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以NUTM1融合为特征的「NUT肉瘤」有哪些特征和治疗策略?

0
分享至

软组织肉瘤(STSs)是一类罕见癌症,其中睾丸核蛋白(NUT)肉瘤是由NUTM1基因融合驱动的超罕见亚型。本文报道两例罕见的NUT肉瘤病例,并通过系统性文献回顾纳入额外 61 例。分析显示NUT肉瘤女性发病率略高(男女比 1:1.03),发病年龄较轻(中位年龄 40 岁)。最常见的NUT伴侣基因包括MAD家族(52% 患者,33/63 例,含MGA[12 例]、MXD4[12 例]、MXD1[2 例]及MXI1[7 例])、CIC(30%,19 例)和溴结构域(BRD)蛋白(8%,5 例,含BRD4[4例]及BRD3[1 例])。尽管 60% 患者(38/63 例)初诊时为早期,但其中半数(19/38 例)根治术后仍复发。21 例可评估生存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 14 个月。接受系统治疗的 21 例患者中,仅 3 例化疗患者实现疾病控制(定义为治疗应答或疾病稳定)。本文强调通过免疫组化和/或二代测序实现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呼吁建立NUT肉瘤登记系统,并亟需开展临床试验推动药物研发。通过深入分析不同NUT融合基因的致病机制,本文综述了包括BET抑制剂、曲贝替定、EP300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如伏立诺他)在内的创新疗法。在缺乏临床试验数据背景下,本研究表明以曲贝替定或异环磷酰胺为基础(尤其联合多柔比星)的方案可作为NUT肉瘤一线治疗的合理选择。

背 景

软组织肉瘤(STSs)是一类罕见的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在美国成人患者中占实体肿瘤比例不足 1%,在儿童患者中占比约 15%。目前已知超过 70 种STS亚型,其中部分由基因融合驱动。此类融合事件涉及位于 15 号染色体的核蛋白睾丸(NUT)家族成员1(NUTM1)基因编码的NUT蛋白。生理状态下,NUT蛋白在减数分裂后的精子细胞中表达,通过调控乙酰化模式参与染色质凝聚。然而当NUTM1与转录调控相关基因发生融合时,该蛋白即转化为致癌驱动因子,促进多种新发肿瘤的形成。NUT肉瘤可被视为一类由NUTM1融合驱动的新型肉瘤亚型,需与NUT癌(NUT carcinoma)、皮肤汗孔瘤/汗孔癌及NUT基因重排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其他NUT相关肿瘤鉴别。NUT癌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强的高度恶性病变,中位总生存期仅 6.7 个月。首届NUT癌国际研讨会推荐化疗(尤其是异环磷酰胺为基础的方案)作为晚期患者的一线治疗。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无论单药或联合用药,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BET)抑制剂对NUT癌具有潜在治疗价值。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目前学界对NUT肉瘤的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其致癌机制、治疗策略及预后评估等领域存在显著知识缺口。本文通过报道两例新型NUT肉瘤病例、系统回顾所有已发表案例,旨在推动关于NUT肉瘤预后、现有治疗选择及发病机制的学术探讨。该综合研究将为这一罕见肿瘤的药物研发注入动力。在制定临床决策及靶向治疗策略时,需充分考虑迄今发现的各类NUT融合伴侣基因的生物学效应。

