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跟跑到关键领先!中国潜射导弹远超美俄,射程突破 1.3 万公里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文内所有信息出自个人媒体

当俄罗斯海军在2025年公布“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齐射4枚“布拉瓦”潜射洲际导弹的画面时,不少人将其解读为传统核大国战略威慑力的强势展示,甚至有人感叹“俄罗斯潜射技术依然领先”。

但这场看似震撼的发射背后,藏着俄罗斯在潜射导弹领域的技术短板——中国的潜射导弹技术,早已从过去的“跟跑”状态,实现了对美俄的“关键领先”。

尤其是巨浪-3导弹1.3万公里的射程,更是刷新了全球潜射导弹的性能天花板,那么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俄罗斯此次公开的“布拉瓦”导弹试射,并非首次引发关注,作为俄罗斯固体潜射洲际导弹的“独苗”,该导弹自1998年启动研制以来,历经近40次试射,其中10次明确失败,直到2019年才勉强进入试运行阶段。

对比中国巨浪-2导弹2012年就在094型战略核潜艇上完成定型试射的时间线,“布拉瓦”的研制进程整整滞后了7年。

即便进入试运行,“布拉瓦”的性能短板也十分突出:其最大射程仅8000公里,战斗部重1.2吨可携带6枚核弹头,圆概率误差更是达到300米。



而中国巨浪-2导弹射程已达12000公里,巨浪-3更是突破1.3万公里,圆概率误差控制在100米以内,载荷能力也远超“布拉瓦”。

但是,“布拉瓦”导弹的设计缺陷进一步限制了其实战效能,该导弹采用简单的圆锥形整流罩,缺乏专门的减阻设计,导致水下航行时阻力过大,出水后常出现姿态失控的情况,甚至会因轨迹不稳定产生“布朗运动”,直接影响打击精度。

在材料与推进剂方面,“布拉瓦”的壳体使用第三代芳纶纤维,而中国巨浪系列已采用第四代碳纤维,后者强度比前者高出显著一截。



“布拉瓦”搭配的HTPB推进剂比冲仅260秒,低于中国N-15B推进剂280秒的水平,这一差距直接导致“布拉瓦”在射程与机动性上难以与巨浪系列抗衡。

或许有人会问,俄罗斯作为传统核大国,为何在潜射导弹领域逐渐落后——答案藏在其工业体系的短板中。

根据公开数据,俄罗斯67%的微电子元件依赖进口,耐高温合金产能缺口达到40%,这两大短板直接制约了“布拉瓦”导弹的研制进程。



曾有俄军工企业报告显示,2008年“布拉瓦”某次试射失败,就是因为进口微电子元件因外部制裁断供,导致导弹制导系统失灵。

反观中国,不仅实现了第四代碳纤维的国产化量产,从早期依赖进口到如今T1100级碳纤维稳定供应,还在推进剂、制导系统等关键领域构建了完整的自主产业链,为巨浪系列导弹的迭代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国潜射导弹的“关键领先”,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更苛刻的技术要求与更精准的战略布局。



由于中国地缘环境的特殊性,潜射导弹需在低纬度海域发射,这就要求导弹在保证极大射程的同时,必须控制弹体尺寸——既要“打得远”,又要“装得下”,这种双重要求倒逼中国在导弹小型化、轻量化技术上不断突破。

以094型战略核潜艇为例,中国官方报道明确其实现了三大技术跨越,其中之一便是连续发射巨浪-2导弹的能力,这一能力不仅体现了潜艇与导弹的协同水平,更证明了中国在潜射导弹动力控制、发射系统稳定性等领域的技术成熟度。

在全球范围内,目前主流的先进潜射洲际导弹包括美国“三叉戟IID5”、法国“M51”、中国巨浪-2/3以及俄罗斯“布拉瓦”。



若将这四款导弹放在一起对比,“布拉瓦”在体积、重量、射程、投掷载荷等核心指标上均处于垫底位置:美国“三叉戟IID5”射程1.13万公里,可携带14枚核弹头。

法国“M51”射程约1万公里,具备较强的突防能力;而中国巨浪-3以1.3万公里的射程成为全球射程最远的潜射导弹,且在精度与材料技术上与“三叉戟IID5”不相上下,实现了对美俄的“关键领先”。



