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字云长,被世人尊称为“武圣”,曾威震华夏;
张辽,字文远,他被世人尊称为“张八百”,因为他曾带着八百人击退了孙权十万大军,一提到他的名字,江东的小孩都被吓得不敢哭。
由此可见,这两位英雄都不是一般人物,在正史中这两人到底谁更厉害?
曹魏名将
公元782年,颜真卿给当时的皇帝唐德宗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他建议追封一些古代名将,以正军名。
唐德宗听从了他建议,于是便在武庙中增设了六十四个席位,其中三国时期的武将只有八人,可见名额十分珍贵。
这八个人里,东吴最多,占了四个,之后是蜀汉有两个,曹魏有两个。
而张辽便是这二人中的一个,另一个人是偷渡阴平的邓艾。
邓艾抄小道灭亡了蜀汉,确实是大功一件,张辽的功绩能与他相比吗?张辽究竟干过啥事?
张辽其实原本不姓张,他应该姓聂,因为他祖上是马邑之谋的主角之一聂壹。
汉武帝年间,大臣王恢献计,让曹操找一个马邑人去匈奴当“卧底”,之后再利用这个“卧底”引入汉军的包围圈,一举剿灭,这便是“马邑之谋”。
而这个被派去当卧底的人便是马邑人聂壹。
如果马邑之谋成功了,那聂壹就是大功臣,可惜马邑之谋失败了。
匈奴人南下时,碰巧抓到了一个汉朝官吏,此人将汉军之谋全盘托出,匈奴人知道有埋伏,于是便撤走了。
既然匈奴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留在匈奴身边的聂壹自然是没有好结局。
在汉朝人心里,聂壹不是好人;而在匈奴人眼里,聂壹就是卧底。
两边的人都在找聂壹的麻烦,聂壹的后人也不胜其烦,最终只能被迫改姓张。
张辽小时候,北方的胡人非常猖狂,经常南下劫掠百姓。
当地的官员也曾组织反抗,但收效甚微。
从小就生活在战乱中的张辽,要是没点本事可不行,年少时的张辽便是“武力过人”,当了本郡的郡吏。
后来并州刺史丁原觉得张辽是个人才,于是便推荐他到京城去领兵。
当时的朝廷里是大将军何进说了算,等张辽到了京城后,何进又让张辽去河北招兵。
不久之后,张辽召来了几千人,返回了京城,可惜何进已经被十常侍给杀了。
而十常侍又被袁绍等人反杀,董卓在进京的路上“捡”到了被宦官劫持的两位小皇帝,一下子成了勤王保驾的功臣。
不久之后,董卓废汉少帝而立汉献帝,权倾朝野。
张辽不过是这乱世中的一个小人物,他回京城后只能被迫追随董卓。
后来董卓又被吕布杀害,张辽又跟了吕布,再后来就是李傕郭汜来报仇,吕布逃出长安,张辽也跟着吕布跑掉了。
之后吕布图谋曹操的兖州,张辽在战场上立功,被吕布赏识升了官。
吕布虽颇为勇猛,但最终还是没能打过曹操,被迫去了徐州,投奔了刘备。
张辽也跟着去了徐州,而且跟关羽成了好朋友。
后来吕布作乱,又占了刘备的徐州,惹得刘备与他反目。
刘备与吕布闹翻后,曹操又来找吕布报仇,刘备趁机与曹操联手,在白门楼诛杀吕布。
张辽作为吕布手下一猛将,本该被处死,但是关羽在曹操面前为张辽说了情,从此张辽便留在了曹营,而他的传奇也才就此开始。
关羽暂投曹操期间,只有张辽与他交往,官渡之战时,曹操也任命张辽与关羽同为先锋,不过此战是关羽“阵斩颜良”的主场,张辽是背景板。
一直到关羽走后,张辽才开始重新建功立业,他独领一军,收复北方失地,为曹操打下了大片领土。
公元206年,张辽出征大胜而返,曹操高兴得亲自出城迎接,还邀请他与自己同坐一辆车进城。消灭北方的袁氏势力后,曹操又要对北方的胡人动手。
张辽从小在北方长大,对胡人颇为熟悉,亦对胡人恨之入骨。
于是张辽跟随曹操,远征乌桓,并且在曹军势弱的情况下指挥了白狼山之战。