病例1

患者女,55 岁,既往有左髋部皮肤黑色素瘤切除术史、桥本甲状腺炎及症状轻微的CREST综合征(钙质沉着、雷诺现象、食管动力障碍、指端硬化及毛细血管扩张)。此次因背部疼痛就诊于急诊科。腹部及盆腔CT显示左肾中部存在一 4.2×2.9 cm的低强化肿块,浸润肾中盏及肾实质,提示尿路上皮癌可能。PET-CT排除转移灶后,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报告提示为高级别未分化恶性肿瘤,伴肉瘤样及横纹肌样特征。遂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肾实质及邻近软组织的恶性上皮样肿瘤,肿瘤大小为 4.2×3.5×2.3 cm,10% 区域可见坏死,核分裂象计数为 12 个/10 高倍视野(HPF,约 2.2 mm²)。存在淋巴管及神经周围浸润,但手术切缘阴性。一枚局部淋巴结及三枚腹膜后淋巴结未见恶性证据。形态学显示肿瘤由低分化上皮样细胞构成,细胞核偏心分布伴显著核仁,呈巢状、条索状及单个细胞排列。鉴别诊断包括高级别肉瘤与伴肉瘤样分化的肾细胞癌(图1A)。免疫组化(IHC)显示PAX8(局灶弱阳性)、组织蛋白酶K(局灶弱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结蛋白、雌激素受体、Melan A及INI1/SMARCB1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 60%。PAX2、GATA3、CAIX、PR、EMA、CK7、CK20、CK5/6、P63、TTF1、CD10、RCC、ALK1、S100蛋白、SOX10、HMB45、乳腺珠蛋白、WT1、ERG、SMA及钙调蛋白结合蛋白均为阴性。肉瘤基因融合检测提示存在MXI1::NUTM1融合,最终诊断为左肾来源的MXI1::NUTM1基因重排肉瘤。术后 6 个月PET-CT显示FDG高摄取病灶,提示疾病处于缓解期。患者目前处于随访监测中。


▲图1 两例NUT肉瘤的病理图像

病例2

患者男,67 岁,主诉左腹股沟可触及疼痛性肿块。CT扫描显示左盆腔存在一 6.2 cm肿块,位于腹壁与阴茎假体储液器之间,影像学特征无特异性,PET-CT排除转移。肿块活检提示低分化恶性上皮样肿瘤。免疫组化(IHC)显示波形蛋白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EMA、突触素、NKX3.1、CD45、MUM1、CD163、肌形成蛋白、MyoD1及SOX10阴性,κ和λ轻链染色无特异性,GMS及抗酸染色阴性。随后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完整切除盆腔肿块、阴茎假体储液器、左睾丸及精索。病理诊断为累及纤维组织的低分化肉瘤,伴上皮样及浆细胞样特征(图1B)肿瘤大小 7.1 cm,5% 区域坏死,核分裂象计数 6 个/10 高倍视野(约 2.2 mm²),存在淋巴管浸润但手术切缘阴性。睾丸可见萎缩及纤维化,无肿瘤侵犯。组织学显示黏液样背景中弥漫分布的圆形、上皮样、浆细胞样及横纹肌样细胞,伴局灶软骨分化。IHC显示波形蛋白、CD56及BCL2阳性,S100蛋白、CD99及GFAP局灶阳性,细胞角蛋白、EMA、结蛋白、SMA、肌形成蛋白、CD34、CD117、β-连环蛋白、突触素、NSE、WT1、NKX3.1等阴性,Ki-67指数高达 50%。分子检测发现CIC::NUTM1融合基因,确诊为盆腔来源的CIC::NUTM1重排高级别肉瘤。患者初始接受 1 个周期长春新碱+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后经多学科讨论建议暂停化疗,行术后放疗并于切除后 5 个月完成。术后 8 个月复查CT发现左腹壁肌层新发11 cm肿块,延伸至右侧术后改变区域,超声引导活检证实为转移性低分化肉瘤,形态与原发灶一致。经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肿瘤委员会讨论,因肿瘤快速局部进展无法立即手术,决定采用系统治疗。虽初始推荐曲贝替定,患者在当地医院接受 2 个周期多柔比星单药(75 mg/m²)联合右雷佐生治疗。后调整方案为:第 1 天多柔比星 60 mg/m²静脉推注+右雷佐生,联合第 1 天曲贝替定 1.1 mg/m²(21 天为 1 个周期),共完成 2 个周期治疗。治疗开始 3 个月后复查显示疾病稳定,肿瘤内出现坏死区域,提示治疗反应良好(图2)


