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关羽关云长,武圣之名流传千古。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水淹七军……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勇武与忠义的象征。
可就是这样一位眼高于顶、傲视群雄的猛将,却也有让他不得不服、不敢轻视的人物。
究竟是哪七人,能让关羽收起傲气、心服口服?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
主公军师:两位惹不起的“顶头上司”
关羽之傲,天下皆知。他丹凤眼一眯,能入他法眼的人寥寥无几。可偏偏有两个人,他不仅不敢傲,还得恭恭敬敬喊一声“大哥”“军师”。
第一位,自然是刘备刘玄德。
![]()
当年关羽亡命江湖,是刘备看出他非池中之物,带他入桃园结义,从此兄弟相称,共谋大业。关羽一生忠义,对这位大哥可谓死心塌地。曹操许他高官厚禄、金银美女,他不动心;过关斩将千里寻兄,他不退缩。为何?只因刘备不仅是主公,更是他心中的“仁义”化身。
没有刘备,就没有关羽后来的威震华夏。这份知遇之恩、兄弟之情,让关羽终生敬服。
第二位,便是诸葛亮。
![]()
初时关羽并不服这位“卧龙”,觉得他年轻儒生,不过是纸上谈兵。可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智算华容……一桩桩神机妙算,彻底折服了关羽。
尤其华容道之后,关羽违令放曹,按律当斩。诸葛亮却网开一面,既全其忠义,又立其威信。自此,关羽对这位军师心服口服,再不敢有半分轻视。
这二人,一为“仁主”,一为“智囊”,是关羽事业与精神的支柱,他自然惹不起。
![]()
三国战神:三位打不过的绝世猛将
关羽自负武艺超群,能与他战平者已属难得,能胜他者更是凤毛麟角。然而有三人,却是他亲口或行为上承认“打不过”的存在。
首推吕布吕奉先。
![]()
虎牢关前,张飞与吕布大战五十回合渐显吃力,关羽见状拍马助阵,二人合力仍未能取胜。最终刘关张三英齐上,吕布才从容退走。这一战,让关羽清楚认识到:吕布之勇,非一人可敌。
后来吕布辕门射戟,百步之外一箭中的,更显其全能之姿。关羽虽不屑其为人,却不得不承认其武艺冠绝三国。
第二位,是赵云赵子龙。
![]()
穰山之战,赵云为救刘备,一枪刺死高览,三十合逼退张郃;长坂坡上,他单骑救主,如入无人之境。这等胆魄与战力,连曹操都惊叹“真虎将也”。
关羽虽未与赵云直接交锋,但赵云屡次救主、单骑破围的表现,让他深知:此人之勇,不在自己之下。后来刘备赴东吴,点名要赵云随行,关羽也毫无异议,可见对其武力的信任。
第三位,竟是自家三弟——张飞张翼德。
![]()
很多人以为关张二人武力相当,实则关羽曾亲口承认:“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这话虽是在曹操面前为三弟壮声势,却也透露出他对张飞爆发力的认可。
张飞之猛,是那种不顾生死、以命相搏的悍勇。当阳桥头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兵;战马超、斗许褚,从不怯阵。关羽性格沉稳,张飞则悍烈如火,若真生死相搏,关羽未必能压住这位“莽撞人”。
![]()
老将挚友:两位不得不服的沙场宿将
除了以上五位,还有两人虽非绝世战神,却以其忠勇与实力,赢得了关羽的敬重。
其一是黄忠黄汉升。
![]()
关羽初攻长沙,以为黄忠年老可欺。谁知一战下来,百合不分胜负。更惊人的是,黄忠箭术通神,能百步穿杨,若真想取关羽性命,未必不能得手。
后来黄忠随刘备入川,屡立战功,定军山一战斩夏侯渊,更是名震天下。这样一位老当益壮的宿将,关羽怎能不服?
其二是张辽张文远。
![]()
张辽本是吕布部将,关羽早年在徐州就与他相识。两人虽各为其主,却彼此欣赏。关羽曾对张飞说:“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
后来吕布败亡,张辽被擒,关羽竟跪求曹操饶其一命。华容道上,张辽一声“云长兄”,更是让关羽念及旧情,放走曹操。这种战场上打出来的挚友交情,可见张辽在关羽心中的分量。
结语
![]()
细数这七人,刘备、诸葛亮是“不敢惹”,吕布、赵云、张飞是“打不过”,黄忠、张辽是“不得不服”。
他们或以仁德立身,或以智谋服众,或以勇武称雄,或以忠义动人,各有各的“招式”,从而让关二爷也不得不敬重。
关羽之傲,源于实力;关羽之服,同样源于实力,对方的实力。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诸位看官,在你看来,关羽还敬重哪些人物呢?
欢迎评论区煮酒论英雄,友善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