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四川省)入选学生名单尘埃落定。该项工作由四川省科协、教育厅共同组织开展,按照实施方案组织成都、绵阳、德阳、资阳、眉山五市中学学生参与申报。
经网上审查、学科潜质测试和导师面试选拔,共68名学生拟入选。其中,成都54人,眉山7人,绵阳3人,德阳、资阳各2人。
![]()
先来看看四川省拟入选名单——
![]()
202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四川省)拟入选学生名单
入围名单的学生都来自这些高中——
![]()
202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四川省)拟入选学生所在中学及人数
![]()
可能很多家长不太清楚什么是“中学生英才计划”?对于未来考大学是否有帮助?我们也梳理了一些大家重点关心的问题。
中国科协官网资料显示,“中学生英才计划”全称为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主办,各省级科协、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校、中学等共同参与实施。
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且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高校,采用“名师带高徒”的方式,在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目的在于,促进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相衔接,打造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有效模式,推动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常态化、制度化。
总结来说,“中学生英才计划”就是高校提前培养有潜质、有兴趣的中学生,这些高中生可以直接拜师大学教授,学习时间为期一年,实施学科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
不过,“中学生英才计划”也不是想报名就能报的,该计划面向高一高二学生,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才有资格报考。
在培养方式上,“英才计划”采取3种培养方式:
一是导师培养。导师根据学生不同特点,采取指定阅读书目、参加学术讨论、听取学术报告、指导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保证与学生见面次数、并对学生进行当面指导,而且要求学生在培养周期内到校参加培养不应少于10次。
二是中学培养。参与中学要选派科技教师或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科研技能培训和沟通方式指导,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培养任务,配合高校导师做好学生日常培养。
三是科学实践与交流活动。各学科工作委员会每年将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班、大师报告、夏(冬)令营、论坛、交流会等多种学科交流活动,提高同学们对世界科学前沿的认识,开阔国际科学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和大家熟知的“强基计划”等升学方式不同,“英才计划”不能直接考大学,也不特殊享受任何招生优惠。
一位资深教授曾表示,虽然“英才计划”和考大学没什么太大关系,不过“英才计划”的导师都是在相关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导师,如果有师从这样导师的学习经历,在参加其他升学选拔时会很有优势。比如参加“三位一体”或“强基计划”,就会有一定优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英才计划”选了物理,参加“三位一体”的物理专业的选拔时也会有些优势,但要是参加土木工程专业等其他专业的选拔可能优势就小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