▲图2 病例2NUT肉瘤患者的CT图像

文献回顾

研究人员于 2024 年 11 月 15 日通过PubMed数据库以"NUT sarcoma"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相关文献并追溯其参考文献以扩大研究范围。共纳入已发表的 61 例NUT重排肉瘤病例,结合本文报道的 2 例,总计 63 例。

患者中位年龄 40 岁,男女比例 1:1.03。常见原发部位为结肠(9 例)、肺(6 例)及肾脏(4 例)。NUT融合伴侣基因以MAD家族(52%,33 例,含MGA[12 例]、MXD4[12 例]、MXD1[2 例]及MXI1[7 例])、CIC(30%,19 例)和溴结构域蛋白(8%,5 例,含BRD4[4 例]及BRD3[1 例])为主。其他罕见融合包括BCORL(1 例)、ZNF532(1例)及NSD3(1 例),另有 3 例未明确融合伴侣。MAD融合患者中位年龄 47 岁,CIC融合患者更年轻(中位 18 岁);CIC融合组男女比例 1:0.36(男性占优),而MAD融合组为 1:1.75(女性占优)。MAD融合患者死亡率 18%(6/33),CIC融合组死亡率达 57%(11/19)。

病理学特征呈现高度异质性,可见上皮样、横纹肌样、梭形、圆形及纤维肉瘤样细胞混合存在。30 例肿瘤显示圆形细胞形态:CIC重排 14 例、MAD重排 10 例、BRD重排 4 例、其他重排 2 例。14 例儿童病例(<18 岁)中,8 例为CIC重排、4 例MAD重排、1 例BRD重排。原发部位涵盖胃肠系统(14 例)、肺/胸膜(8 例)、肾脏(4 例)、脑/硬脑膜(4 例)及脊柱/颅骨(10 例)等,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脊柱/颅骨来源肿瘤均为CIC重排。

63 例患者中 38 例(60%)初诊时为局限性病变并接受手术治疗,其中 19 例(50%)复发。10 例接受放疗:8 例以根治性目的联合手术/系统治疗,2 例为姑息性放疗。21 例(33%)接受系统化疗(如VAC-IE方案[长春新碱+多柔比星+环磷酰胺与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序贯]或表柔比星+异环磷酰胺方案),另有靶向治疗(安罗替尼 1 例)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 2 例,其中 1 例联合自体活化NK细胞、IL-15及环磷酰胺)。21 例接受系统治疗患者中,12 例为新辅助/辅助治疗,9 例为晚期治疗。晚期治疗组中 3 例(33%)实现疾病控制(定义为疾病稳定或治疗应答):1 例接受曲贝替定联合多柔比星治疗达到疾病稳定(RECIST 1.1标准),1 例ICE方案治疗初期有效但 7 个周期后进展,1 例化疗后原发灶缩小、肺转移灶消失。2 例化疗后进展,4 例疗效未报告。

全队列中 21 例死亡,中位生存期 14 个月;29 例存活(17 例无病生存,12 例带瘤生存),13 例无生存数据。该研究揭示了NUT肉瘤的分子异质性、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及不良预后,强调建立标准化诊疗路径及开展靶向治疗临床试验的迫切性。

NUT肉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肿瘤,文献中仅记载 63 例报道病例。该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略高,且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值得注意的是,60% 的NUT重排肉瘤在早期即被诊断,但其中半数病例在根治性手术后仍出现复发。可评估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 13.4 个月。现有证据显示系统治疗对该肿瘤疗效有限,但以曲贝替定、异环磷酰胺和多柔比星为基础的方案可能具有一定治疗价值。因此,开发针对NUT肉瘤的有效系统治疗手段迫在眉睫。

