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权委员会作为由民主党主导的跨党派民权监督机构,从今年10月份开始,对联邦政府在处理高校反犹主义指控方面的反应展开了一项全面调查。
据路透社、法新社10月7日证实,此次调查将回溯拜登执政时期的相关举措,更以罕见力度审视特朗普政府上任后对高校的施压行动,包括威胁切断联邦资助、要求签署限制高校自主权协议等争议行为。
![]()
![]()
美国民权委员会成立于1957年,依据《民权法案》设立,独立于国会与行政分支,核心职责是监督全美民权侵权问题,其8名成员中4人由国会任命、4人由总统任命,主席人选需经委员会内部投票确认。
此前因该委员会主席由民主党人罗谢尔·加尔萨担任,特朗普政府已多次表达不满;此次调查启动后,特朗普政府与委员会的矛盾再度升级。
路透社获取的调查文件显示,委员会已向联邦官员及高校发出大范围信息调取要求,涉及双方就“校园反犹行为”、“基于共同血统的歧视行为”的所有通信记录,同时计划于今年11月召开公开听证会,最终调查报告预计在一年后发布。
![]()
该调查的启动时间最早可追溯至今年1月特朗普就职前几天,当时委员会以全票通过决定启动此项工作,初始授权来自国会,要求“追踪美国对校园反犹主义的应对及可能存在的应对不力问题”。
特朗普政府与高校的“压力战”
今年初特朗普上任后,仅数日便签署行政命令,将部分学生抗议活动纳入反犹调查范畴;随后其政府以“校园存在猖獗反犹行为”为由,威胁停止向高校提供数十亿美元联邦资助,即便高校多次否认相关指控,依旧被要求签署法律协议。
高等教育专家指出,这类协议严重削弱了私立高校长期以来的办学独立性,而特朗普政府在此过程中对民权监督机构的重组,也将成为调查重点。
![]()
特朗普政府曾试图干预民权委员会运作,今年早些时候计划任命共和党成员彼得·基尔萨诺夫担任委员会主席,以替换民主党领导层,最终因委员会内部反对未能成行。
白宫一名官员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透露:“委员会成员刻意阻挠任命通过,影响总统政策推进”,
根据委员会规则,总统仅有权提名主席,且无权随意罢免成员,只能在成员“失职或渎职”时启动罢免程序。
委员会目前已向明尼苏达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2所高校发出正式质询函,要求提交相关文件。截至发稿,哥伦比亚大学拒绝就调查置评,明尼苏达大学未回应多次采访请求。
![]()
特朗普政府对联邦民权机构的调整也成为调查背景之一:教育部民权办公室已被解散,司法部民权司近4个月流失近400名员工,工作重心转向枪支权利、反跨性别议题等保守派议程。
对于此次调查,美国司法部与教育部均以“政府停摆”为由拒绝回应,称当前仅能处理国家安全、联邦法律违规等核心事务;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则将问题转交白宫。
民权领域律师伊芙·希尔指出:“民权委员会作为少数仍保持独立的民权监督机构,其调查结果将对监督政府民权政策问责起到关键作用,只有保持独立,才能客观指出政策弊端,若与政府绑定,根本无法实现监督职能。”
![]()
负责牵头调查的委员会民主党成员蒙代尔·琼斯强调,此次调查与特朗普政府“以反犹为名采取的行动无关联”,核心是还原联邦政府应对校园反犹问题的真实过程。
特朗普法律团队成员肯德拉·沃顿反驳称:“委员会要求调取司法部、教育部与高校的机密通信,属于前所未有的越界行为,将破坏政府与高校的正常沟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