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美国疾控中心(CDC)正式采纳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两项核心建议:拆分4岁以下儿童的 MMRV 联合疫苗(含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成分),单独接种水痘疫苗以降低发热性惊厥风险;新冠疫苗接种从“全民推荐”转为“风险导向”,65岁以上及有基础病人群需打加强针,其余人群由医患共同决策。此次调整背后,还伴随着 ACIP 新成员履职后的争议。水痘疫苗 “分家”:瞄准幼儿罕见风险
上个月,ACIP 的新成员们投下关键一票 —— 把 MMRV 疫苗里的 “V”(水痘疫苗)拆出来,专门针对4岁以下儿童。10月 CDC 正式认可了这一建议,核心原因是一份来自 CDC 免疫安全办公室的证据:12-23月龄的健康幼儿,接种 MMRV 联合疫苗后7至10天,出现发热性惊厥的风险,比单独打水痘疫苗更高。
虽然发热性惊厥是疫苗的罕见并发症,但仍成了政策调整的关键考量。此前,MMRV 因能一次预防四种疾病,是幼儿免疫的常用选择;如今拆分后,家长需带孩子多打一针,但能减少特定风险。
新冠接种 “转向”:风险人群优先,其余自主
除了水痘疫苗,新冠疫苗策略也迎来重要转向。CDC 此次采纳的建议,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今年8月的批准完全同步:65岁以上人群,以及6月龄至64岁有基础病的人,必须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而对其他健康人群,CDC 不再提 “全民推荐”,改成 “风险导向”—— 打不打疫苗,最终由患者(儿童则是家长)和医生一起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 “风险导向” 的方向早有铺垫。今年5月,卫生部长罗伯特・肯尼迪 Jr. 就通过社交媒体提过类似想法,但当时 CDC 员工似乎都不知情,这次则算是正式纳入官方指南。
新顾问首秀遇差评,建议仍获通过
这次政策调整,绕不开 ACIP 的 “新班子” 争议。今年6月,卫生部长撤掉了 ACIP 原17名成员,重新任命7人;9月会议前又紧急补充5人。9月18日的会议是新成员的 “首考”,但专家和行业观察者都评价 “不顺利”—— 现场混乱,还被指新顾问 “缺乏专业知识”。
即便争议不小,ACIP 提出的新免疫计划,还是在上周被 CDC 代理主任、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副部长吉姆・奥尼尔批准。这也意味着,即便过程有争议,疫苗新政还是正式落地。
对家长和医生来说,接下来的重点很明确:给幼儿接种时多留意水痘疫苗的单独安排,面对新冠疫苗则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和医生一起做选择。
参考来源:https://www.biospace.com/policy/cdc-adopts-acip-recommendations-on-chickenpox-covid-19-vaccine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