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烽火弦歌,山海回响”音乐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上演,这场以音符为舟的音乐会,引领听众从冼星海《黄河》的抗战烽火启航,途经吕其明《红旗颂》的建设热潮,最终抵达梁皓一《海上蛟龙》描绘的强国强军新时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指挥家黄屹执棒,广州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广交)联手钢琴大师殷承宗等艺术家演奏的这场音乐会,展现了一段跨越八十年的壮阔征程。
![]()
音乐会在吕其明的《红旗颂》中庄严启幕,当晚的演绎既有军旅般的凝练紧致,又不失典礼式的舒展豪迈。开篇小号吹响的经典“号角主题”,瞬间将听众带入那个红旗漫卷、激情燃烧的岁月。随后,84岁高龄的钢琴大师殷承宗与广交合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响起——这部诞生于1969年、根据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淬炼而成的鸿篇巨制,早已与殷承宗的名字紧紧相连。五十五载春秋,他携这部作品走遍世界。
![]()
当晚的演奏,堪称此作品的一次权威诠释。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中,殷承宗的触键力量与爆发力十足,密集的琶音与和弦,将船工与激流搏斗的惊心动魄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第二乐章《黄河颂》里,他的演奏转而深沉内敛,旋律线条如黄河之水般绵长宽广,带着历史的沉思与对民族的礼赞,每一个音符都浸透着情感的重量。广交在音乐总监黄屹的指挥下展现了极高的默契度与艺术水准。“三十年前我与广交演出过《黄河》,三十年后再聚首,广交水平大大提升,令人印象深刻。”殷承宗表示。
![]()
音乐会下半场,香港青年作曲家梁皓一的《海上蛟龙》交响组曲进行了世界首演。这部由广交委约创作的作品,既展现了中国顶尖乐团推动原创的使命担当,也体现了大湾区新生代音乐家对时代命题的深刻回应。作为曾为《红海行动》《长津湖》等影片配乐的95后作曲家,梁皓一此番呈献的并非电影音乐的简单移植,广交团长评价此作品是一次“纯粹的、深度的交响化再创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