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西安东边的骊山脚下,随便拦个路人问秦始皇陵在哪儿,十有八九能指着那片黄土坡说个大概,这地方埋着中国第一个皇帝,从公元前二百四十七年动工,到他突然去世,前后折腾了三十九年,光是地宫上的封土就堆了七十六米高,要是搁现在,施工队得算算得拉多少车土才能堆出这么个大土包。
![]()
我去年去玩,听导游说,考古队拿着探测仪在陵区转悠,仪器指到哪儿,哪儿就显示水银超标,老工匠们口口相传,当年给秦始皇造地宫的泥瓦匠都知道,棺椁四周浇了一圈水银,说是模仿江河湖海,这东西现在闻着都头晕,两千年前的劳工怎么熬过来的,有老农说,他们祖上讲,造陵的人进去了就出不来,全被灌了水银毒死在里头。
![]()
最让人吃惊的是兵马俑坑,一九七四年几个打井的村民往下挖,锄头刚碰到陶俑的头,井水就冒出一股刺鼻的白烟,后来才明白那是地下的水银在挥发,现在博物馆里那些排着队的陶俑,刚挖出来时身上还带着彩色的漆,可一见空气,颜色就慢慢掉了,专家们如今给每一块碎片都盖上一层纳米膜,说是要等以后技术更成熟了再动手修。
![]()
网上总有人嚷着赶紧挖开看看,可考古队长直摇头,前年他们用探地雷达扫了一遍,发现地宫里全是乱七八糟的暗道,一不小心就得触发机关,有一次探测到个金属反应,派机器人进去,结果是个生锈的弩机,那东西要是突然弹出来,机器人估计当场就废了。
![]()
最让我想知道的是那三件传了两千年的东西,金缕玉衣、水银江河和九鼎,史书上说秦始皇的棺椁是整块玉石雕的,外面裹着金丝串起来的玉片,可专家算过,要挖开地宫,得先处理至少一百吨水银,这还不算防塌方的钱,光是环保评估就能拖上三年,九鼎呢,有人说被秦二世熔了铸钱,可最近在临潼新出土的青铜器上,发现了个刻着“雍州”字样的鼎足,这会不会就是传说中九州的残片。
![]()
考古队的小李师傅私下说,他们用CT扫了地宫西南角,发现那儿金属信号特别密,形状看着像战车,要是真挖出来,说不定能见到比现在铜车马还完整的,可老专家总说,别急,等咱们真能像修故宫那样,修旧还像旧,又不伤地气的时候再说。
现在去参观,能看见刚修好的陶马蹄印坑,那些马蹄印之间的距离,差不了半寸,两千年前的工匠用的准星,比现在泥瓦匠手里的激光仪还稳,这让我想起老家盖房的二叔总说,古人哪有咱们聪明,可他们留下的东西,咱们到现在还在琢磨,也许就是这种又敬又好奇的心思,让秦始皇陵的谜,成了后人最实在的历史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