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都市现场)
清晨的崇仁大地
一边是郭圩乡贯桥村的池塘波光粼粼
“零排放”鲈鱼游出致富路
一边是白路乡乐家洲村的田野绿意盎然
“紫宝石”紫薯结出幸福果
“水陆”两道风景
共同奏响乡村振兴嘹亮乐章
![]()
水上变样
从“脏水养鱼”到“清水富民”
“快看这鲈鱼,活蹦乱跳的,肉质紧实得很!”康沃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詹江军站在池塘边,指着水面上整齐排列的16个圆形圈养桶,笑得格外开心。这可不是普通的养鱼桶,里面藏着华中农业大学何绪刚教授团队的“黑科技”——能实时清洁池塘、收集鱼的排泄物,让鱼儿住上“干净房”。
![]()
以前,贯桥村靠着孤水河的水资源搞养殖,可传统的方式粗放且鱼的产量没保障。为了改变现状,崇仁县领着养殖户换路子,康沃农业率先引入池塘绿色圈养技术,成了生态养殖的“排头兵”。
这技术的门道可不少!圈养桶底部的特殊设计,能自动把鱼的粪便和残留的饲料收集起来,通过管道送到处理区。固态的污物变成有机肥,液态的水流到岸边的净化区,经水草光合作用“洗个澡”,又能流回池塘循环用,形成一个闭环的生态系统,真正实现“零排放”。
![]()
效益更是看得见摸得着。“一期16个桶,一年能产7万斤鲈鱼,卖出去收入超百万!”詹江军说,比起传统养殖,这模式产量稳,鲈鱼口感还好,市场上特别受欢迎。现在,二期项目也在准备中,投产后年产量能突破十万斤,到时候会优先招周边村民来上班,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陆上焕新
从“散户种地”到“科技种薯”
这边池塘里的鲈鱼长势旺,那边田野里的紫薯也到了收获季。走进白路乡乐家洲村,收割机“轰隆隆”地忙着锄藤、刨挖,工人们跟着分拣、装袋,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
“今年我种了八百多亩紫薯,预计能收四百多万斤,都要送到深加工企业去!”紫薯承包户张扬擦了擦汗,语气里满是自豪。这紫薯能有好收成,多亏了新法子——引进优良品种,用机械化作业。以前,村民们各自小块种地,靠人力忙活,收成少还卖不上价。现在,土地流转起来集中经营,加上科学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种地变得又快又好。
![]()
规模化种植能省不少成本,机械化收割效率翻番,再加上跟深加工企业签了订单,销路和价格都有保障,抗风险能力强多了。更让村民高兴的是,收获季每天要雇一百多人干活,其中还有不少脱贫户,一季下来每人能多挣五千块左右。村集体也通过土地流转和协调服务增加了收入,紫薯成了村里集体经济的“新引擎”。
![]()
如今,白路乡还计划扩大紫薯种植规模,搞深加工,让紫薯的身价再涨涨。到时候,会有更多村民能参与到种植、管护、收获中,既能拿到土地流转的租金,又能靠打工赚钱,再也不用为了挣钱离家远走。
![]()
从池塘里的“零排放”鲈鱼
到田野里的“紫宝石”薯
崇仁县用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路子
让水更清、地更肥
让村民的腰包更鼓
这“水陆”并进的振兴曲
不仅优化了农业结构
更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