与NUT癌(中位总生存期 6.7 个月,男性多发且多晚期诊断)相比,尽管两者存在临床差异,但受限于样本量尚无法进行直接对比。值得注意的是,NUT癌的系统治疗指南已基于临床经验逐步形成,而NUT肉瘤存在显著诊断不足。研究人员建议对无法明确分型的肉瘤患者常规进行NUT免疫组化(IHC)筛查,阳性者需通过DNA/RNA二代测序(NGS)验证融合伴侣基因。资源充足的中心实验室可直接采用NGS检测。分子特征上,NUT肉瘤主要与MAD家族(MGA、MXD4、MXD1)及CIC基因融合,而NUT癌常见的BRD4/BRD3融合在肉瘤中罕见。

尽管病例数不足难以得出统计学差异,但MAD与CIC融合亚组呈现显著临床特征差异:MAD融合患者中位年龄更大(47 岁 vs 18 岁)、女性占比更高(男女比 1:1.75 vs 1:0.36),且死亡率显著低于CIC融合组(18% vs 57%),提示CIC重排肿瘤更具侵袭性生物学行为。

组织学诊断仍是鉴别NUT肉瘤与其他NUT重排肿瘤(如NUT癌)的金标准。典型形态学特征包括梭形/上皮样细胞伴横纹肌样或肉瘤样分化,CIC::NUTM1重排肉瘤多表现为圆形细胞形态。尽管多数被归类为高级别肉瘤,但即使组织学分级较低者仍呈现侵袭性病程,常发生转移。因此建议将所有NUT肉瘤视为高级别恶性肿瘤进行管理。

目前关于NUT肉瘤系统治疗的临床经验有限:文献记载的 13 例接受系统治疗患者中,1 例曲贝替定联合多柔比星实现疾病稳定,1 例ICE方案初始有效但 7 个周期后进展,另有 1 例化疗有效但方案未明确。基于NUT癌治疗经验(国际共识推荐异环磷酰胺方案作为一线治疗),在缺乏临床试验数据情况下,建议NUT肉瘤采用以曲贝替定或异环磷酰胺为基础(尤其联合多柔比星)的方案。鉴于肉瘤与癌的生物学差异,需针对不同分子机制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图3)。未来需开展专门针对NUT肉瘤的临床试验,同时在涉及NUT癌的研究中谨慎解读结果,避免因组织学类型差异导致结论偏差。


▲图3 睾丸核蛋白 (NUT) 融合在NUT重排肉瘤中的作用机制和潜在靶向疗法

与涉及其他NUT融合伴侣的肿瘤相比,BRD4和BRD3::NUTM1肿瘤的致病机制研究更为深入。生理状态下,溴结构域(BRD)蛋白通过其N端两个溴结构域识别乙酰化组蛋白,并利用C端超末端结构域募集转录因子(如阳性转录延伸因子PTEFβ),后者通过磷酸化RNA聚合酶促进基因转录。而NUT蛋白在生殖细胞中通过双重机制调控染色质构象:一方面通过招募EP300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实现特定基因的乙酰化,另一方面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介导全局性基因去乙酰化。BRD::NUTM1融合蛋白通过以下机制驱动肿瘤发生:在"超级结构域"(如MYC启动子区)诱导局部组蛋白高乙酰化并激活转录,促进细胞增殖;同时导致广泛基因去乙酰化,抑制细胞分化。BET抑制剂通过竞争性干扰BRD结构域与乙酰化赖氨酸的结合(模拟乙酰化赖氨酸的小分子)或直接抑制BRD功能(如BRD抑制剂、双靶点抑制剂及BRD4选择性抑制剂),阻断异常转录。在研药物中,BET抑制剂molibresib在I期临床试验中对NUT癌显示出 21% 的缓解率。

