —— 那是队里发的中秋福利,他还没来得及尝一口。
![]()
节日期间的广场从不缺少感动的瞬间。有游客悄悄在哨位旁放下润喉糖,附纸条写着 “你们辛苦了”;有学生集体向执勤官兵鞠躬致敬,说要以他们为榜样;更有白发苍苍的老兵,敬着军礼走过哨位,泪水滴落在胸前的军功章上。这些温暖的回馈,成为官兵们坚守的动力。战士李智超至今记得,去年执勤时看到国家博物馆运送 “天眼” 模型的场景,那一刻他突然懂得,自己守护的不仅是广场的平安,更是一个民族的复兴梦想。
![]()
10 月 6 日傍晚,最后一批游客恋恋不舍地离开广场,战士们开始了清场后的巡逻。月光洒在空旷的广场上,与路灯的光芒交织,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高腾拿出手机,翻看家人发来的中秋照片:妻子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背景是老家的圆月。他轻轻抚摸屏幕,然后迅速收起手机,目光重新投向天安门城楼。对讲机里传来换岗指令,他整理好军容,朝着下一个哨位走去,脚步声在寂静的广场上格外清晰。
![]()
这个双节假期,武警官兵们用 “24 小时 86400 秒无一秒空哨” 的承诺,在天安门广场书写着忠诚答卷。他们是疏导客流的 “交通灯”,是紧急时刻的 “急救员”,是游客身边的 “服务员”,更是家国平安的 “守护者”。当人们谈论节日的喜庆与团圆时,不该忘记那抹坚守在核心区的 “橄榄绿”—— 正是他们把思念藏进心底,把责任扛在肩头,才让每一束灯光都能在平安中绽放,让每一份团圆都来得格外安心。
![]()
夜色渐深,哨位上的灯光依旧明亮。那挺拔的身影,如同广场上的华表,沉默而坚定。他们守护着这片土地的黎明,也守护着亿万国人的梦乡。而当明天的太阳再次升起,又会有新的战士接过钢枪,在国旗下续写属于 “橄榄绿” 的担当与荣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