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
湖北省襄阳市
保康县消防救援大队营区内
几位身穿工装的男子
捧着一面锦旗走来
红绸布掀开
“引江补汉千秋业,消防护卫万里安”
十四个大字金灿灿的
格外醒目
![]()
主任彭春林
“这面锦旗,是我们3500名工友的心意,多亏了你们,工地上才能平平安安…...”
这面锦旗背后
藏着一段特别的故事
TOP 01
深山里的“安全拓荒者”
![]()
引江补汉工程(保康段)穿梭于秦巴山脉余脉间,12个施工点散落在海拔千米的深山里,最远的14号平洞工地需驱车沿盘山路颠簸一个多小时才能抵达。
![]()
工程刚开工时,消防队员进山就傻眼了,工区依山而建,应急水源在陡峭山岩间难觅踪迹,“消防安全须从零建起!”大队紧急组建“引江补汉消防技术服务专班”,8名队员分成两组扎进了工地。
![]()
白天钻隧道查隐患,晚上围着篝火给工人们讲防火知识。有一次发现隧道消防水管接口不符合标准,他们硬是连夜协调更换,守到天亮才松了口气。
![]()
三个月下来,他们跑遍了所有工地,整改了146处隐患。
当第一批朱红色的消防栓在悬崖边的工地上竖起,工人们都说:"看见消防栓立在那儿,心里就踏实、安心!"
TOP 02
工地上的“移动”课堂
![]()
工地上的消防器材其实不少,但好多工人看在眼里、拿在手里,就是不知道咋用,这不就成了摆设?在群山环抱的施工点,一旦火情突发,会不会用器材往往就是生与死的距离,让全体干部职工真正掌握消防技能,成了刻不容缓的事。于是,一场特殊的"消防课"在工地上开讲了。
消防宣传员带着灭火器、水带、防毒面罩等器材来到工地,开始在崇山峻岭间辗转。
![]()
![]()
![]()
![]()
理论宣讲时,消防宣传员结合工地实际:“电线乱拉就像给工地埋‘火种’,焊渣溅到易燃物上三分钟就能起火”;实操演练时,又故意设置“险情”——让工人在浓烟模拟器的“迷雾”中弯腰低姿,顺着预先标注的荧光疏散线快速撤离。
有老工人一开始觉得“没必要”,可当亲手扑灭油盆里的火焰时,又忍不住点头:“这可真不是花架子!”
![]()
“演练不是走过场,是真能救命的本事。”中铁隧道局引江补汉指挥部安全总监刘志成站在刚结束演练的工地上,“有了这3500双‘会灭火的手’,项目施工心里更有底了”。山风掠过板房,吹动墙上“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标语,也吹动着建设者们脸上踏实的笑容。
TOP 03
清水北上的“安全密码”
![]()
“这面锦旗,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鞭策。”副大队长石林平小心翼翼地将锦旗挂在大队荣誉室最显眼的位置,红色绸缎上的金字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一枚勋章,镌刻着消防队伍与引江补汉工程建设者并肩作战的日夜。
现在,大队的消防车成了工地上的“常客”。消防员们一次次翻山越岭,不是在隧道里检查设备,就是在板房里规范大家的消防安全台账,有时候干脆穿上反光背心钻进作业面,亲自示范怎么给电缆做防火包裹。
![]()
当工人们下意识纠正同伴的操作错误,发现并整改更细小的安全隐患——这些改变,正是对"消防课堂"最有力的肯定。
安全不是试卷上的满分,而是下班后,每个人都能平安走进家门的那声“我回来了”。



引江补汉工程的隧道
正一寸寸向地心掘进
不久的将来
三峡水库与丹江口水库
将穿过这些山岩
实现跨越千里的“隔空牵手”
那时
这面锦旗会记得
有一群"火焰蓝"
用脚步丈量深山
他们织就的安全网
让每一泓清水
都流淌着生命的重量
你身边有消防站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你的消防故事!
▌编辑:王艳
▌校对:杨诗韵
▌审核:张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