MAD家族蛋白与NUT融合的致病机制与BRD蛋白显著不同。生理条件下,MAD蛋白通过与MYC竞争性结合MAX形成异源二聚体:MYC-MAX复合物结合E-box启动子区激活SOX2、TP63、MYB等靶基因转录;而MAD-MAX复合物则抑制这些基因表达。当MAD::NUTM1融合形成后,NUT部分通过招募EP300在MYC靶基因启动子区诱导局部乙酰化,重新激活其转录。尽管此类肿瘤不直接过表达MYC,但其靶基因仍异常激活。值得注意的是,BRD蛋白可能作为"阅读器"识别这些异常乙酰化模式并促进转录,即使其未参与融合。因此,尽管部分研究认为BET抑制剂对非BRD融合NUT肿瘤无效,研究人员推测这些肿瘤存在整体转录调控紊乱,BRD蛋白可能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目前针对MAD的抑制剂尚未开发。

CIC::NUTM1融合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其基因表达谱与CIC::DUX4肉瘤相似。本研究发现,CIC重排NUT肉瘤更常见圆形细胞形态、好发于儿童及脊柱/颅骨,这些特征与CIC::DUX4肉瘤一致。生理状态下,CIC作为转录抑制因子调控ETV1/4/5基因表达,而融合蛋白中的NUT部分可能通过EP300介导ETV基因高乙酰化,激活其转录并驱动下游靶基因表达。

针对病例2的CIC::NUTM1融合肉瘤,研究人员推测曲贝替定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抑制RNA聚合酶II阻断转录、干扰DNA解链、并置换融合蛋白与靶基因启动子的结合——该机制已在黏液样脂肪肉瘤FUS::DDIT3融合的临床前研究中得到验证。多项临床研究证实曲贝替定在易位相关肉瘤中具有疗效,尽管III期临床试验显示其一线治疗未显著优于多柔比星方案。

针对NUT肉瘤的替代治疗策略可通过靶向NUT融合蛋白的NUT部分实现,该策略可能不依赖于特定融合伴侣而具有广谱治疗潜力。潜在方案包括:①使用A-485等小分子抑制EP300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活性,以拮抗NUT融合蛋白诱导的局部高乙酰化;②利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如伏立诺他)调控NUT蛋白的去乙酰化功能,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值得注意的是,伏立诺他在两例NUT癌中已观察到部分缓解,但其在NUT肉瘤中的疗效仍需验证。

鉴于NUT癌登记系统的成功经验对推动该领域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建议建立专门的NUT肉瘤登记系统。该系统将促进临床数据收集、推动研究协作并深化对该病的认知,最终实现更精准的诊断、更优化的治疗方案及更佳的临床结局。

结 论

本文通过系统综述文献中 61 例及本文新增的 2 例病例,全面解析了NUT肉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现状,凸显了该疾病的罕见性。本文强调通过免疫组化(IHC)和二代测序(NGS)实现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呼吁建立NUT肉瘤登记系统,并亟需开展临床试验推动药物研发。基于致病机制的靶向治疗策略(如BET抑制剂、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值得深入探索。在缺乏临床数据支持下,现有证据提示以曲贝替定或异环磷酰胺为基础(尤其联合多柔比星)的方案可作为NUT肉瘤一线治疗的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Torrado C, Nassif Haddad E, Somaiah N, Msaouel P, Lazar AJ, Piha-Paul SA. Advancing Understanding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NUT Sarcomas: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Two Cases. J Immunother Precis Oncol. 2025 Mar 5;8(2):113-120. doi: 10.36401/JIPO-24-28. PMID: 40070529; PMCID: PMC1189601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蒋介石晚年最后悔的三件事,爱错一个人,杀错一个人,放错一个人

蒋介石晚年最后悔的三件事,爱错一个人,杀错一个人,放错一个人

风飘飘而吹衣
2024-12-08 14:07:17
再打下去可能灭国,三年前乌克兰还有4300多万人,如今还有多少?

再打下去可能灭国,三年前乌克兰还有4300多万人,如今还有多少?

