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上海华东医院的走廊里,护士们总叫贺子珍姨妈,没人晓得这老太太年轻时举着油灯给红军缝军装,直到某天清早,医院突然收到市委批的文件,一位老将军非要见她。
![]()
何长工来见人,不问好,不谈政策,只看病历本上的康复记录,护士后来说,他那双粗糙的手握住贺子珍发抖的左手时,病房里一下静了,像当年在江西山里抬担架那晚,泥水没过膝盖,谁也没松肩上的绳子。
![]()
这次探望之后,贺子珍的康复情况慢慢有了变化,她总用那只歪斜的手抓着铅笔,一遍一遍练,护士说她像摆弄枪械零件那样,一点一点地拼,到年底,政协名单里突然冒出“贺子珍”三个字,病房外的人全愣了,这位中风后几乎说不出话的老人,居然又出现在名单上。
![]()
两人后来的信,总带着消毒水味和油墨味,北京寄来的信封里常夹着医学期刊的剪报,上海回的字歪歪扭扭,可一笔一划都扎得深,1981年贺子珍搬进愚园路那间屋,特意把何长工的相片摆书桌左边,就像当年抬担架,他总在左边,稳着那点分量。
![]()
医疗团队后来在报告里写,心理支撑比理疗更管用,这话说进教材的时候,没人知道那些深夜复健时的对话里,藏着什么没说出口的答应,直到贺子珍快走的时候,工作人员在她枕头底下翻出一张发黄的1978年康复评估单,边上还留着何长工用红笔画的圈,圈着一句话,再难的仗也得从指挥部里走出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