这种领先不仅体现在单一武器性能上,更转化为中国海基核威慑能力的质变,央视《攻坚》宣传片曾披露,巨浪-3导弹从中国南海海域发射,即可直接覆盖美国本土全境。

这意味着中国核潜艇无需突破第一岛链,在近海“堡垒海域”就能实施全球范围的战略威慑,彻底消除了过去核潜艇需冒险前出大洋的生存风险。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也曾强调,中国海基核力量已具备“实战可信”的二次反击能力,而这一能力的核心支撑,正是巨浪系列导弹的技术突破。



俄罗斯并非没有意识到差距,近期也曾试射新型制导系统试图改进“布拉瓦”的精度,但受限于工业基础的短板与技术路线的局限,短期内难以缩小与中国的代差。

随着高超音速技术与人工智能在武器领域的深度融合,未来十年海基核威慑竞争将进入新维度,而中国在材料创新、工程效率与体系化建设上的优势,注定会让这种“关键领先”的态势持续巩固。



从过去追赶美俄潜射技术,到如今在射程、精度、材料等关键领域实现领先,中国潜射导弹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部武器装备的迭代史,更是中国工业实力从“大”到“强”的缩影。

当巨浪-3导弹以1.3万公里的射程划破深海,它所证明的,不仅是中国在军事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安全、支撑全球战略平衡的硬实力——而这,正是中国从“跟跑”到“关键领先”的核心意义所在。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果然 医、警、师举步维艰,各有各的苦

果然 医、警、师举步维艰,各有各的苦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1-18 21:35:27
比亚迪远程锁死印度电动大巴!看清印度宰客套路让其如意算盘落空

比亚迪远程锁死印度电动大巴!看清印度宰客套路让其如意算盘落空

诗意世界
2025-11-15 11:01:48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十三级台阶
2025-11-15 18:14:37
北京市中小学寒假放假通知!

北京市中小学寒假放假通知!

全世界 原全历史
2025-11-19 20:07:40
对日上强度!反制还在升级,高市如何收场?

对日上强度!反制还在升级,高市如何收场?

国是直通车
2025-11-18 19:34:02
70岁离异老太惨死,法医检测体内男性DNA,竟与老太自己高度吻合

70岁离异老太惨死,法医检测体内男性DNA,竟与老太自己高度吻合

苏大强专栏
2024-03-27 22:12:23
李连杰的事,越来越玄乎了

李连杰的事,越来越玄乎了

听风听你
2025-11-15 00:00:50
可以批评清朝吗?

可以批评清朝吗?

一个坏土豆
2025-11-12 20:14:24
印度游客疯狂涌入中国,在庐山水中直接脱衣搓澡?景区回应来了!

印度游客疯狂涌入中国,在庐山水中直接脱衣搓澡?景区回应来了!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5 22:15:46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0 00:05:03
现在还有人看不懂俄罗斯?

现在还有人看不懂俄罗斯?

山河路口
2025-11-19 20:14:59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万里挑一的天才,中国也有14万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万里挑一的天才,中国也有14万

夜深爱杂谈
2025-11-17 21:39:36
请做好充分准备,世界即将变天!

请做好充分准备,世界即将变天!

水木然
2025-11-17 23:56:09
杨瀚森3100万工资到手不足40%?NBA合同水分有多大

杨瀚森3100万工资到手不足40%?NBA合同水分有多大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25-11-18 21:14:10
这2种粗粮是天然溶栓剂?提醒:想要血管健康,这几物可多吃

这2种粗粮是天然溶栓剂?提醒:想要血管健康,这几物可多吃

小舟谈历史
2025-10-22 09:30:12
岸田文雄最新表态

岸田文雄最新表态

新京报
2025-11-19 13:26:04
阿森纳最大的敌人回归了!瓜帅给曼城注入活力,蓝月争冠机会不低

阿森纳最大的敌人回归了!瓜帅给曼城注入活力,蓝月争冠机会不低

里芃芃体育
2025-11-19 05:00:02
熊猫杯收获亚军,拜合拉木MVP,邵佳一眼皮底下,5位水货国脚现形

熊猫杯收获亚军,拜合拉木MVP,邵佳一眼皮底下,5位水货国脚现形

球场没跑道
2025-11-19 10:22:42
最新:乌克兰夺回红军村公路!切断库皮扬斯克俄军补给线

最新:乌克兰夺回红军村公路!切断库皮扬斯克俄军补给线

项鹏飞
2025-11-18 19:52:18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2025-11-19 21:23:00
铁锤简科 incentive-icons
铁锤简科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4179文章数 5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暂停接管安世半导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陈嘉桦,不慌不忙的惊艳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