正是此战,让张辽进入了武庙,后世学者认为张辽在此战中的功劳应该与卫青、霍去病相当。
公元213年,张辽奉命与李典、乐进一起镇守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准备西征汉中,所以合肥没多少人马。
公元215年,孙权率十万大军前来攻合肥,合肥城中的军队很少,肯定守不住,与其死守,不如出击,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于是,张辽率领八百名勇士直接杀出,杀得孙权找不到北,十万人被迫逃离。
要不是因为张辽没见过孙权,孙权就被张辽活捉去了。
虽然张辽此前的战绩也颇为不凡,但是此战过后,张辽一战成名,成为千古名将。
不过自此之后,张辽便一直在守城,很少亲自出战,直到去世。
帅才关羽
比起张辽,人们对关羽的了解更多一些,这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三兄弟为主视角来写的。
关羽,字云长,这个字是他后来改的,他本来的字是“长生”。
他在老家犯了事之后,被迫改名逃离,最后逃到幽州涿郡,遇上了刘备。
当时黄巾起义爆发,刘备组织了一支义军讨伐黄巾,关羽见有饭吃,于是便跟了刘备。
在战场上,关羽十分英勇,刘备认为此人乃是豪杰,于是便跟关羽交上了朋友。
而张飞也是武力超群,三人之间惺惺相惜,很快就成了掏心掏肺的好朋友。
后来十八路诸侯会盟之时,刘备带着这三兄弟也参加了战斗,不过关羽并没有“温酒斩华雄”,他们三兄弟也没有“三英战吕布”。
前期他们几人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
联盟解散之后,刘备为了救陶谦,得罪了曹操,这才开始出名,而关羽要想出名,得等到官渡之战。
前面提到,官渡之战前期,曹操任命关羽和张辽同为先锋,前去攻打袁绍军队。
他们正好遇上了颜良,关羽此时怒气正盛,将生死置之度外,拼了性命立下斩杀颜良的奇功,使得曹军士气大振,于是曹操想办法封了他一个“汉寿亭侯”。
之后关羽就跟着刘备投奔了刘表,也是没什么建树。官渡之战中,刘备势力就只是打打下手,主战场还是东吴在放火。
不光关羽没怎么露面,就连诸葛亮都没有出场,主要是东吴在打。
当然,华容道的事也是没有的,曹操是靠自己的实力逃走的。
曹操逃走之后,荆南四郡望风而投,长沙太守韩玄直接就投降了,因此关羽也没有大战黄忠的戏份。
关羽的戏份一直到刘备去往益州,他独自镇守荆州时才越来越多。
刘备曾说过,等拿下益州就归还荆州,但是他拿下了益州后却不兑现诺言,孙权着急想硬抢,关羽自然要反击。
双方闹得剑拔弩张,刘备为了不耽误汉中的事,只好做出让步,将荆州让了一部分出去,这便是“湘水划界”。
把荆州这边的事安排好之后,刘备急忙回汉中去搞定曹操,而关羽依然在荆州据守。
公元219年,关羽趁曹操在汉中战败,出兵进攻襄樊。
于禁来支援樊城之时,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各地军民纷纷来投奔,逼得曹操险些迁都。
但是孙权不讲武德,无视当年的“湘水划界”,偷袭了荆州,破坏了关羽的后勤供给,进而导致关羽进攻失利,只得败退。
而且孙权还不依不饶,最终将关羽斩杀。
纵观张辽与关羽的一生,张辽从小便善战,之后又在军中摸爬滚打,屡立奇功;
而关羽跟随刘备起义,之后虽有斩杀颜良之功,但后来并无出色战绩,襄樊之战,水淹七军,不过是借了天时,而且他立了功,随后就被人杀了。
这样看来,关羽确实比张辽低了一个档次。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