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发闷、后背发紧,一着急就像有块石头压着喘不上气……” 提及冠心病发作时的感受,不少患者仍心有余悸。而在北京融科医院陈广垠主任的诊室里,这些被病痛折磨的患者总能慢慢卸下焦虑 —— 从医近四十载,这位老中医不仅以精湛医术为患者调理心脉,更用温润仁心抚平他们的情绪波澜,成为无数冠心病患者眼中的 “定心丸”。
![]()
在中医理论中,冠心病属 “胸痹”“心痛” 范畴。面对患者咨询时,陈广垠主任常解释:“现在人大多久坐不动、吃得偏油腻,又容易被琐事烦扰,时间久了气血流通不畅、痰湿瘀堵在体内,心脉自然就不通顺了。治冠心病不能只盯着‘心’这一个部位,得从全身的气血阴阳整体调理。” 这番话,正是他数十载诊疗思路的凝练。
由于冠心病患者大多有 “怕” 的心理,情绪一激动,肝气郁结就会加重气血瘀堵,反而容易诱发病情,因此陈广垠主任的诊室里,从不缺耐心的倾听与温和的开导,这也正是他当年学医的初心——“作为医生,要把患者的痛苦放在心里,练出能治病的真本事。”
![]()
去年深秋,68 岁的张大爷因反复胸痛入院,被诊断为冠状动脉狭窄,医生给张大爷开具了药物,让他坚持治疗,不要太过焦虑。但张大爷虽然按时吃药,却还是因为担心病情整日茶饭不思,胸痛发作愈发频繁。家人带着他找到陈广垠主任时,老人面色晦暗、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无力。“这是典型的气虚血瘀证,气不足就没法推动血液顺畅流动,瘀堵在心脏血管里就会引发疼痛。” 陈广垠主任为张大爷辨证后,开出了适合他的以活血化瘀为主的调理方案。
复诊时,张大爷的胸痛明显减轻,但仍担心病情反复。陈主任没有急于调整药方,而是拉着老人的手耐心解释:“血管里的瘀堵是慢慢形成的,调理也需要时间,咱们一点点把瘀堵化开、把气血补起来,让血液流通顺畅。平时少着急、多慢慢散步,慢慢坚持下来,总能看到转机。” 之后每次复诊,陈广垠主任都会特意多花些时间开导张大爷。就这样,在中药调理与情绪疏导的双重作用下,张大爷的冠脉狭窄程度明显改善,此后再也没出现过胸痛症状。
从辨证开方时的严谨细致,到与患者沟通时的温暖耐心,陈广垠主任用行动诠释着 “医者仁心”。他常这样说:“治冠心病,‘稳心脉’靠的是准确辨证、对症用药,‘稳情绪’靠的是多沟通、多理解。只有让患者心里踏实了,没有顾虑了,药效才能更好地发挥,这样才算真正帮患者解决问题。”
而作为一家以传承民族医药精髓、融合中西医诊疗优势为特色的医院,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北京融科医院始终践行 “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而这也让陈广垠主任在冠心病诊疗中既能依托医院完善的中西医协同体系,专注于辨证施治、精准调理心脉;又在医院的倡导下,投入足够精力关注患者情绪波动,用耐心与同理心化解他们的心理负担。这种 “医术调身、仁心调心” 的身心同调模式,让 “整体施治” 的理念在临床中充分落地,也帮助许多被冠心病反复困扰的患者逐步改善症状、稳定病情,重新找回健康生活的节奏。
如今,年过六旬的陈主任仍坚持临床坐诊,晨光里,无数冠心病患者都在等待看诊 —— 没有焦躁的喧哗,只有安稳的等候,这份安静的队伍里,藏着他们对健康的期盼,也藏着对陈广垠主任最深的信赖。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