来科点谱
2025-06-04 06:45:02
丈夫驻边20年不回家,我带着孩子千里探亲,部队:他压根没入伍

丈夫驻边20年不回家,我带着孩子千里探亲,部队:他压根没入伍

红豆讲堂
2025-10-14 16:22:44
2:4再负蒯曼!世界第二王曼昱卫冕遇阻!球迷:内战需破“心魔”

2:4再负蒯曼!世界第二王曼昱卫冕遇阻!球迷:内战需破“心魔”

番茄体坛
2025-11-10 14:02:07
诺兰谈自己最被低估的一部电影:《白夜追凶》

诺兰谈自己最被低估的一部电影:《白夜追凶》

3DM游戏
2025-11-10 22:38:04
不惯着,杨瀚森女友最新表态回击黑粉,闺蜜霸气回怼称要取证起诉

不惯着,杨瀚森女友最新表态回击黑粉,闺蜜霸气回怼称要取证起诉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1 00:01:16
太难了!网传某设计院水专业总工,自己成光杆司令,工资拖欠数月

太难了!网传某设计院水专业总工,自己成光杆司令,工资拖欠数月

火山诗话
2025-11-10 15:06:22
巴萨旧将:拉什福德不应该是巴萨首选,3000万欧太贵了

巴萨旧将:拉什福德不应该是巴萨首选,3000万欧太贵了

懂球帝
2025-11-10 21:18:14
江苏13市前三季度GDP出炉:三城已破万亿,苏北双雄增速领跑

江苏13市前三季度GDP出炉:三城已破万亿,苏北双雄增速领跑

上观新闻
2025-11-10 16:02:06
《四喜》沈明珠遇真爱带娃再嫁,是许知夏敢反抗喻静香的根本原因

《四喜》沈明珠遇真爱带娃再嫁,是许知夏敢反抗喻静香的根本原因

阿腩讲娱乐
2025-11-10 13:32:00
从校花到御姐!陈都灵长腿配黑丝,氛围感拉满,这性感谁不爱?

从校花到御姐!陈都灵长腿配黑丝,氛围感拉满,这性感谁不爱?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1 00:26:12
全球销量第三的汽车品牌正在被中国市场“淘汰”

全球销量第三的汽车品牌正在被中国市场“淘汰”

界面新闻
2025-11-08 10:01:05
德约科维奇退役计划逐渐明朗,揭示最后一个梦想:我在努力

德约科维奇退役计划逐渐明朗,揭示最后一个梦想:我在努力

网球之家
2025-11-10 22:34:49
马斯克发出警告:AI将闪电干掉白领,体力劳动者更难被取代!

马斯克发出警告:AI将闪电干掉白领,体力劳动者更难被取代!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04 20:58:16
曼联又要买人,谢什科重伤!姆伯莫、迪亚洛即将离队,该咋弄

曼联又要买人,谢什科重伤!姆伯莫、迪亚洛即将离队,该咋弄

卡灵顿分析师
2025-11-10 20:09:31
1900多年前的不抛弃:七千汉军跨越两千里,只为救援26位守城将士

1900多年前的不抛弃:七千汉军跨越两千里,只为救援26位守城将士

掠影后有感
2025-11-10 08:13:35
高市早苗:如果中国武统台湾,日本必将出兵

高市早苗:如果中国武统台湾,日本必将出兵

拼三鲜
2025-11-10 18:04:41
这一次,54岁不婚不育的杨钰莹,原来早已经上了另一条大道!

这一次,54岁不婚不育的杨钰莹,原来早已经上了另一条大道!

青史楼兰
2025-11-10 17:43:34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临云史策
2025-11-10 23:18:03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鋭娱之乐
2025-11-10 21:20:56
2025-11-11 01:04:49
分子检测与治疗前沿 incentive-icons
分子检测与治疗前沿
分子检测与治疗前沿
1614文章数 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

头条要闻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亲子
教育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艺术要闻

看!这百张中国传统纹样,让你大开眼界!

亲子要闻

孩子吃鱼好,但这2个部位一定不能给孩子吃!

教育要闻

四川志愿填报第八讲,历史组将迎来史诗级的大机会!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