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画质的竞争,本质是对比度与色域的双重较量。优质的画面既需要对比度勾勒清晰的明暗层次,也需要色域赋予丰富的色彩表现。然而,在对比度技术不断突破的十年间,色域发展却陷入停滞,让电视画质的推进陷入了发展不均衡的局面。直至 TCL的最新SQD-Mini LED技术以100%BT.2020全局高色域技术破局,这场持续十年的行业困局才迎来转折点。
![]()
色域十年停滞:从技术突破到路径依赖的行业困局
回顾显示技术发展,对比度的进步有目共睹,但色域领域,自十年前量子点技术应用后,便陷入 “单色优化” 的路径依赖——厂商普遍聚焦于单一色彩的色域提升,却忽视多色场景下的稳定性,导致 “参数高、体验差” 的行业怪圈。
在BT.2020色域标准下,RGB-Mini LED电视普遍在97%,而这个巅峰数值仅维持在单色场景,即只有在大范围显示单色的时候才能保证高色域值,在显示丰富多色画面时,会出现色域值降低,无法准确显示部分颜色。
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技术路径的局限。传统 RGB-Mini LED 仅能通过单色滤镜优化单一光谱,无法解决多色混光时的光谱重叠问题。
![]()
而 TCL 的破局之道,在于从材料制备工艺入手,研发出 SQD-Mini LED 技术,首次实现 100% BT.2020 全局高色域,让色彩表现从 “单点突出” 进化为 “全域稳定”。
![]()
全局高色域的技术内核:超级量子点与华曜屏的全链路控光
TCL X11L 实现全局高色域的关键,在于超级蝶翼华曜屏与超级量子点的深度整合。均匀的背光直接激发量子点层,释放纯净三原色光,从源头减少色彩偏差;华星晶粹高色阻则通过精密光学设计,过滤杂光并强化纯色透过率,使光效利用率达到行业领先的 92%。
![]()
这套技术组合与传统方案形成本质差异:RGB-Mini LED 如同 “偏科生”,仅在单色场景下表现优异;而 TCL SQD-Mini LED 则是 “全科状元”,超级量子点的超级光谱和屏幕的穿透光谱完美匹配,实现“光谱收敛”,达到100%BT.2020全局高色域,远超RGBMini LED电视的色域值。
可以说,全局高色域才是满足日常观影的稳定好色域, SQD-Mini LED电视单色多色显示都红得极正、绿得极准、蓝得极透;而且,在显示丰富多色画面时,仍能拥有稳定高色域,才叫全局高色域。
![]()
画质全域王者:对比度与色域的极致协同
高色域的价值离不开对比度的支撑。X11L 搭载的超级蝶翼华曜屏,以 7000:1 原生对比度构建画面骨架,配合内外双低反技术,在强光环境下仍能保持色彩纯净度。其20000 + 万象分区的控光升级,则实现 “像素级” 的光效控制,做到了“一区顶多区”的超越普通分区的超强控光实力,使高色域色彩在明暗对比中更显张力——亮部不过曝、暗部有细节,色彩过渡自然细腻。
![]()
这种协同在HDR高精度复杂彩场景的内容中表现尤为突出:观看《阿凡达》潘多拉星场景时,发光植物的荧光绿与夜空的深邃蓝形成鲜明对比,色彩饱和却不刺眼;暗场中纳美人的面部纹理与服饰细节清晰可辨,没有传统电视的 “色块感”TCL 让对比度与色域形成化学反应,而非简单叠加,这才是画质的真正巅峰。
行业分水岭:从技术竞争到体验重构
TCL 100%BT.2020全局高色域技术的意义,远超参数突破本身。当 BT.2020 成为 4K/8K HDR 内容的主流制作标准,100%BT.2020全局高色域已从 “高端卖点” 变为 “基础需求”。X11L 的诞生,不仅打破十年技术僵局,更重新定义了用户对 “好画质” 的期待 —— 不是参数表上的数字游戏,而是每一帧画面都精准还原的沉浸体验。
![]()
在显示技术迭代的十字路口,TCL 以 SQD-Mini LED 技术开辟新赛道,用全局高色域与万象分区控光重构行业天花板。这不仅是产品的升级,更是显示技术从 “局部优化” 迈向 “全域协同” 的里程碑。当 X11L 以 “画质天花板” 之姿引领行业变革,一场关于电视画质的体验革命,正全面开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